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實--疑--創(chuàng)”化學課外實驗教學研究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一 背景及意義

  化學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系統(tǒng)的一個子系統(tǒng),化學實驗這一要素是化學教學的基礎和精華,是化學科學認識的源泉,是訓練科學方法的有效途徑,是養(yǎng)成科學態(tài)度的必由之路。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學生的動手能力比外國學生差,究其原因:一是中學階段過分重視應試教育,學生動手實驗少,多數實驗是“黑板”上的實驗,二是學生未進行系統(tǒng)的實驗能力、“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據我校調查資料顯示:高一新生中能進行規(guī)范實驗操作的學生占年級總學生數的10%--20%左右,長此下去這給學生今后的學習、工作、生活帶來不便。

  面對當今的改革大潮,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素質,我校是寄宿制的示范高中,有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有上檔次的圖書館可提供大量資料查詢,有較先進的教學設備(學校有電腦微機等多媒體輔助教學,有較大規(guī)模的先進實驗室提供實驗基地)、后勤、生活管理和醫(yī)務監(jiān)督提供優(yōu)良的服務,加之我們課題組成員年輕氣盛,有較強的知識素質、能力素質(有高級教師1人,一級教師4人都是一直從事中學化學教育教學工作),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能獨立運用現代教學工具---計算機上網進行資料查詢、制作課件等,在這良好的環(huán)境下,我們化學課題組提出“趣?實?疑---創(chuàng)”化學課外實驗教學研究探索方案,針對高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結構,采用平衡法、單因子等組對比形式確定對象進行實驗能力、“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制定科學的活動計劃,運用定性定量相結合分析方法,探索出一套實用的“趣?實?疑---創(chuàng)”教學模式,使高中生的實驗能力逐步趨于正;,讓高中生的實驗能力得到明顯提高,能獨立開展一些探索創(chuàng)造性實驗,使其知識素質、實驗素質得以全面提高,適應21世紀的需要,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二 省內外研究現狀

  目前從事實驗研究課題不少,如《淺議實驗教育的多元化》(安徽樅陽中學丁文楚)、《引導--探究--整理--發(fā)展教學模式研究和實踐》(山西實驗中學侯嘉梅)、《化學創(chuàng)意實驗教學與測試的探究》(成都市西北中學陳菊英)、《自由開放實驗室教學》(廣東電白一中蘇耀槐)等,從上述實驗研究課題分析,研究的都是化學課堂實驗教學,對化學課外實驗教學研究極少,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上提及極少,注重“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我們課題組研討的此課題是探索“趣?實?疑---創(chuàng)”化學課外實驗教學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優(yōu)越性,在培養(yǎng)學生“智力因素”的同時,重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

  三 實驗目標

  1.改變“以教師為主體”的觀念,提倡“教師主導下以學生為主體”,探索“趣?實?疑---創(chuàng)”化學課外實驗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優(yōu)越性;

  2.采用“趣?實?疑---創(chuàng)”化學課外實驗教學,探索學生的學習興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等的“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的有效途徑;

  3.采用“趣?實?疑---創(chuàng)”化學課外實驗教學,探索高中生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的方法和途徑,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

  四 研究內容

  本課題的研究是針對化學課外實驗,在現行高一年級中選定實驗班級,將實驗對象分為對比、實驗兩大組,再在兩大組中分為4?6人的若干實驗小組,對比組按常規(guī)教學,實驗組根據“趣?實?疑---創(chuàng)”化學課外實驗教學,具體內容為:

  “趣”即激發(fā)情趣。調查學生實驗情況,開展一些富有興趣的化學活動(如競賽、化學魔術、家庭小實驗等)去培養(yǎng)情感,激發(fā)、穩(wěn)定、發(fā)展興趣。

  “實”即實驗、實踐。設計好每一個課外實驗,開放實驗室,指導學生用科學觀察、思維方法,科學地進行實驗,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實驗能力。

  “疑”即設疑、質疑。這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啟蒙時期,對課外的每一個實驗,從多角度、多思維地激發(fā)學生設疑,勇于質疑研討,在注重學生的“智力因素”培養(yǎng)的同時強調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

  “創(chuàng)”即創(chuàng)造力。這是此實驗教學研究的目的所在。通過“疑”敢于同傳統(tǒng)作斗爭,富有創(chuàng)造力進行論證發(fā)揮,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上述幾步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缺一不可,且貫穿整個研究過程的始終。在研究的第一階段(即第一年度),重點落在“趣”、“實”上,在研究的第二階段(即第二年度),重點落在“疑”、“創(chuàng)”上。

  五 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

  調查高一實驗班級學生的學習嗜好及習慣,按不同年齡、性別以及自身現有實驗素質按平衡法進行分實驗、對比兩大組,制定研究方案。

  2.實驗階段

  (1)每一年為一階段,每階段實施中測、后測兩次測試

  (2) 專人負責實驗的準備工作,專人負責“趣?實?疑---創(chuàng)”課外實驗教學的研究方案的實施工作,專人負責實施兩大組測試工作;

  (3) 收集學生的實驗情況反饋。

  3. 總結階段

  通過實驗測試,情況反饋,對實驗組、對比組兩組學生進行定性定量分析,撰寫實驗報告,編寫《化學課外實驗》,探索“趣?實?疑---創(chuàng)”化學課外實驗教學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優(yōu)越性。

  來源:130教育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47584.html

相關閱讀:放下身價 和孩子做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