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到底有什么用?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有人覺得讀書無用、文學無用,在社會上沒有立足之地,不如技術(shù)一樣能帶來金錢。但我們不得不思考,我們的生活如果離開了文學,會是什么樣子?那么,文學到底有什么用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一篇文章,看看這位作者的見解是怎樣的。

文學到底有什么用?我先試著從宏觀角度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文學,與歷史一道,記錄著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史書記錄了我們先輩的發(fā)展歷程,文學則記錄了我們民族的心靈。從史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歷史的過程;藉由文學,我們則能夠真切觸碰到許許多多歷史人物的心理活動,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文學是一份永恒的遺產(chǎn),僅僅把它看做口所常玩的陶冶工具或自我激勵工具,未免小家子氣。

我們的民族文化在哪里?就在如河漢之無極的文學遺產(chǎn)中,那里有我們先人的情懷、希冀;那里投射著足以令富足康樂的當代人汗顏的人格操守、志趣追求;那里是震撼著一代又一代人的美之所在。沒有這樣的認識,一個人的心靈永遠貧瘠;一個人的人生微不足道。

“中國文化”這個詞,早被各路當代英雄玩成了招徠聽眾的狗皮膏藥燉雞湯。然而,在背負繼承和傳揚中國文學與文獻的有志者心里,自有一個“中國文化”的模樣在,這就是重視自我、重視個體人格尊嚴與重視個體與自然、社會之間關(guān)系并行不悖的人文精神!拔裔迻|山,??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我東曰歸,我心西悲”、“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人情同于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這是對鄉(xiāng)土的眷戀;“至于楚臣去境,漢妾辭宮;或骨橫朔野,或魂逐飛蓬;或負戈外戍,殺氣雄邊;塞客衣單,孀閨淚盡;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揚蛾入寵,再盼傾國”,這是并家國之思而言之。有家國之思,然后有屈宋諸騷、賈劉之辭;有家國之難,然后知劉琨詩文,緣兩集之哀憤;張巡傳敘,慨三忠之壯烈;蛴小耙簧韴髧腥f死,雙鬢向人無再青”,或有“孤臣霜發(fā)三千丈,每歲煙花一萬重”;從《梅花嶺記》到《與妻書》,從《滿江紅》到《正氣歌》,里面民族自尊、愛國忘身的氣概,足使童子老成、壯夫發(fā)奮,是中國之所以歷劫而不滅的精神力量。

小到個人,大到民族,活的就是那一股子精神氣。文學的這種用處,是不能用幾張鈔票論斤議價的。

無論濁世如何現(xiàn)實,我們總相信著高潔忠貞的愛情,因為我們記得《詩經(jīng)》里的情話,樂府中的誓言,為《孔雀東南飛》感動,緣《折楊柳》和《楊叛兒》微笑!段鲙、《牡丹》、《墻頭馬上》、《紅樓夢》,哪一部是無刻骨銘心的體驗而作得出的?陳祚明說《十九首》之所以動人,因為“能言人同有之情”、“人人本自有詩”,其實《西廂》、《紅樓》何嘗不是如此?歷來說儒家詩教注重功利,然而孔子尚云興觀群怨,劉勰尚云文之為德也大矣,《左傳》以立言為不朽,《典論》以文章為經(jīng)國大業(yè)、不朽盛事,放到號稱“現(xiàn)代文明”下的當代,居然有人在上問“文學有什么用”,居然一大批人回答的核心是“讓自己爽”,如此倒退的認識水平,令人莫名驚詫。你們真的是受過良好教育的讀書人么?

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我們向哪里去?我們?yōu)楹螝g喜?我們?yōu)楹伪瘋?富貴而慊慊,貧賤而不平;得志慷慨,失路徘徊;恒別相親,乍失所愛。種種人生感悟,實際是對超越短暫人生的永恒追求,這才是真正的熱愛生命、懂得生活。“川閱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閱人而為世,人冉冉而行暮。人何世而弗新,世何人之能故?野沒春其必華,草無期而遺露。經(jīng)終古而常然,率品物其如素”,這幾句加上“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和寫了七大部的《追憶逝水年華》神理揆一。

這么多普魯斯特的粉,怎么忘記文學是使人生永恒的神器了呢?

最后補一句:什么時候不再問“文學有什么用”這樣的問題,你離有文化、有修養(yǎng)的異性就不遠了;什么時候自己有了良好的文學修養(yǎng),高尚的愛情就觸手可及了。

有人說我舉的例子都是古代文學。

點擊查看:高中語文基礎(chǔ)知識及復習資料

因為,“現(xiàn)當代文學”諸位大人物,除魯迅先生外,我均對之持保留態(tài)度!白骷摇焙臀膶W家、“作品”甚或“稿子”與文學作品之間,私以為還是不要模糊了界限方好。二十多年前全民愛文學,遍地出“作家”,這幾年方開始鼓吹“作家學者化”,說明了什么?說明某些人和他們的文字缺少一點文化,缺少對二千年古典文學的繼承和發(fā)揚。尤其是“當代文學”,尤其是那幾位“先鋒”、那幾位“陜軍”、那幾個目下或靠著糟改曹雪芹出名、或借著驚人描寫獲獎走穴、或憑著沒事指著“傷痕”訴苦抹淚的圣之時者,其文學修養(yǎng)、氣節(jié)操守頗異于我輩的欣賞趣味。心理健康與否都是問題,居然也叫“文學家”;賣的稿子居然也叫“文學作品”,偶一思之,真有不知今夕是何年的趕腳。文學,文學,前一個字是文,文者采色也,觀之足以悅目,誦之足以動心;后一個字是學,學者才學也,感物造端,材智深美;經(jīng)史子集,舍之焉濟?專靠繪聲繪色寫男女幃內(nèi)事出名成家,欣欣然自以為作家矣文學家矣,我是不敢自命懂得這些人和他們的大作的。故闕而不論。

以上內(nèi)容《文學到底有什么用?》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內(nèi)容,當然作者的表述未必準確,僅供大家參考,但我們可以同時進行自己的思考,想想文學在今天到底有什么用,相信大家能夠找到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837485.html

相關(guān)閱讀:淺談高中語文學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