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項:1.本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00分鐘。2.所有答案一律做在答卷頁上。一、選擇題:(1.5×30=45分)圖1為某日某時刻30°N緯線圈和72.5°E經(jīng)線的晝夜分布狀況,回答1-3題:\1.P地位于T地的 ( )A.東北方向 B.東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2.該日T地日出時北京時間為 ( )A.14:10 B. 15:10 C. 15:30 D. 14:303.若該日一架飛機在F地日出時起飛,飛往T地降落。途中飛行員始終可以看到“旭日東升”的景象,則飛機的飛行方向和飛行時間分別為A.東北、5小時 B.西北、6小時C.東南、5.5小時 D.西北、5.5小時下圖中大圓圈為經(jīng)線圈,兩個小圓圈為等太陽高度線。讀圖回答4?5:\4.圖中A.b兩條等太陽高度線上的太陽高度分別是 ( )A.30°、60° B.60°、30°C.23°26′、66°34′ D.66°34′、23°26′5.如果此時北京時間為6月22日14點,關于圖中A.B兩點說法正確的是 ( )A.A所在國著名的人文景觀有大金塔B.A所在地吹西南風,附近盛產(chǎn)黃麻C.B處附近洋流為寒流,并由東向西流動D.B處附近洋流為暖流,并由西向東流動下表是四地一年中晝長最大差值(R)和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差值(H)資料,據(jù)此回答6?8題。 ①②③④R2小時26分24小時0小時5小時42分H43°26′46°52′23°26′46°52′ 6.四地按緯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確的是 ( )A.②④①③ B.③②①④ C.④③①② D.①③④②7.④地的最短晝長為 ( )A.8小時21分 B.9小時9分 C.10小時42分 D.11小時22分8.當國際標準時為10時24分,①地太陽高度達一天中的最大值,則①地的經(jīng)緯度可能為( )A.43°26′N,156°E B.23°26′N。24°EC.20°S,24°E D.46°34′S,156°E讀某地的晝夜長短隨月份變化示意圖,回答9?11題。\9.該地的地理緯度可能是 ( )A.66.5°N B.70°N C.80°N D.85°S1,3,510.某游客在該地拍攝了一幅落日余輝的照片,照片上顯示的日期可能是 ( )A.6月7日 B.11月7日 C.2月7日 D.8月31日11.下列有關7月31日觀測
測現(xiàn)象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24∶00時,該地仍陽光普照B.12∶00時,南極點仍夜色朦朧C.北京晝長夜短D.悉尼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下表是我國華北幾個城市氣溫日較差平均狀況。讀表回答12?14題。 青島濟南開封西安太原蘭州日溫差≥15℃的日數(shù)0.474.671.891.1156.8174.0最大日溫差(℃)16.326.025.228.129.230.212.表中數(shù)據(jù)說明華北地區(qū) ( )A.受海洋影響較大 B.受夏季風影響較明顯C.大陸性較強 D.太陽高度日變化在全國最大13.西安與太原相比,日溫差≥15℃的日數(shù)相差較大,主要影響因素是 ( )A.太陽高度的變化 B.緯度高低C.離海遠近 D.雨日數(shù)量和下墊面性質(zhì)14.關于華北地區(qū)氣溫日較差狀況及對農(nóng)業(yè)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氣溫日較差較小,熱量條件好,有利于農(nóng)作物的生長B.氣溫日較差較大,有利于作物果實糖分的積累C.氣溫日較差較小,延長了霜凍時期,農(nóng)作物容易受霜凍危害D.氣溫日較差較大,縮短農(nóng)作物的生長周期,加大復種指數(shù)讀圖,橫線為20°緯線,A處以東為海洋,B.C之間和D.E之間為陸地,其余為海洋。據(jù)此完成15?18題。\15.A.C.E三地的氣候都是 (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C.熱帶沙漠氣候 D.亞熱帶季風氣候16.A.C.E三地氣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 B.東南信風迎風坡降水豐富C.受寒流影響降水更少 D.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17.下列對B.C之間國家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該國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區(qū)之一 B.該國已成為世界軟件生產(chǎn)大國C.該國經(jīng)濟落后,糧食問題突出 D.該國東南部的混合農(nóng)業(yè)世界聞名18.D處有一高大山脈,其形成原因是 ( )A.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碰撞而形成 B.南極洲板塊與美洲板塊碰撞而形成C.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而形成 D.非洲板塊與美洲板塊碰撞而形成圖4是重慶、昆明、長沙和溫州四地的年降水量曲線圖,分析回答19?21題。\19.圖中表示昆明的年降水量曲線是 ( )A.① B.②C.③ D.④20.圖中②、③曲線所示降水量都最多時期,下列現(xiàn)象可信的是( )A.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最佳時期B.重慶地區(qū)霧日最多期C.長江口附近海域鹽度最高期D.塔里木河水位最高期21.曲線②在甲時段出現(xiàn)的第二個高峰,主要是因為A.鋒面雨帶的運動
B.夏秋季多臺風雨C.日本暖流的增強 D.厄爾尼諾的影響圖3示意某地的沉積巖層與火成巖體的相互關系。回答22?23題。\22.各巖層、巖體的生成時代按由老至新的順序依次是 ( )A.火成巖1、沉積巖1、沉積巖2、火成巖2、沉積巖3B.沉積巖3、火成巖1、火成巖2、沉積巖2、沉積巖1C.沉積巖3、火成巖1、沉積巖2、火成巖2、沉積巖1D.沉積巖3、沉積巖2、火成巖1、火成巖2、沉積巖123.噴出地表的火成巖為噴出巖,沒有噴出地表的火成巖為侵入巖,圖3中 ( )A.火成巖1為噴出巖 B.火成巖2為噴出巖C.火成巖1、火成巖2都為噴出巖 D.火成巖1、火成巖2都為侵入巖讀巖層地質(zhì)界線和等高線示意圖,回答24?26題。\24.從地形上看,該地屬于 ( )A.背斜 B.向斜 C.山谷 D.山脊25.從地質(zhì)構(gòu)造上看,該地屬于 ( )A.斷層 B.背斜 C.向斜 D.山地26.對該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如圖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結(jié)果 B.如圖地貌主要是內(nèi)力作用的結(jié)果C.在該圖中能夠找到化石的是C巖層 D.該地適合建設大型水庫讀板塊構(gòu)造示意圖,回答27-28題。\27.圖中的板塊有 ( )A.1個 B.2個C.3個 D.4個28.圖中虛線圈內(nèi)的板塊邊界,可能位于 ( )A.冰島 B.非洲東部C.太平洋西岸 D.大西洋西岸下圖為我國西部內(nèi)陸地區(qū)兩地景觀示意圖,回答29?30題。\圖729.甲、乙兩地的說法最恰當?shù)氖?( )A.甲地區(qū)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而乙地區(qū)年降水量在200--400mm之間B.若緯度相同,甲地區(qū)海拔高度一定大于乙地區(qū)C.若緯度相同,甲地可能位于乙地以東D.若緯度相同,甲地區(qū)氣溫年較差比乙地區(qū)要大30.常見甲圖所示荒漠狀況的地方最有可能是 ( )A.河西走廊 B.呼倫貝爾草原C.塔里木盆地邊緣 D.包蘭鐵路沿線1,3,5二、綜合題:(55分)31.(10分)讀南極為中心的投影圖,下圖中最外圈為赤道,虛線表示回歸線與極圈,ABC代表晨昏線,黑粗線為日期分界線,回答下列問題。\(1)在圖外圍正確畫出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在圖上標出180°E、45°W經(jīng)線的度數(shù)。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坐標是 、。(2)在圖上相應位置用斜線畫出夜半球(3)如果有一架飛
機沿著晨昏線從A飛到C,其飛行方向是 。在飛行過程中晝夜交替周期是拉長了還是縮短了?(4)此日,北京天安門廣場旗桿在日出、正午、日落時的影朝向依次是A.西南.正南.東南 B.正西.正北.正東C.西北.正北.東北 D.西北.正北.東南(5)此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悉尼白晝將繼續(xù)變長B.雅典正值多雨季節(jié)C.北京受亞洲低壓影響D.倫敦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小值32.(7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非洲的比爾馬(19°N,13°E)、印度的安拉阿巴德(25°N,81°E)和我國的廣州(23°N,113°E)都位于北回歸線附近,圖9為三地年內(nèi)各月氣溫及降水量圖。(1)月降水量多于100mm的月份數(shù),安拉阿巴德有 個月,廣州有 個月。(2)交替控制比爾馬的氣壓帶和風帶是 和 ;濕潤季節(jié)安拉阿巴德地區(qū)的盛行風向是 。(3)分析廣州較為濕潤的原因。33.(11)讀下圖,并完成下列各題:\(1)圖中A.B所在的區(qū)為______區(qū),A區(qū)域與D區(qū)域的界線大致以 為界。(2)A區(qū)域主要的地形區(qū)有 、 、 。(3)C.D兩區(qū)域發(fā)展種植業(yè)的限制性因素分別是 、 。(4)簡要分析B區(qū)域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有利、不利條件。34.(8分)下圖表示我國各省級行政區(qū)水土流失的面積。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我國水土流失面積大于1000萬公頃屬于中部經(jīng)濟地帶的省級行政區(qū)(簡稱)有 。(2)新疆和山西水土流失面積較大的是____________,試從自然條件分析造成兩地差異的原因。(3)分析浙江和江蘇水土流失面積不同的原因。35.讀“我國東部春、夏季節(jié)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示意圖回答:(6分)(1)淮河以北地區(qū)春季降水占全年的比例為 ,這對當?shù)剞r(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影響是 。(2)從圖中可以看出,甲地在夏季圖中出現(xiàn)的天氣被稱為“ ”。(3)圖中乙地夏季降水占全年比例為 ,對當?shù)氐霓r(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是 。36.(13分)目前我國石漠化正在以每年2 500平方公里的面積擴大,其治理難度甚至超過沙漠化,并日益成為制約西南地區(qū)社會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頑疾。據(jù)遙感資料,貴州喀斯特地區(qū)目前石漠化面積已達5萬平方公里,在1975年 ~ 1998年間平均每年擴大1800平方公里。廣西石漠化面積已達4.7萬平方公里,加上云南省,我國平均每年石漠化的面積約為2500平方公里,這個數(shù)字并不比沙漠化的擴張速度慢。讀某區(qū)域石漠化與森林覆蓋率、生物多樣性、人口環(huán)境容量統(tǒng)計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判斷圖中曲線名稱: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2)從統(tǒng)計曲線的相關角度,分析石漠化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3)試分析曲線②先升后降的主要原因。(4)列舉該區(qū)域內(nèi)與喀斯特地貌相關的兩個著名的旅游景觀,并為其可持續(xù)發(fā)展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