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歷史考點-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


秦王贏政創(chuàng)建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樹立了絕對皇權,鞏固了統(tǒng)一。秦王贏政的這些活動,把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推進到一個新階段。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7年高考歷史考點: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希望對同學們的高考復習有所幫助。

1

2017年高考歷史考點: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根源:法家思想.秦自商鞅變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為統(tǒng)治思想.韓非子總結諸子百家學說,創(chuàng)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權的政治理論,為秦始皇創(chuàng)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奠定理論基礎.

2)經濟根源:封建經濟的分散性.

3)現實原因:鞏固統(tǒng)一和維護統(tǒng)治的需要.秦吸取周無子在諸侯割據局面下無能力的教訓,在統(tǒng)一全國后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據勢力,維護國家統(tǒng)一.

4)歷史原因:吸取分封制的教訓,維護封建經濟基礎的需要.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生產力提高導致舊的生產關系解體,秦國商鞅變法確立了封建經濟的統(tǒng)治地位,這種經濟的特點便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封建的個體的小農經濟.這種經濟模式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國家政權,以維護國家的統(tǒng)一和社會的安定,保證小農經濟的生產和再生產,新興的地主階級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權制度來鞏固其統(tǒng)治地位,維護其政治、經濟利益,保護其土地所有制度.這種封建的生產方式決定了中央集權制的建立.

1

2017年高考歷史考點: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特點及內容

特點:一是皇帝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二是皇帝通過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的官吏而掌握了人事大權。這相對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分封制更能有效地行使統(tǒng)治權,具有很大的進步性。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內容:包括至高無上的皇帝制、中央機構和地方機構的郡縣制。

(1)皇帝制度:①皇權至上,大權總攬;②“家天下”的皇位繼承制。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輔佐皇帝處理全國政務)、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圖籍,并負責監(jiān)察百官)、太尉(協(xié)助皇帝管理軍務)。軍國大事操縱在皇帝手中。

(3)地方官制?廢分封,置郡縣(郡守和縣令由皇帝直接任免?h以下有鄉(xiāng)、里等基層機構)

(4)制訂了一套選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5)制定法律,加強皇權,鞏固中央集權。

1

2017年高考歷史考點: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

1.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積極影響

①安定邊境,維護國家統(tǒng)一,擴大了疆域。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朝。

②頒布法律,統(tǒng)一度量衡、貨幣和文字,修馳道,開靈渠,有利于封建經濟文化的發(fā)展,有利于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

③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2.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消極影響

①在思想上表現為獨尊一家,鉗制了思想,壓抑了創(chuàng)造力.

②助長了官僚作風和貪污腐敗之風.

③在封建社會末期,阻礙了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發(fā)展,束縛了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妨礙了中國社會的進步.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2017年高考歷史考點: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更多2017年高考歷史考點請關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748852.html

相關閱讀:歷史選擇題如何快速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