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守恒定律必考題型(圖)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物質 M N Q P

反應前質量(g) 18 1 2 32

反應后質量(g) x 26 2 12

(接13日)

三、讀圖分析題型

(2009年肇慶)下圖是“尾氣催化轉換器”將汽車尾氣中有毒氣體轉變?yōu)闊o毒氣體的微觀示意圖,其中不同的圓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此反應有單質生成

B。原子在化學變化中是不可分的

C。圖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的個數(shù)比為1∶1

解析:圖形可以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地表示出來,同時也考查了同學們思維的轉換能力。通過閱讀題目發(fā)現(xiàn),生成物中有同種微粒排列成的圖例,因此在反應中有單質生成,故A項正確,同時C項錯誤。根據(jù)化學變化的微觀實質,可以知道原子作為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是不可分的,因此B項正確。D項考查同學們對質量守恒定律關鍵詞“參加”的理解,只有反應中被消耗的物質才是真正參加化學反應的物質。觀察圖例,發(fā)現(xiàn)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粒子個數(shù)比為1:1,因此D正確。

四、應用質量守恒定律進行計算

(2009年徐州)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M、N、Q、P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則關于此反應認識不正確的是()

A。該變化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

B。反應后物質M的質量為l3g

C。反應中N、P的質量比為5:4

D。物質Q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解析:我們知道在化學反應進行的過程中,反應物的質量將不斷減少,而生成物則不斷增多,因此如果我們發(fā)現(xiàn)一種物質的質量隨著反應的進行在不斷增加,我們就可以判斷該物質是此反應的生成物,若某物質隨反應的進行在不斷減少,則該物質是此反應的反應物。通過觀察和簡單的計算我們得知,物質N質量增加了25g,物質P質量減少了20g。故反應中N、P的質量比為5:4,C項正確。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消耗的物質質量應等于反應生成物的質量,因此判斷出M也是反應物,在反應中消耗5g,因此反應后物質M的質量為l3g,此反應可用如下式子表示該反應M+P→N,而物質Q的質量在反應前后沒有發(fā)生改變,有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或者與該反應無關,因此D項正確。故選A。

質量守恒定律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考查形式,就是應用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此類型的考題形式繁多,涉及的知識面也很廣,我們將在今后的內容中學習。質量守恒定律除了知識的考查外,同學們還要注意計算格式的規(guī)范。通過反復練習,積累解題的經(jīng)驗方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498989.html

相關閱讀:2015高考化學:高三化學學習方法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