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2年高考已經到了沖刺階段了為考生們提供了“高考政治復習最后沖刺”,希望能幫助高考生很好地復習。
高考政治復習最后沖刺
備考選擇題----易混點、丟分點解析
2012.04.19
近三年文綜試卷政治部分選擇題中,排除錯誤選項就能得出正確選項的占50%以上,因此。弄清這些常見錯誤點和易混知識點對于提高高考選擇題解題速度和得分率十分有益。
從高考卷面看,考生解答文綜政治試題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解答選擇題出現(xiàn)錯誤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不會排除掉錯誤觀點;其次,不會排除題肢中的干擾項;三是在高度緊張的情況下,看題馬虎,沒有明確設問的指向。
2.主觀題丟分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沒有先審設問的解題習慣,導致沒有弄清解題方向,盲目動筆,思維出現(xiàn)嚴重偏差;二是不會抓設問的主體、活動以及結果等信息,導致答題思路不清、要點不全;三是審材料時不能抓住關鍵的信息點,并與所學的知識點及時對應起來,導致知識點不全;四是答案組織分層不合理,不會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角度,或者微觀、中觀、宏觀的角度組織答案;五是分析不深入,淺嘗輒止。
為提高主觀題得分率:一是盡量選作各地高考模擬卷,注意提高思維的全面性、嚴謹性、深刻性和辯證性;二是對近三年高考題或者所做的試題進行分類,整理出不同題型的解題規(guī)律和答案組織的要求;三是提高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適當多做一些審題訓練;四是強化熱點知識復習,提高以熱點為背景試題的解題能力;強化冷點知識(即平時不太訓練或者較容易知識),防止高考出現(xiàn)較偏題、能力要求低、對記憶要求高的試題。
一、高考政治常見易錯易混知識點解析(注:下劃線表示錯誤點或者重要知識點,括號內楷體部分為正確表述或簡要分析)
26.關于價值下列說法錯誤:①價值和使用價值是不可分割的。②有價值東西也一定有使用價值,有使用價值也一定有價值(不一定,關鍵在于是否處于交換關系之中)。③社會勞動生產率越高,單位時間內生產的使用價值的數(shù)量越多,因而,單位時間內創(chuàng)造的商品價值總量也越大(商品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單位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內形成的價值總量是一定的)。④商品的價值決定價格,因此,商品價值變化,價格也一定變化(不一定,價格還受供求關系、宏觀調控、貨幣發(fā)行量等因素影響);⑤商品的質量性能越好,價格越高(錯誤,使用價值與價值量沒有直接關系);⑥個別勞動時間越長,所生產商品的價值量就越大(商品價值量與個別勞動時間無關)。
27.紙幣也具有價值尺度(沒有價值尺度職能)和流通手段的職能。紙幣能代替貨幣執(zhí)行流通手段的職能,因此,紙幣也有價值(紙幣沒有價值)。
28.關于所有制結構下列說法錯誤:①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我國生產力發(fā)展的主要力量(重要力量);②國有經濟(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③股份制都具有公有制性質(國有集體控股,企業(yè)具有明顯公有性);④股份制是我國公有制的唯一(主要)實現(xiàn)形式
29.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充分發(fā)揮國家宏觀調控(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30.我國現(xiàn)階段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效率優(yōu)先,注重公平。下列說法錯誤:①按勞分配是指勞動者按勞動成果(公有制經濟中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數(shù)量和質量)進行分配,因此,個體勞動者的分配方式屬于按勞分配(按勞動成果分配);②在我國的分配制度中,按勞分配體現(xiàn)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產要素分配體現(xiàn)效率,忽略了公平。(效率和公平是不可分割的)③私營企業(yè)中的工人獲得的工資收入屬于按勞動成果分配(按勞動力要素分配)
31.經濟效益是企業(yè)生產總值與生產成本的比例關系,提高經濟效益根本上取決于科技和管理水平,還受市場、勞動生產率、產品質量、企業(yè)規(guī)模等多種因素影響。下列說法是錯誤的:①企業(yè)利潤越多,經濟效益提高;②提高勞動生產率,就一定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益;③企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越強,企業(yè)經濟效益一定越好。
32.解決我國能源短缺的關鍵是拓寬能源進口渠道,緩解能源壓力(依靠科技進步,實現(xiàn)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32.①股份制是我國公司制的唯一(重要)形式;②股份制是產品的分配方式(企業(yè)組織形式);③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募股集資的方式來籌集資本。
33.關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問題,注意幾種正確提法:①依靠科技進步,走高產、優(yōu)質、高效、生態(tài)、安全的農業(yè)發(fā)展之路是發(fā)展我國農業(yè)的根本出路,是最終實現(xiàn)農業(yè)現(xiàn)代化的必由之路、根本途徑;②
“三農”問題是關系現(xiàn)代化建設全局的根本性問題;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著眼點是發(fā)展現(xiàn)代農業(yè),提高農業(yè)的綜合生產能力;④堅持兩條根本原則。一是保障農民的民主權利,特別是土地承包經營的自主權。二是讓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
34.關于社會保障制度:①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是實現(xiàn)社會安定的根本性措施,因此,要千方百計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前提正確,結論錯誤。要遵循既要發(fā)展生產,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則)。②任何社會成員都同等享受社會保障(社會保障制度遵循權利和義務相統(tǒng)一的原則,有能力履行義務而未履行者,不得享有社會保障);③居民社會保險(改為“商業(yè)保險”,社會保險只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權利)保障水平與繳納的保費成正比;④商業(yè)保險和社會保險一樣,都以個人的實際需要為依據(jù)的(社會保險不是,它帶有一定強制性)。
35.關于積累和消費:①消費(積累)的最高限度是保證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積累(消費)的最高限度是保證再生產規(guī)模有所擴大;②政府用于勞動者職業(yè)技能培訓的費用屬于個人消費基金(公共消費基金)。
36.關于財政和稅收:①要發(fā)揮財政在促進社會事業(yè)的發(fā)展的作用,關鍵是要增加稅收收入(關鍵是發(fā)展經濟,還要調整分配政策)。②每個公民的所有收人(按照個人所得稅法規(guī)定的個人所得)都在個人所得稅的納稅范圍。
更多內容進入: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