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巨人玻爾》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記敘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科學巨人玻爾 ①1927 ,第五屆索爾維物理學會議在布魯塞爾召開,激烈的辯論很快就變成了一場愛因斯坦與玻爾之間的 決斗 。這場辯論在三后的第六屆索爾維會議上戰(zhàn)火再續(xù),玻 科學巨人玻爾
①1927
,第五屆索爾維物理學會議在布魯塞爾召開,激烈的辯論很快就變成了一場愛因斯坦與玻爾之間的“
決斗”
。這場辯論在三后的第六屆索爾維會議上戰(zhàn)火再續(xù),玻爾獲得勝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學派因此獲得了大多數(shù)物理學家的認同,他們對量子力學的解釋也被奉為正統(tǒng)解釋。這次辯論就是著名的“
愛因斯坦--
玻爾論戰(zhàn)”
,有人稱之為物理學史上的“
巔峰對決”
。

愛因斯坦和玻爾這兩位科學巨人的背后,是現(xiàn)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
相對論和量自子力學。他們的爭論曠日持久,幾乎所有理論物理學家都被吸引并參與進來,樂此不疲。盡管兩人的科學理論和思想觀點始終沒能調(diào)和,但他們卻結下了長達數(shù)十的友誼。玻爾高度評價他與愛因斯坦的學術之爭,認為它是自己“
許多新思想產(chǎn)生的源泉”
。愛因斯坦也稱贊說:“
很少有誰像玻爾那樣,對隱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銳的直覺,同時又兼有如此強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們時代科學領域偉大的發(fā)現(xiàn)者之一。”

與愛因斯坦更個性化的獨自研究不同,玻爾周圍聚集著許多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氣,更是一位偉大的伯樂。他為量子物理學培養(yǎng)和組織了一支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隊伍,人們稱之為“
哥本哈根學派”
。后來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員。

哥本哈根學派活動的大本營就是哥本哈根理論物理研究所。該所是玻爾在1917
申請,并于l921
正式成立的。他以著名科學家的身份為研究所作擔保,籌集了大量資金。在任所長的40
間,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才俊,使研究所成為當時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躍的量子力學研究中心。這里先后培養(yǎng)了600
多名物理學家。玻爾使這個科學家群體中的每個個體的力量發(fā)揮到極致,形成了以集體討論和自由探索為特征的研究風格。他還經(jīng)常在此舉辦非公開的小型會,邀請各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出席,相互學習,啟發(fā)交流。這里沒有論資排輩,只有挑戰(zhàn)與爭鳴,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斷進取的學術精神,人們譽之為“
哥本哈根精神”
,這種精神至今仍在科學研究領域受到推崇。量子力學每前進一步,或多或少都與這個學派科學家的合作研究有關。可以說,玻爾領導的哥本哈根學派具備了一個科學學派應有的優(yōu)秀特質(zhì)。

希特勒上臺后,玻爾以訪問德國為名,暗地調(diào)查德國科學家的安全情況,然后設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猶太科學家轉移到安全地方。他還積極創(chuàng)立和參加丹麥救援組織,盡力幫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學家與其他難民。

德國納粹控制丹麥后,玻爾起初留在國內(nèi),與抗敵組織保持密切聯(lián)系。他一貫的不合作態(tài)度,令納粹非常惱火。1943
玻爾受到納粹分子的威脅,他冒險出逃,歷盡艱險,輾轉到達美國。在美期間,為抗擊法西斯,他曾參加原 子 彈的研制工作。在研制過程中,他就考慮到這一研究成果對未來世界的影響,并曾多次接觸英美首腦,建議他們及早與蘇聯(lián)達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協(xié)議,但沒有成功。

二戰(zhàn)后,玻爾積極倡導和實施國際間的科學合作。l957
,美國福特基金會將第一屆“
原子為了和平”
獎授予玻爾,以表彰他“
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則上,以友好的精神進行科學探索,在和平利用原子能以滿足人類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樣”
。(摘編自鄒麗焱《玻爾傳》)
相關鏈接

玻爾(1885
~1962)
,丹麥物理學家。在普朗克量子假說和盧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礎上,于l913
提出氫原子結構和氫光譜的初步理論。稍后,又提出‘‘
對應原理”
。對量子論和量子力學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l927
又提出互補原理。在原子核反應理論、解釋重核裂變現(xiàn)象等方面,也有重要貢獻。獲1922
諾貝爾物理學獎。
(摘自《辭!返诹妫
②1918
,玻爾的老師盧瑟福邀請他赴英國工作,他在回信中說:“
雖然哥本哈根大學在財力、人員、能力和實驗室管理上,都達不到英國的水平,但我立志盡力幫助丹麥發(fā)展自己的物理學研究工作......
我的職責是在這里盡我的全部力量。”
(摘自戈革《玻爾集》)

(1
)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
分)
A
.愛因斯坦與玻爾在爭鳴中惺惺相惜,愛因斯坦高度評價玻爾的貢獻,玻爾也感念愛因斯坦的支持,他們之間建立了長久的友誼。
B
.玻爾以自己創(chuàng)辦的研究所為平臺,通過邀請各國科學家前來交流學習,使團隊的成員能有機會博采眾長,不斷發(fā)展量子力學理論。
C
.玻爾敏銳察覺到納粹將要對猶太人實施迫害,及時轉移了大批猶太科學家,后來還親自參加了丹麥的抗敵組織,反對納粹暴行。
D
.玻爾不但有科學家的直覺,也不乏政治家的遠見。他預感到核武器的危害,試圖盡力說服各大國首腦達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協(xié)議。
E
.玻爾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為科學技術的國際間合作及和平利用原子能作出了卓越貢獻,并獲得了“
原子為了和平”
獎。
(2
)為什么愛因斯坦和玻爾的論戰(zhàn)被稱為物理學史上的“
巔峰對決”
?請結合材料簡述原因。(6
分)
(3
)文中說:“
玻爾領導的哥本哈根學派具備了一個科學學派應有的優(yōu)秀特質(zhì)。”
請結合材料,具體分析哥本哈根學派有哪些“
優(yōu)秀特質(zhì)”
。(6
分)
(4
)玻爾“
特有的人格魅力”
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8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2
、(1
)答B(yǎng)
給3
分,答E
給2
分,答A
給1
分;答C
、D
不給分。(A“
玻爾也感念愛因斯坦的支持”
不恰當,文中說“
玻爾高度評價他與愛因斯坦的學術之爭,認為它是自己‘
許多新思想產(chǎn)生的源泉’”
。C“
后來還親自參加了丹麥的抗敵組織,反對納粹暴行”
錯誤,文中說“
他還積極創(chuàng)立和參加丹麥救援組織,盡力幫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學家與其他難民”
。D“
試圖盡力說服各大國首腦達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協(xié)議”
錯誤,文中說“
建議他們及早與蘇聯(lián)達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協(xié)議”
。)
(2
)①
從成員上看,論戰(zhàn)雙方都是當時物理學界的代表人物;②
從內(nèi)容上看,辯論涉及現(xiàn)代物理學兩大基礎理論——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③
從影響上看,辯論帶動了整個理論物理界的學術爭鳴。(每答出一點給2
分)
(3
)①
擁有站在學術前沿的核心領導人物;②
有堪稱骨干的科學家集體;③
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學術精神。(每答出一點給2
分)
(4
)①
追求真理,在學術之爭中胸懷坦蕩,不摻雜個人恩怨;②
以赤子之心幫助祖國發(fā)展物理學研究;③
慧眼識才,吸引了大批青科學家,并為他們提供發(fā)展平臺;④
有人道主義關懷,積極營救受納粹迫害的科學家。(每答出一點給2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33526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