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試題預測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高考即將逼近,今年的化學高考會考些什么內容呢?化學網(wǎng)為你整理了高考化學試題預測。希望能夠幫助廣大考生。

第一部分:選擇題

第Ⅰ卷仍將突出化學主干知識的考查,兼顧知識覆蓋面。對起到調節(jié)考生心態(tài)、覆蓋知識面、穩(wěn)定平均分等功能的Ⅰ卷而言,考生只要集中注意力,迅速進入到考試狀態(tài)正常發(fā)揮即可。

方向猜想一 化學用語與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例1】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0 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數(shù)為2NA

B.12.5 mL 16 mol·L-1濃硫酸與足量銅反應,轉移電子數(shù)為0.2NA

C.7.8 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陰離子數(shù)等于0.1NA

D.0.5 mol雄黃(As4S4,結構如圖)含有NA個S—S鍵

考點猜想 “NA型”試題成了新高考的名副其實的傳統(tǒng)保留題型,該題型具有包容量大,區(qū)分度好的特點,所以“NA型”題目必是命題的熱點。主要涉及的知識點有:(1)化學用語;(2)原子結構、離子結構、物質結構;(3)化學鍵;(4)元素化合物的性質;(5)以物質的量為核心的計算;(6)氧化還原反應(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7)電離平衡、水解平衡等等。

易考易誤提示:

1.條件:考查氣體時經常給定非標準狀況下(如25 ℃、1.01×105 Pa)氣體體積。讓考生用22.4 L·mol-1進行換算,誤入陷阱。

2.物質狀態(tài):22.4 L·mol-1使用對象是氣體(包括混合氣體)。命題者常用在標準狀況下非氣態(tài)的物質來迷惑考生,如水、SO3等。

3.單質組成:氣體單質的組成除常見的雙原子分子外,含有單原子分子(如稀有氣體等)、三原子分子(如O3)等。

4.氧化還原反應:命題者常用一些反應 中得失或轉移電子數(shù)目來迷惑考生,如Na2O2與H2O反應、Cl2與NaOH溶液反應、Fe與鹽酸反應、1mol氯氣與過量鐵反應、電解硫酸銅溶液。

5.物質結構;如Na2O2是由Na+和構成,而不是Na+和O2-;NaCl為離子化合物,只有離子沒有分子;苯中不含碳碳單鍵和碳碳雙鍵。

6.電離、水解:考查電解質溶液中離子數(shù)目或濃度時常設置弱電解質的電離、鹽類水解方面的陷阱。

【精練1】 判斷下列有關表述正確的是( )。

①核反應堆爆炸產生的131I與127I兩核素互為同素異形體

②聚乙烯的結構簡式為

③在標準狀況下,11.2 L NO與11.2 L O2混合后氣體分子數(shù)為0.75NA

④NaCl的電子式為

⑤88.0 g干冰中含有的電子對數(shù)為8.0NA

⑥25 ℃時,pH=11的Na2CO3的水溶液中水所電離出來的H+數(shù)為10-3NA

A.①③ B.②⑥ C.③⑤ D.④⑥

方向猜想二 離子共存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例2】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等物質的量的Ba(OH)2與KAl(SO4)2·12H2O溶液混合:Ba2++6OH-+2Al3++===BaSO4↓+2Al(OH)3↓

B.Fe(OH)3溶于氫碘酸:Fe(OH)3+3H+===Fe3++3H2O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過量CO2制Al(OH)3:

D.將適量CO2通入Ca(ClO)2溶液中:2ClO-+CO2+H2O===+2HClO

考點猜想 解離子共存問題關鍵是題干中限制條件的挖掘,往往有①無色透明溶液;②酸性溶液;③堿性溶液;④酸堿性不確定:如能與Al反應后放出H2的溶液、由水電離的H+(或OH -)的濃度為1×10-12mol·L-1的溶液;⑤指定離子或分子環(huán)境。注意在離子檢驗判定中的延伸運用。

書寫離子方程式要先掌握好拆與不拆。一般能拆的有強酸(HNO3、H2SO4、HCl、HI、HBr、HClO4等)、強堿[NaOH、KOH、Ba(OH)2、Ca(OH)2]、可溶性鹽,其他大多數(shù)不能拆開。注意試劑加入的量多少以及順序的不同;電解方程式的電極材料影響、電子守恒或電荷守恒、物料守恒等。

命題的題型豐富靈活,內容豐富,主要涉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質;氧化還原反應中產物判斷和電子守恒;電解質、非電解質、強弱電解質的判斷和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質量守恒和電荷守恒;鹽類水解的原理,簡單方程式的計算等。

【精練2】 (改編自北京理綜,7)下列解釋實驗現(xiàn)象的反應方程式正確的是()。

A.碳酸鈉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B.向AgCl懸濁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變成黑色:2AgCl+S2-===Ag2S↓+2Cl-

C.Na2O2在潮濕的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變成白色黏稠物:2Na2O2+2CO2===2Na2CO3+O2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現(xiàn)白色沉淀:

方向猜想三 有機物同分異構體及有機反應類型判斷

【例3】乙烷CH3CH3與氯氣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的有機物共有()。

A.6種? B.7種? C.8種? D.9種

考點猜想 有機物結構與有機物同分異構體判斷在必修模塊的考查要求不高,所以涉及的知識點也很窄,有:同分異構體的簡單判斷;烷烴中碳原子的成鍵特點;簡單有機物同分異構體的書寫等。

【精練3】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分子式為C10H14的單取代芳香烴,其可能的結構有4種(不考慮立體異構)

B.分子式為C4H8O2且可與NaHCO3反應生成CO2的有機化合物有2種(不考慮立體異構)

C.在濃硫酸存在下,苯與濃硝酸共熱生成硝基苯的反應屬于取代反應

D.乙烯和聚乙烯都可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

方向猜想四 電化學

【例4】隨著礦石能源的緊缺,電動汽車將成為汽車市場的主角。電動汽車以LiFePO4電池作為動力,LiFePO4電池具有穩(wěn)定性高、安全、對環(huán)境友好等優(yōu)點。電池反應為:FePO4+LiLiFePO4,負極材料是石墨,電解質為含Li+的導電固體。下列有關LiFePO4電池說法正確的是()。

A.電池的負材料為Li

B.放電時電池內部Li+向負極移動

C.放電過程中,電池正極材料發(fā)生氧化反應

D.充電時電池正極反應為FePO4+Li++e-===LiFePO4

考點猜想 從近三年新課標試題分析,電化學的考查是高考命題的熱點,主要涉及:

(1)判斷“原電池、電解池或電鍍池”及變形裝置的電極位置;

(2)判斷原電池的正負極、電解池的陰陽極,寫出各電極的電極反應方程式;

(3)判斷電解產物,判斷過程中各個電極附近的pH的變化;

(4)“電子守恒”原則計算電化學中的定量關系;

(5)金屬的腐蝕與防護。

【精練4】 下列與金屬腐蝕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圖a中,插入海水中的鐵棒,越靠近底端腐蝕越嚴重

B.圖b中,開關由M改置于N時,CuZn合金的腐蝕速率減小

C.圖c中,接通開關時Zn腐蝕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氣體的速率也增大

D.圖d中,ZnMnO2干電池自放電腐蝕主要是由MnO2的氧化作用引起的

方向猜想五 電解質溶液與離子濃度大小

【例5】室溫下向10 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釋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中導電粒子的數(shù)目減少

B.溶液中不變

C.醋酸的電離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再加入10 m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

考點猜想 該類試題涉及面廣,一直是高考命題的重點,特別是與溶液中離子濃度有關的電離和水解知識。有關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涉及電荷守恒、物料守恒處理問題的方法和技巧,涉及電解質電離平衡和鹽類水解的實質。注意有關平衡常數(shù)(電離平衡常數(shù)、水解平衡常數(shù)、水的離子積、溶度積)、pH等的計算。

【精練5】 常溫下將HA和HB兩種一元酸的溶液分別加水稀釋,稀釋時溶液pH的變化如下圖所示。則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HA是一種弱酸

B.稀釋前,c(HA)=10c(HB)

C.在M點的兩種溶液中:c(B-)=c(A-),且c(B-)+c(H+)>c(A-)+c(OH-)

D.在NaB和HB的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c(B-)>c(Na+)>c(H+)>c(OH-)

方向猜想六 有機物性質與有機化學反應判斷

【例6】下列關于有機化合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乙烯中的二氧化硫可以通過酸性KMnO4溶液除去

B.在混有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NaOH溶液可以達到除雜的目的

C.丙烯的結構簡式可以表示為CH3CHCH2,能使溴水褪色,其原因是發(fā)生加成反應

D.C2H4Cl2可以通過取代反應生成也可以通過加成反應生成

考點猜想 有機物性質與有機化學反應判斷作為必修模塊在考試說明中要求不高,因此題目的難度較小。主要涉及:常見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依據(jù)各類代表物性質,主要是著眼于幾種官能團的性質立意,結合生活生產中的物質命題,根據(jù)結構推測物質的性質;能區(qū)分取代反應、加成反應和氧化反應。

【精練6】 下列與有機物的結構、性質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應與乙烯和Br2的反應屬于同一類型的反應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為C6H12O6,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

D.乙醇、乙酸均能與Na反應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團相同

方向猜想七 元素周期律、元素推斷

【例7】(浙江理綜,9)X、Y、Z、W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四種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Z元素形成的單質。已知:甲+乙== =丁+己,甲+丙===戊+己;0.1 mol·L-1丁溶液的pH為13(25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W>Z>Y>X

B.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第三周期第ⅣA族

C.1 mol甲與足量的乙完全反應共轉移了1 mol電子

D.1.0 L 0.1mol·L-1戊溶液中陰離子總的物質的量小于0.1 mol

考點猜想 該部分知識的命題,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上都是豐富的。涉及的知識點較多,如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常與物質推斷及元素周期律結合在一起考查。

【精練7】 元素X、Y、Z原子序數(shù)之和為36,X、Y在同一周期,X2+與Z2-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層結構。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A.同族元素中Z的氫化物穩(wěn)定性最高

B.原子半徑X>Y,離子半徑X2+>Z2-

C.同主族元素中X的金屬性最弱

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最強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第Ⅱ卷——情景試題主導,凸顯能力立意,著重化學素養(yǎng)考查

首先強調的是解Ⅱ卷仍然要有良好的心態(tài),如果說解Ⅰ卷的關鍵是“仔細”,那么解Ⅱ卷則是智慧和膽識的較量,對絕大多數(shù)考生而言,不求“面面俱到”,卻要“筆過留分”,知道取舍是很明智的?v觀近幾年新課標全國卷,第Ⅱ卷多采用以新穎、鮮活的真實情景為背景、以元素化合物知識為載體,融元素化合物知識、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化學實驗等于一體的綜合考查方式,尤以無機綜合題為甚。強調①應用性——有著深刻、復雜的社會問題(包括環(huán)境、能源等)作背景;②新穎性——全高考化學試題預測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793712.html

相關閱讀:高中化學新教材特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