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如何合理安排學習時間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l.時間安排問題

學習不良者應該反省下列幾個問題:(1)是否很少在學習前確定明確的目標,比如要在多少時間里完成多少內(nèi)容。(2)學習是否常常沒有固定的時間安排。(3)是否常拖延時間以至于作業(yè)都無法按時完成。(4)學習計劃是否是從來都只能在開頭的幾天有效。(5)一周學習時間是否不滿10小時。(6)是否把所有的時問都花在學習上了。

2.注意力問題

(1)注意力完全集中的狀態(tài)是否只能保持10至15分鐘。(2)學習時,身旁是否常有小說、雜志等使我分心的東西。(3)學習時是否常有想入非非的體驗。(4)是否常與人邊聊天邊學習。

3.學習興趣問題

(1)是否一見書本頭就發(fā)脹。(2)是否只喜歡文科,而不喜歡理科。(3)是否常需要強迫自己學習。(4)是否從未有意識地強化自己的學習行為。

4.學習方法問題

(1)是否經(jīng)常采用題海戰(zhàn)來提高解題能力。(2)是否經(jīng)常采用機械記憶法。(3)是否從未向?qū)W習好的同學討教過學習方法。(4)是否從不向老師請教問題。(5)是否很少主動鉆研課外輔助讀物。

一般而言,回答上述問題,肯定的答案(回答是)越多,學習的效率越低。每個有學習問題的學生都應從上述四類問題中列出自己主要毛病,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例如一個學生毛病是這樣的:在時間安排上,他總喜歡把任務拖到第二夫去做;在注意力問題上,他總喜歡在寢室里邊與人聊天邊讀書;在學習興趣上,他對專業(yè)課不感興趣,對旁系的某些課卻很感興趣;在學習方法上主要采用機械記憶法。這位學生的病一列出來,我們就能夠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了。

高中歷史教學的內(nèi)容包羅萬象,既囊括了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也涉及到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領(lǐng)域的發(fā)展變化,使得高中歷史的教學承載了龐雜又十分巨大的知識量。這就決定了學習歷史的過程中積累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不容忽視的環(huán)節(jié)。

學習高中歷史課程大致可分四個步驟:

第一步:史實。要求學生對基本史實和階段特征的掌握必須準確、全面,建構(gòu)清晰完整的歷史體系。

第二步:史通。聯(lián)系比較,觸類旁通,古今中外融會貫通,形成立體思維。

第三步:史論。運用所掌握的一些理論,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進行評價,對歷史現(xiàn)象進行探索質(zhì)疑,科學分析歷史的因果關(guān)系,使歷史學習上升到較高的理論層面。

第四步:史感。通過學習歷史,感受歷史、走進歷史、體驗歷史,形成全新的歷史時空觀和歷史新感受,增強時代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從而指導生活,引領(lǐng)人生。

學生是歷史學習的主體,推進素質(zhì)教育,深化歷史課堂教學改革,需要我們認識主體、尊重主體、發(fā)展主體,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學生在自身的“體驗”中學習歷史,在體驗中“學會學習歷史”,在“學會歷史”中體會價值和思考理念,就是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和人文素質(zhì)的提高過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850338.html

相關(guān)閱讀:利用課本自學高中歷史的6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