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有光《杏花書屋記》閱讀練習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題。(19分,選擇題每題3分) 杏花書屋記歸有光杏花書屋,余友周孺允所構讀書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巖公為御史,謫沅、湘時,嘗夢居一室,室旁杏花爛漫,諸子讀書其間,聲瑯然出戶外。嘉靖初起官陟憲使乃從故居遷縣之東門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謂允曰他日當建一室名之為杏花書屋以志吾夢云公后遷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歸而沒于金陵。孺允兄弟數(shù)見侵侮,不免有風雨飄搖之患。如是數(shù),始獲安居。至嘉靖二十,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園中構屋五楹,貯書萬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間,周環(huán)藝以花果竹木。方春時,杏花粲發(fā),恍如公昔夢中矣。而回思洞庭木葉①、芳洲杜若②之間,可謂覺之所見者妄而夢之所為者實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昔唐人重進士科,士方登第時,則長安杏花盛開,故杏園之宴,以為盛事。今世試進士,亦當杏花時,而士之得第,多以夢見此花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榮名者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間關嶺海十余,所謂鐵石心腸,于富貴之念灰滅盡矣;乃復以科名望其子孫。蓋古昔君子,愛其國家,不獨盡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猶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無窮也。夫公之所以為心者如此。今去公之歿,曾幾何時,向之所與同進者,一時富貴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雖蠖屈于時,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諸孫皆秀發(fā),可以知《詩》《書》之澤也!对姟吩唬骸白越褚允,歲其有,君子有谷,貽孫子。于胥樂兮!”吾于周氏見之矣!注:①洞庭木葉:語出屈原《九歌·湘夫人》: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②芳洲杜若:語出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周環(huán)藝以花果竹木 藝:裝飾B.以志吾夢云 志:記C.揭之楣間 揭:張貼,懸掛D.猶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無窮也 冀:希望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 )A.孺允兄弟數(shù)見侵侮。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B.今去公之歿。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C.公以言事忤天子。 是時以大中臣撫吳者為魏之私人。D.因于園中構屋五楹。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18.下列對原文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此文是歸有光為友人的新建書屋作的記,緬懷其先人忠義之馀,祝愿周氏子孫興旺發(fā)達,克紹箕裘。B.杏花書屋是周孺允根據(jù)先父玉巖公的意愿而建造的讀書室,作者推測玉巖公以此表達其對子孫考取功名、為國效力的期望。C.作者用“洞庭木葉”“芳洲杜若”照應前文玉巖公謫居沅、湘時的人生往事,認為玉巖公的貶謫猶如屈原的流放。D.全文圍繞書屋的建造和命名表現(xiàn)玉巖公其人的人格,使本來普通的書屋具有了不平凡的意義。19.用“/”給文章開頭劃波浪線的句子斷句。(3分)嘉 靖 初 起官 陟 憲 使 乃 從 故 居 遷 縣 之 東 門 今 所 居 宅 是 也 公 指 其 后 隙 地 謂 允 曰 他日 當 建 一 室 名 之 為 杏 花 書屋以 志 吾 夢 云20.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1)方春時,杏花粲發(fā),恍如公昔夢中矣。(3分)(2)孺允兄弟雖蠖屈于時,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諸孫皆秀發(fā),可以知《詩》《書》之澤也。(4分)
答案:16.A(藝:種植)17.B(均為取消句子獨立性)18.C(無中生有,過度拔高)19.嘉 靖 初 / 起 官 陟 憲 使/ 乃 從 故 居 遷 縣 之 東 門/ 今 所 居 宅 是 也 /公 指 其 后 隙地 謂 允 曰/ 他 日 當 建 一 室 /名 之 為 杏 花 書 屋/ 以 志 吾 夢 云20.(1)當春天到來的時候,杏花開得鮮艷燦爛,恍惚間就像玉巖公往在夢中見到的情景一樣。(關鍵詞“方”“粲發(fā)”,句子通順1分)(2)孺允兄弟雖然不得志,但人們希望他們大有作為。玉巖公的孫輩們都才華出眾,能夠懂得《詩》《書》的恩澤。(關鍵詞“蠖屈”“大用”“秀發(fā)”,句子通順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381222.html

相關閱讀:《宋書?傅弘之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后漢書?孫程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黎庶昌《訪徐福墓記》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清史稿?楊雍建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辛愿《亂后》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