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zhì)災害:
地質(zhì)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chǎn)、環(huán)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zhì)作用(現(xiàn)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堿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有:1、地震 (1)我國地震的基本特點:分布范圍廣;頻率高,強度大;震源淺,危害大。 (2)我國地震多發(fā)的原因:處于地殼活躍地帶 (3)我國地震的分布: 2、泥石流和滑坡災害 (1)泥石流: 定義: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發(fā)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 (2)類型: ①暴雨泥石流:西部和半濕潤、半干旱氣候過渡帶 ②冰川泥石流:102°E以西的高原 (3)泥石流發(fā)生的條件: ①地形:坡陡谷深的山區(qū) ②巖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質(zhì)多 ③植被:缺乏,山坡表層缺少保護 ④氣候:暴雨或連續(xù)性降雨或冰雪融水匯集 (4)泥石流分布地區(qū): 以燕山、太行山、龍門山、邛崍山、大涼山和烏蒙山一線為界??以西:呈帶狀或片狀;以東:呈零星分布 (5)滑坡 ①定義:是斜坡上的巖體或土體,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動面整體下滑的現(xiàn)象。 ②我國滑坡的分布: 空間分布:以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為界??東部:稀疏;西部:密集 時間分布:6-8月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