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呢?我認為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勞逸結合。學習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頭腦,所以適當的休息,娛樂不僅僅是有好處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項學習效率的基礎。那么上課時的聽課效率如何提高呢?以我的經歷來看,課前要有一定的預習,這是必要的,不過我的預習比較粗略,無非是走馬觀花地看一下課本,這樣課本上講的內容、重點大致在心里有個譜了,聽起課來就比較有針對性。預習時,我們不必搞得太細,如果過細一是浪費時間,二是上課時未免會有些松懈,有時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東西。
上課時認真聽課當然是必須的,但就象我以前一個老師講的,任何人也無法集中精力一節(jié)課,就是說,連續(xù)四十多分鐘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課期間也有一個時間分配的問題,老師講有些很熟悉的東西時,可以適當地放松一下。另外,記筆記有時也會妨礙課堂聽課效率,有時一節(jié)課就忙著抄筆記了,這樣做,有時會忽略一些很重要的東西,但這并不等于說可以不抄筆記,不抄筆記是不行的,人人都會遺忘,有了筆記,復習時才有基礎,有時老師講得很多,在黑板上記得也很多,但并不需要全記,書上有的東西當然不要記,要記一些書上沒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題與典型解法,這些才是真正有價值去記的東西。否則見啥記啥,勢必影響課上聽課的效率,得不償失。
作題的效率如何提高呢?最重要的是選好題,千萬不能見題就作,不分青紅皂白,那樣的話往往會事倍功半。題都是圍繞著知識點進行的,而且很多題是相當類似的,首先選擇想要得到強化的知識點,然后圍繞這個知識點來選擇題目,題并不需要多,類似的題只要一個就足夠,選好題后就可以認真地去做了。作題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作題之后的過程,對于做錯的題,應當認真思考錯誤的原因,是知識點掌握不清還是因為馬虎大意,分析過之后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這樣作題效率就會高得多。
高中歷史教學的內容包羅萬象,既囊括了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也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fā)展變化,使得高中歷史的教學承載了龐雜又十分巨大的知識量。這就決定了學習歷史的過程中積累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不容忽視的環(huán)節(jié)。
學習高中歷史課程大致可分四個步驟:
第一步:史實。要求學生對基本史實和階段特征的掌握必須準確、全面,建構清晰完整的歷史體系。
第二步:史通。聯(lián)系比較,觸類旁通,古今中外融會貫通,形成立體思維。
第三步:史論。運用所掌握的一些理論,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進行評價,對歷史現(xiàn)象進行探索質疑,科學分析歷史的因果關系,使歷史學習上升到較高的理論層面。
第四步:史感。通過學習歷史,感受歷史、走進歷史、體驗歷史,形成全新的歷史時空觀和歷史新感受,增強時代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從而指導生活,引領人生。
學生是歷史學習的主體,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歷史課堂教學改革,需要我們認識主體、尊重主體、發(fā)展主體,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學生在自身的“體驗”中學習歷史,在體驗中“學會學習歷史”,在“學會歷史”中體會價值和思考理念,就是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和人文素質的提高過程。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