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水龍吟·短衣匹馬清秋》是金代詞人王渥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這首詞描寫了打獵場面的壯觀和氣勢,盛贊金朝軍事力量的強大,也抒發(fā)了自己的豪情壯志,開端兩句寫李廣,下片寫歸途,打獵歸來。
【原文】
水龍吟
從商帥①國器獵,同裕之②賦。
短衣匹馬清秋,慣曾射虎南山下。西風白水,石鯨鱗甲③,山川圖畫。千古神州,一時勝業(yè),賓僚儒雅?扉L堤萬弩④,平岡千騎⑤,波濤卷,魚龍夜⑥。落日孤城鼓角,笑歸來,長圍初罷。風云慘淡,貔貅⑦得意,旌旗閑暇。萬里天河,更須一洗,中原兵馬⑧??橐⑨嗚咽,咸陽道左,拜西還駕。
【注釋】
①商帥:即完顏鼎,曾鎮(zhèn)商州,故稱“商帥”。
②裕之:元好問的字。他有同調(diào)詞詠此次田獵盛況。
③石鯨鱗甲:語出杜甫《秋興八首》之七“石鯨鱗甲動秋風。”《西京雜記》載,漢武帝在長安近郊鑿昆明池,以習水戰(zhàn)。”池刻玉石為鯨,每至雷雨,鯨常鳴吼,尾皆動。”
④長堤萬弩:用吳越王錢射潮事。
⑤平岡千騎:語出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⑥魚龍夜:本杜甫詩“水落魚龍夜”,古人認為魚龍以秋為夜,故“魚龍夜”指深秋季節(jié)。
⑦貔貅:傳說中的猛獸,喻驍勇的軍隊。
⑧“萬里天河”三句:劉向《說苑》:“武王伐紂,風霽,而乘以大雨。散宜生諫曰:‘此非妖歟?’王曰:‘非也,天洗兵也。’”杜甫《洗兵馬》詩:“安得壯士挽天河,凈洗甲兵長不用。”
⑨?橐:古代馬上盛弓矢的器具。
【賞析】
王渥少游太學,以詞賦著名。金興定二年進士。時師愛其才,故居軍中十年。正大七年出使宋朝,應對敏捷,有中州豪士之稱。
詞題下原注有:“從商帥國器獵,同裕之賦”由此可知,這是一首描寫射獵的詞,商帥國器,據(jù)《金史·完顏斜烈傳》載:“名鼎,字國器,年二十以善戰(zhàn)知名,自壽泗元帥轉(zhuǎn)安平都尉、鎮(zhèn)商州。”裕之,即無好問。他亦參與同獵,有《水龍吟·從商師國器獵于南陽國仲澤鼎玉賦比》一詞。
一個“慣”字,寫出商帥的勇武。下面的六個四字句,寫出圍獵場面的恢宏。“西風白水”兩句寫環(huán)境!度o黃圖》:“昆明池中有豫章臺及石鯨,刻石為鯨魚,長三丈,每至雷雨,常鳴吼,尾皆動。”杜甫《秋興》詩也有“石鯨鱗甲動秋風”句。“千古”兩句寫氣氛。“千古”“一時”對舉,力贊此時勝舉的規(guī)模。
“賓僚儒稚”寫人物上面著意鋪陳獵隊聲勢浩大。接著則具體描繪圍獵情形。勢如怒潮,如萬馬千軍,如驚濤駭浪。“長堤萬弩”指吳越王餞射潮事,“平岡千騎”化用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千騎卷平岡”句。這兩句都寫壯闊的氣象。
下片寫歸途,打獵歸來,正是黃昏,鼓角聲聲,回蕩在蒼茫的大地上。“貔貅”指威武的隊伍,圍獵隊伍的沖天豪氣,和“旌旗閑暇”所表現(xiàn)出的輕松舒適,在古樸蒼勁的背景上,交織成一幅壯麗的景觀。
正是這種滿載而歸的得意和自信,使詞人發(fā)出了“萬里天河,更須一洗,中原兵馬”的豪言壯語。這里借武王之典抒發(fā)自己的遠大理想。(劉向《說苑》:“武王伐紂,風霽而乘以大雨,散宜生諫曰,此非妖歟?王曰:非也,天洗兵也。”)末三句贊頌商帥?橐(jiānlāo),指古代馬上盛弓矢器。咸陽,秦朝都城所在地,此代指金都。
縱觀全詞,以豪邁奔放的激情一氣貫通,有一種雄闊壯美之感,表現(xiàn)了一個春風得意的詞人欲大展宏圖的豪情壯志、給人以激情蕩漾的美的享受。
【作者介紹】
王渥(1186-1232)字仲澤,太原(今屬山西)人。金興定二年進士。調(diào)管州司侯,不赴。連辟壽州、商州、武勝三帥府經(jīng)歷官,在軍中凡十年。正大七年,使南宋議和。宋人重之,有“中州豪士”之稱。還入為尚書省掾,充樞密院經(jīng)歷官,權右司郎中。天興元年汴京被圍,隨內(nèi)族思烈引兵入援,自汝州過密縣,遇蒙古軍,歿于陣。《金史》卷一一附見《內(nèi)族思烈傳》,《金史》卷一二三附見《完顏陳和尚傳》。《中州集》卷六載。元好問謂其“博通經(jīng)史,有文采,善談論,工書法,妙于琴事”(《中州集》卷六)。詞存《水龍吟》一首,見《中州樂府》。更多古詩詞賞析內(nèi)容請關注“小學生學習網(wǎng)”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