怎樣在語文學科里獲得好分數(shù)?不為考試而教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課改以來,語文似乎越來越得到重視。然而怎樣學好語文?怎樣在考試中獲得一個好分數(shù)?這些問題仍然困擾著眾多家長和老師,恨不能把各種得分技巧全數(shù)武裝進孩子的頭腦?删陀羞@樣一位老師,高三了竟沒有考試,經(jīng)常講一些與高考無關的事情,帶著學生談天說地。面對學生的困惑,他總是自信地說,“你負責你的高貴,我負責幫你拿分!”還真別說,從教二十多年,他真得做到幫助孩子們“站著把分拿了!”他就是曾任北京四中語文教師,現(xiàn)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教研員連中國,他說得分不是只有針對考試去學習這一條路??“就像我們往往堅定而狹隘地認為,只有適應現(xiàn)實才能生活得好,但其實還有另外一條路,你不去試試怎么會知道?”

我們來看看,連老師的這條語文之路上,究竟是怎樣一幅風景?

1、關于語文:“情懷是基礎,在重大問題上引發(fā)學生思考”中國的老師和家長特別喜歡講知識,他們覺得只有講實實在在的知識才穩(wěn)定、踏實。我們較少關注“人”、思想、情懷等,而這些恰恰才是最重要的。

語文的基礎就應該是生命的基礎。情懷是生命的基礎,所以情懷也是語文的基礎。我在讀《平凡的世界》里田曉霞死了的那段,寫了下面的感悟:田曉霞死了,孫少平根本不可能說再見,在他以后的歲月里不會再有第二個田曉霞。

有時,堅強其實是一種糊涂。我淚下如雨,滂沱地落在心里。這世間有看不見的但卻異常重要的東西。我們很少在重大問題上去引發(fā)學生思考。比如小學一年級有一篇課文《自己去吧》,原文是:小鴨說:“媽媽,您帶我去游泳好嗎?”媽媽說:“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边^了幾天,小鴨學會了游泳。小鷹說:“媽媽,我想去山那邊看看,您帶我去好嗎?”媽媽說:“山那邊的風景很美,自己去看吧。”過了幾天,小鷹學會了飛翔。當一個媽媽對孩子說出“自己去吧”時,這個媽媽是了不起的。她是帶著忐忑和不安的,但是她選擇放開孩子。手臂達不到的地方,就把眼光放出去,眼光到不了的地方,就把心放出去。而當一個孩子“自己去”時,也是需要勇氣的。

2、關于閱讀:“人不是掃描儀,不能只掃知識,不思考的閱讀沒有效果”讀魯迅最早的標志是一種優(yōu)越感,會覺得那個年代的人多愚昧啊。阿Q和王胡比賽磕虱子,我們會覺得這有什么好比賽的,多惡心啊,我就不會。但真正讀懂魯迅的標志恰恰是不寒而栗,是一種顫抖感。我會突然發(fā)現(xiàn),怎么這個人身上的東西我身上也有。

難道我們真的就沒有比賽過“磕虱子”嗎?語文學習最重大的一個意義在于:我們漸漸知道在我們身上還有很多“老栓”的東西,有些“夏瑜”我們真的并不知道。讀書要把一個人讀出來,要讓文字中的人皮肉豐滿,從紙質當中浮現(xiàn)出來,感受到他的呼吸、他的思想。因為最偉大的文字就是這個人最核心的本質,而我們要從文字當中讀出這個人的面貌、靈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155159.html

相關閱讀:15個對聯(lián)故事,機智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