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客有卜居不遂薄游隴因題》許渾唐詩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全唐詩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作品介紹】

  這是唐代的許渾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如果不看詩題,這首許渾的絕句會被讀者看作一首寫景詩。它寫的是在落花時節(jié)、日斜時光,遙望王侯第宅,所見到的樓臺層疊、重門深閉之景。但聯(lián)系詩題看,它則是一首因事而題的托諷詩。它采用借物取喻,托景見意的手法,收到了言微旨遠、節(jié)短音長的藝術(shù)效果。

【原文】

客有卜居不遂薄游隴因題

海燕西飛白日斜,天門遙望五侯家。

樓臺深鎖無人到,落盡東風(fēng)第一花。

【賞析】

  逐句賞析

  詩的第一句“海燕西飛白日斜”,表面寫日斜燕飛之景,實際寫在長安“卜居不遂”之客。周邦彥《滿庭芳》詞“年年,如社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幾句,也是以燕喻人。但周邦彥詞中的“燕”還有修椽可寄,而許渾詩所寫的“燕”則因無椽可寄而孤飛遠去。據(jù)《幽閑鼓吹》記述,白居易應(yīng)舉時曾謁見顧況,顧況看了白居易的名字,開玩笑說,長安米貴,居住下來可不容易。這一傳說未必可信,卻可以說明,在唐代想卜居長安是很難的。詩中的客人既然“卜居不遂”,只得“薄游隴”,而水和隴州在長安西方,所以詩句以“海燕西飛”影射此行。

  與這第一句詩形成對照的是第三句“樓臺深鎖無人到”。兩句詩合起來,呈現(xiàn)出一種極不公平、極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象,這就是:一方面,來到長安的貧士尋不到一片棲身之地;另方面,重樓閑閉,無人居住。根據(jù)一些記載,當(dāng)時的長安城內(nèi),高樓深院的甲第比比皆是,長期廢置的大宅也有很多。白居易的《秦中吟》組詩曾對此加以揭露和抨擊。如《傷宅》詩說:“誰家起甲第,朱門大道邊。豐屋中櫛比,高墻外回環(huán)。累累六七堂,檐宇相連延。一堂費百萬,郁郁起青煙。”又《兇宅》詩說:“長安多大宅,列在街西東。往往朱門內(nèi),房廊相對空。……風(fēng)雨壞檐隙,蛇鼠穿墻墉。”這些詩句都是徑直陳述其事,直接指出其過失。但許渾的這首絕句,因為總共只有四句,二十八個字,不可能這樣鋪敘,就化繁為簡,化實為虛。在這句中只從樓臺的寂寥景象顯示白居易詩中所描述的事實。它雖然不及白居易詩那樣鮮明強烈,卻有含蓄之妙、空靈之美。

  緊接第三句的末句“落盡東風(fēng)第一花”,是第三句的補充和延伸。它把第三句所寫的那樣一個樓臺深鎖、空無一人的景象烘托得倍加寂寥,起了深化詩境、加強詩意的作用。這句表現(xiàn)的花開花謝、空負(fù)東風(fēng)的意境,有點像湯顯祖《牡丹亭》中所說的“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曲詞隱含無限的惆悵和幽怨,這句詩同樣是悵怨之情,浮現(xiàn)紙面。這里,不僅樓臺任其廢置,無人居住,而且名花也空自飄落,無人觀賞,就更令人惋惜不盡了。

  整體賞析

  一首托諷詩,雖是意在彼而言在此,把本事、本意寓藏在對景物的描摹中,但詩人總要在字里行間向讀者傳情示意,或明或暗地點出他的真正意圖。這首詩,除了通過詩題表明寫作動機外,詩中透露消息的主要是第二句“天門遙望五侯家”。句中的“遙望”二字顯露了西去之客在臨行前的依戀、悵惘、憤懣之情;“天門”二字則點出遙望之地在京城,望到的就是禁門外的景色。而句中的“五侯家”,在全詩中是承上啟下的關(guān)鍵。承上,是說上句暗指的西去隴州的客人此時視線所投向的是五侯之家,他的悵憤不平之氣所投向的也是五侯之家;啟下,是說在下兩句中出現(xiàn)的空鎖的樓臺是屬于五侯的,落盡的名花也是屬于五侯的。五侯,引用的是東漢時期漢桓帝在同一天封宦官五人為侯的史實,這里作宦官的代稱。聯(lián)系唐代歷史,自從安史之亂后,宦官的權(quán)勢越來越大,后來,連軍隊的指揮、皇帝的廢立等大權(quán)也落到他們的手里。韓?的《寒食》說:“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這也是一首托諷詩。兩詩都以“五侯家”三字點明詩人所要諷刺的對象,其所揭露的都是成為唐代政治上一大禍患的宦官專權(quán)問題。

  在許渾這首詩中,所寫的時間是“白日斜”,季節(jié)又是“花落盡”。全詩的色調(diào)是暗淡的,情調(diào)是低沉的,這是“卜居不遂、薄游隴”之客的黯然心情的反映,也可以看作是唐王室衰敗沒落的寫照。

【作者介紹】

  許渾(?—858)唐代詩人。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陸,寓居潤州丹陽(今屬江蘇),遂為丹陽人。武后朝宰相許圉師六世孫。公元832年(文宗大和六年)進士及第,先后任當(dāng)涂、太平令,因病免。大中中入為監(jiān)察御史,因病乞歸,后復(fù)出仕,任潤州司馬。歷虞部員外郎,轉(zhuǎn)睦、郢二州刺史。晚年歸丹陽丁卯橋村舍閑居,自編詩集,曰《丁卯集》。其詩皆近體,五七律尤多,句法圓熟工穩(wěn),聲調(diào)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謂“丁卯體”。詩多寫“水”,故有“許渾千首濕”之諷。更多古詩詞賞析內(nèi)容請關(guān)注“小學(xué)生學(xué)習(xí)網(wǎn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quantangshi/979716.html

相關(guān)閱讀:《自沙縣抵龍溪縣》韓?唐詩鑒賞
全唐詩 卷054 崔涕
卷四百四十?白居易的詩
羅鄴的詩
許彬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