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從軍行》的作者是王維,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25卷第7首。這是一首邊塞詩。描述了青年士子跨馬離家至凱旋的過程,表現(xiàn)了作者對游俠的贊賞。王詩對邊塞戰(zhàn)爭向往的同時,產(chǎn)生了對游俠的興趣。游俠以各種各樣的形象出現(xiàn),有時是橫行的惡少,有時是勇敢、正義的犯法者,有時是戰(zhàn)爭英雄。
【原文】
《從軍行》
作者:唐·王維
吹角動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馬嘶亂,爭渡黃河水。
日暮沙漠陲,戰(zhàn)聲煙塵里。
盡系名王頸,歸來報天子。
【注釋】
①從軍行:樂府古題之一,屬相和歌辭平調(diào)曲。
②行人:指出征之人。
③悲:全詩校:“一作應(yīng)。”
④金河:水名,在唐肅州(今甘肅酒泉)附近,參見高居誨《于闐記》。金:全詩校:“一作黃。”
⑤戰(zhàn)聲:全詩校:“一作力戰(zhàn)。”
⑥名王:指匈奴中著名的王。系頸:謂縛其頸。
⑦獻(xiàn):全詩校:“一作報。”
【賞析】
春秋戰(zhàn)國以降,唐宋人才尤盛。唐代國力昌盛,士子多出名門望族,胸懷天下志向,之于家國蒼生理解,自有其高人一等的貴族氣度。詩以言志,所以唐代士子多以詩歌見長。宋于五代黑暗后立國,內(nèi)國力積貧,外有契丹威脅,內(nèi)憂外患之際,宋太祖毅然杯酒釋兵權(quán),以儒生道德為重。宋之士子大多恪盡窮理,嚴(yán)肅治學(xué),所以有宋一代,理學(xué)家甚眾。
唐詩宋理,皆中華瑰寶,以意氣評,歷代詩人難出唐人之右,唐詩之氣度,唯摩詰泰然。摩詰潑墨恬淡從容,內(nèi)蘊(yùn)琴畫,通讀一番自見其張力,見其世家、右丞氣度,F(xiàn)今流傳之作,大抵晚年田園山水筆墨,觸目皆是“舍藏”自然。王維早期樂府多激昂豪邁,不失乖張。此詩即是。
李氏父子馬上奪江山,盛唐用兵頻繁,世家子弟喜從軍邊境,載王頸而歸,立功名于青史。文字意氣,多見邊塞軍旅。樂府多歌詠之,文字冗長。這首《從軍行》短短四十字,就將青年士子跨馬離家至凱旋的過程描述,此等文思觸角,非尋常人可為之。“吹角、喧喧、笳悲、爭渡、日暮、戰(zhàn)身、盡系、歸來”之鋪墊,通貫緊密。“行人、人起、嘶亂、河水、漠陲、塵里、王頸、天子”之后綴,情理簡明。“言有盡,意無窮”,詩中意味,盡在摩詰筆觸中。
雖然邊塞詩通常與盛唐聯(lián)系在一起,但事實上它是最因循守舊的題材之一。盛唐詩人經(jīng)常繼續(xù)七世紀(jì)的景物斷片并置,但他們能夠?qū)⒉⒅玫木拔飻嗥突臎鰧φ丈鷦拥貞騽』@是他們在這一模式上獲得極大成功的原因。從那些關(guān)鍵性的斷片中,讀者可以想像出完整的場景,然后將這些場景連接成一首近乎敘事的詩。王維這首詩運(yùn)用了與盧照鄰的《紫騮馬》詩相同的技巧,不過王維用起來帶有盛唐的復(fù)雜特性。
王維將戰(zhàn)爭的殘暴與寧靜的邊塞景象并置,從整體效果看,王詩比盧詩遠(yuǎn)為自信。與對邊塞戰(zhàn)爭向往的同時,產(chǎn)生了對游俠的興趣。游俠以各種各樣的形象出現(xiàn),有時是橫行的惡少,有時是勇敢、正義的犯法者,有時是戰(zhàn)爭英雄。
【作者介紹】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mó jié) ,人稱詩佛 ,名字合之為維摩詰,維摩詰乃是佛教中一個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薩,意譯以潔凈、沒有染污而著稱的人。可見王維的名字中已與佛教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他的詩句被蘇軾稱為“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他確實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獨到的造詣。無論是名山大川的壯麗宏偉,或者是邊疆關(guān)塞的壯闊荒寒,小橋流水的恬靜,都能準(zhǔn)確、精煉地塑造出完美無比的鮮活形象,著墨無多,意境高遠(yuǎn),詩情與畫意完全融合成為一個整體。 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guān)注“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網(wǎng)”的王維的詩全集欄目。(http://)
山水田園詩派是盛唐時期的兩大詩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維、常健、祖詠、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是王維和孟浩然,也稱為“王孟”。
【繁體對照】
《??行》
作者:唐·王?
吹角?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嘶?,?渡?河水。
日暮沙漠陲,?????。
?系名王?,???天子。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