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伊米亞康-維爾霍揚斯克地區(qū)成為北半球寒極的原因?
。1) 緯度較高,單位面積得到的太陽輻射少
奧伊米亞康的大致位置是(63oN,143oE),根據(jù)它的緯度,冬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是3o34′。在面積相同時,正午太陽高度為3o34′的地區(qū)所得到的太陽輻射量只及正行太陽高度角為90o的地方的61‰,也只及其在夏至日的76‰(夏至日,它的正午太陽高度角是53o26′)。
(2) 日照時間短
冬至日,該緯度的晝長少于5.5小時,從12月至次年1月,正是奧伊米亞康日照時間最短的時段。
。3) 海拔較高
奧伊米亞康盆地海拔在2000米以上,高于同緯度的中西伯利亞高原,根據(jù)對流層的氣溫遞減率可知,海拔高應(yīng)是該地成為北半球“寒極”原因之一。
。4) 盆地地形更易形成寒冷中心
盆地地形,氣流不通暢,湍流交換弱,冬季,地面散熱快,又處于周圍山坡的環(huán)繞之中,冷氣流沿著山坡下沉至盆地底部,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
由上可知,這個“寒極”的形成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xùn)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