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知識點(明清)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各科成績的提高是同學們提高總體學習成績的重要途徑,大家一定要在平時的練習中不斷積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中歷史知識點(明清),希望同學們牢牢掌握,不斷取得進步!

1、明清君主專制的空前加強的原因、措施、實質。八股文,軍機處。

2、明清經(jīng)濟發(fā)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原因表現(xiàn),中西萌芽后面臨的不同經(jīng)濟、政治、外交、思想環(huán)境。深刻理解封建制度對資芽的阻礙。*

3、理解一條鞭法和地丁銀制度。

4、辨證分析鄭和下西洋的原因和影響。把其與新航路的開辟做比較。*

5、明清歷史發(fā)展最突出的本質趨勢在經(jīng)濟、政治、思想、外交上的反映。*

6、明清對外交往的新情況和外交變化。

7、識記清朝前期鞏固多民族國家、捍衛(wèi)主權的措施。

8、明太祖,康熙,乾隆和雍正。*

9、澳門問題,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統(tǒng)一臺灣。

10、黃宗羲的政治、經(jīng)濟主張的背景,評價。與商鞅、韓非、董仲舒的比較。*

11、科技和文化領域的雙重性和兩面性。小說,民主思想,總結性的科技巨著。教育。(文學繁榮科技落;總結居多創(chuàng)新弱;專制居主和民主思想并存;交流減少轉為弱勢文化。)

12、辨證看待康乾盛世與封建社會沒落的關系。

13、清朝的疆域。注意我國歷史上對東北,西北,西南(包括西藏),臺灣的管轄。

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歷史知識點(明清),希望同學們閱讀后會對自己有所幫助,祝大家閱讀愉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41162.html

相關閱讀:高中歷史必修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