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學之感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物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在物理教學中,習題課是必不可少的一種課型,習題課不僅可幫助學生更準確、更深入地認識物理規(guī)律和概念,而且還可以拓展學生解決能力。因此,它始終貫穿于整個物理教學中。本文談談本人在習題課教學中采用的一些教學方法和體會。

一、把握物理基礎知識內涵,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物理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礎的知識,也是每堂習題課前必須掌握的知識。但是,學生在學習物理過程中,普遍存在對概念、公式理解不透,亂用公式,不注意公式適用條件,是造成解題錯誤的原因之一。例如,在教學《電功和電熱》的教學過程中,對非純電阻電路來說電功不等于電熱,電功應用普遍適用公式W=U I t ,電熱應用焦耳定律Q=I 2R t 來計算?沙鲞@樣的例題:有一家用吊扇,當其正常工作時,測得通過的電流是0.3A,兩端電壓是220V,電動機線圈的電阻是60Ω。求:通電2h時,吊扇所消耗的電能、電功率及產(chǎn)生的內能各是多少?[思路點撥]首先判斷吊扇不是電熱器,其次認識所消耗的電能即為電功,產(chǎn)生的內能即為電熱,最后可分別選用公式W=UIt、P=UI和Q=I2Rt統(tǒng)一單位后計算出結果。

二、理論聯(lián)系實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味

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時有求趣、求知、求動、求新等學習心理特點,教學過程中若能不斷滿足學生學習興趣,從實際生活中充分挖掘物理題材,就能更好地服務于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習題課上可以出一道這樣的題目:某手機電池外殼上標有“3.6V 500m A h”的字樣,根據(jù)學過的物理知識可判斷出該電池的電壓為-------____V ,“500m A h”中的“m A h ”是物理量____的單位。若該電池使用時的平均電流為0.02A ,則最多可以連續(xù)使用____h ,手機電池中貯存________J 的能量。[思路點撥]盡管在教材中沒有出現(xiàn)這樣的物理量,但是可理解為電流和時間單位的乘積,根據(jù)公式Q=I t 可確定 “m A h ”是電量的單位,再用公式t =Q /I 及W=U Q 來計算手機使用時間和貯存的能量。

這樣的例題不僅容易激發(fā)學生興趣,而且還可以把理論運用于實際,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物理就在身邊,服務于生活。

三、注意一題多解,激發(fā)學生思維

一題多解是針對同一實際問題采用多種解題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加強學生對規(guī)律、公式的理解和應用,有利于將多個規(guī)律串連在一起,啟迪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拓展學生的能力。例如,有一個電阻R1=10歐姆,與滑動變阻器R2串聯(lián)接在6V的電路中,要使R1上的電壓為2V,變阻器取值應為多少?先讓學生自己解答,學生在學習歐姆定律后,普遍采用方法如下:I=I2=I1=U1/R1=2V/10Ω=0.2A U2=U-U1=6V-2V=4V R2=U2/I2=4V/0.2A=20Ω

然后教師演示如下兩種方法。方法1:U2=U-U1=6V-2V=4V,利用U1/U2=R1/R2 即 2V/4V=10Ω/R2 R2=20Ω 方法2:I=I1=U1/R1=2V/10Ω=0.2A R=U/I=6V/0.2A=30Ω R2=R-R1=30Ω-10Ω=20Ω

通過上述示范,促進了學生對電路性質的進一步認識,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

四、充分發(fā)掘題目中隱含條件,解決物理問題

在習題課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要充分發(fā)掘題目中所給條件,特別是題目中包含的隱藏條件,從而很好地解決物理問題。

例如,某品牌雙桶洗衣機的簡單說明書和該洗衣機洗滌時正轉?停?反轉?!臅r間順序。當洗滌和脫水同時工作時,該洗衣機的最大正常耗電功率是_____W;某同學使用該洗衣機洗滌14min后又脫水2min,在這段時間內洗衣機共耗電______J。

[思路點撥]本題是實用信息題,需要學生有較強的信息搜集和處理能力。第一空應選用“P=UI”分別算出洗滌和脫水電機的功率,再根據(jù)“P總=P1+P2”求算,但須注意電流值應用“正常工作電流”值;第二空應選用“W=Pt”統(tǒng)一單位分別算出洗滌和脫水電機的電功,再根據(jù)“W總=W1+W2”求算,但對洗滌電動機的電功,必須注意時間信息的處理:一個工作循環(huán)時間70s,其中電動機的工作時間為60s,14min恰好可分為12個工作循環(huán),從而得到準確的洗滌電動機的工作時間t=60s×12=720s。

五、選擇合適公式,解決一題多變

在掌握物理定律、公式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思維和解題能力是習題課的核心,選擇合適公式是核心中的關鍵。例如(1)有兩只電阻R1、R2,已知R1∶R2=1∶2,當這兩電阻串聯(lián)時,消耗的電功率之比P1∶P2=_______;當這兩電阻并聯(lián)時,消耗的電功率之比P1∶P2=_______。

[思路點撥]電阻是純電阻,前半題已知電阻(之比),串聯(lián)隱含電流相等,故所求電功率(之比)可用公式P=I2R來計算;后半題隱含電壓相等,則可用公式P=U2/R來計算為好。.(2)有兩只電阻R1、R2,串聯(lián)時兩端電壓之比U1∶U2=1∶2,當這兩電阻并聯(lián)時,消耗的電功率之比P1∶P2=_______。

(3)有兩只電阻R1、R2,并聯(lián)時流過的電流之比I1∶I2=1∶2,當這兩電阻串聯(lián)時,消耗的電功率之比P1∶P2=_______。

[思路點撥]這兩題的已知條件由電阻之比變成了電壓之比和電流之比,顯然前后兩種情況中“變中不變”的量應是電阻,而不是電壓或電流,所以必須自動將“變化”的電壓之比或電流之比轉化成“不變”的電阻之比,然后再用(1)選公式的方法正確選擇合適公式,這樣才能避免因濫用數(shù)據(jù)或公式而出錯。

總之,習題課是為了讓學生更準確、更深入地認識物理的新概念、新規(guī)律,幫助學生掌握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糾正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的錯誤認識或做法,好的習題課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解題的方法,增強了學習的信心,最大程度地調動和發(fā)揮學生的內在因素和他們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201499.html

相關閱讀:高中物理課要怎么聽才能成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