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知識點必修一:巧用數(shù)字記憶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導語】高二一年,強人將浮出水面,鳥人將沉入海底。高二重點解決三個問題:一,吃透課本;二,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三,總結自己考試技巧,形成習慣。為了幫助你的學習更上一層樓,逍遙右腦為你準備了《高二歷史知識點必修一:巧用數(shù)字記憶》希望可以幫到你!

  記數(shù)記憶法就是通過記住數(shù)字,運用聯(lián)想,從而記憶歷史知識的方法。這里所謂的數(shù)字并非書本中的數(shù)字,而是經(jīng)過學習和歸納后發(fā)現(xiàn)的數(shù)字,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運用得法,可以大大減輕記憶的難度。

  【例1】關于戊戌變法的內容,可以這樣記憶:四個方面: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軍事。

  十五點:四個方面分別有3、4、5、3個要點。

  其中經(jīng)濟方面的內容可這樣記憶:

  “三局”:京師設立鐵路礦務局和農工商總局,設置郵政局。

  “兩算”: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決算。

  “一獎”:獎勵創(chuàng)造發(fā)明。

  【例2】關于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內容可以這樣記憶:

  五次重大的帝國主義侵華戰(zhàn)爭:鴉片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法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

  四次重大的人民革命運動:太平天國運動、維新變法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

  三次中國社會性質的重大變化:鴉片戰(zhàn)爭──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馬關條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條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形成。

  兩個階級的誕生:無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

  一個中國的命運:不能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命運。

  這“五、四、三、二、一”就基本上概括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主要內容。

  【例3】抗日戰(zhàn)爭初期抗日的情況:

  兩個不同的黨派:國民黨和共產黨。

  兩個不同的戰(zhàn)場:國民黨的正面戰(zhàn)場和共產黨的敵后戰(zhàn)場。

  兩條不同的路線:國民黨片面抗戰(zhàn)路線和共產黨全面抗戰(zhàn)路線。

  兩種不同的結果:國民黨潰敗,丟失大片國土;共產黨開辟大片抗日根據(jù)地,威脅著敵人后方。

  【例4】關于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概況,可以這樣記憶:

  五個年頭:1789~1794年。

  四個資產階級派別:君主立憲派、吉倫特派、雅各賓派、熱月黨人。

  三個階段:1789~1792年;1792~1793年;1793~1794年。

  【導語】逍遙右腦整理《高二地理知識點: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2》,以及最全的高考備考資料,有語文、數(shù)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文綜、理綜復習學習資料,復習講義、聽力材料、作文素材,歷年真題試題下載及答案解析,完備的資料庫為廣大考生提供全面的備考參考。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臭氧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對可見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層和顆粒較大的塵埃。云層的反射作用最顯著。③散射作用:空氣分子或微小塵埃,使一部分太陽輻射不能到達地面。


  (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并產生大氣逆輻射(射向地面的大氣輻射),把部分熱量歸還給地面,云層越厚大氣逆輻射越強。


  5、全球近地面有7個氣壓帶(高低壓相間分布),6個風帶。


 。1)低緯度環(huán)流:


 、俪嗟赖蛪簬В阂驗闊崃ψ饔眯纬,氣流輻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帶。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東南亞的馬來群島)


  ②副熱帶高壓帶:因為動力作用而形成,氣流在30度緯度上空聚積而下沉,形成少雨帶(東亞季風區(qū)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區(qū)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亞的沙漠、北美美國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魯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亞大沙漠)


 、坌棚L帶: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壓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東北信風,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信風。


 。2)中緯度環(huán)流:


 、芨睒O地低壓帶:由來自低緯的暖氣流與來自高緯的冷氣流相遇運動上升而形成。形成溫帶多雨帶。


 、葜芯曃黠L帶:由副高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風,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風,習慣上叫西風,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區(qū),在大陸西岸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溫哥華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側、澳大利亞南端及塔斯馬尼亞島、新西蘭等)


  (3)高緯環(huán)流:


 、迾O地高壓帶:因為熱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氣下沉,形成少雨帶。不過極地因為氣溫低,蒸發(fā)更少,所以極地屬于降水量大于蒸發(fā)量的地區(qū),為濕潤地區(qū)。


  ⑦極地東風帶:由極地高壓帶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東北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風。


  (4)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移動的原因: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動。△移動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單一氣壓帶或風帶作用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氣壓帶)、熱帶沙漠氣候(副熱帶高氣壓帶)、溫帶海洋性氣候(中緯西風帶)。


  (6)氣壓帶、風帶移動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低緯信風帶控制)、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中緯西風帶控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252715.html

相關閱讀:高中歷史怎么學 學霸教你如何學好高中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