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
-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記憶資訊
|
提高記憶力
|
增強記憶力
|
右腦記憶方法
|
右腦開發(fā)訓(xùn)練
|
手機版
記憶力訓(xùn)練
記憶法
記憶術(shù)
記憶宮殿
右腦開發(fā)
速讀訓(xùn)練
思維導(dǎo)圖
學(xué)習(xí)方法
高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大學(xué)
注意力訓(xùn)練
超右腦
左右腦
最強大腦
全腦速讀
快速閱讀
思維模式
學(xué)習(xí)計劃
初中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專業(yè)
吸引力法則
潛意識
催眠術(shù)
潛能開發(fā)
速讀教程
勵志名言
經(jīng)典語錄
電子課本
早教
幼教
小學(xué)
作文
詞語
句子
詩詞大全
唐詩三百首
全唐詩
古詩三百首
古詩大全
宋詞精選
全宋詞
元曲精選
經(jīng)典詩句
詩歌鑒賞
詩詞名句
辭賦精選
詩人大全
詩詞閱讀
古詩文閱讀
高中詩詞
初中詩歌
文言文閱讀
高中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
小學(xué)文言文
高中現(xiàn)代詩
現(xiàn)代詩
勵志詩歌
精品推薦:
記憶力培訓(xùn)
|
快速閱讀培訓(xùn)
|
速讀訓(xùn)練軟件
|
超右腦訓(xùn)練卡片
|
數(shù)字編碼卡
逍遙右腦
>
詩詞大全
>
經(jīng)典詩句
>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秦觀《踏莎行》翻譯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經(jīng)典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譯文] 郴江水啊本是繞著郴山而流,為什么它要離開郴山流往瀟湘去呢?
[出自] 秦觀 《踏莎行》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煽肮吗^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注釋:
津渡:渡口。
可堪:那堪。
驛寄梅花:陸凱在《贈范曄詩》中有“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
魚傳尺素:《
古詩
》中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幸自:本自,本來是。
為誰:為什么。
【譯文】
層層濃霧遮住了樓臺,朦朧月色認不清渡口,天涯望斷也難尋桃源在何處?誰能忍受寂寞客舍的料峭春寒,杜鵑聲聲一天又到黃昏晚暮。
驛站轉(zhuǎn)寄來的梅花,還有遠方捎來的家書,在我心中堆砌成無窮愁苦。郴江本就圍繞著郴山,如今是為誰流下瀟湘去。
譯文2:
夜霧茫茫遮掩了樓臺,月色朦朧迷失了渡口,理想的桃源仙境啊,望斷了天涯也無處可尋。怎能忍受,在春寒料峭中獨自幽閉在孤寂的旅舍,聽杜鵑鳥在日暮斜陽里一聲聲悲鳴著“不如歸去”。
遠方的朋友寄來慰問的禮物,牽掛我的親人捎來安慰的書信,這樣的關(guān)懷更引起我無限的愁苦,新愁舊恨重重堆積,難以計數(shù)。郴江水啊本是繞著郴山而流,為什么它要離開郴山流往瀟湘去呢?
譯文3:
樓臺在茫茫大霧中消失,渡口在朦朦月色中隱沒。北望桃源樂土,也失去了蹤影。我正被幽閉在郴州的一所旅舍內(nèi),漠漠春寒,惹人愁悶。斜陽下,杜鵑聲聲,凄歷辛酸,令人倍增
傷感
。
譯文4:
暮靄沉沉,樓臺消失在濃霧之中,月色朦朧,渡口消失不見,我拼命尋找也看不見理想的桃花源。我哪堪在孤獨的房屋中躲避春天的寒冷,杜鵑“不如歸去|的叫聲在夕陽下響起。受到了遠方的問候,接到了朋友的問候,但越是受到來自朋友的慰籍,越是增添重重愁緒。郴江本來應(yīng)該圍繞著郴山流的,為什么要流到瀟湘去呢?
【評點】
本篇為詞人被貶謫郴州途中抒寫羈旅愁情之作。詞人在政治上屢遭挫折與打擊,導(dǎo)致
生活
一再變動和顛簸,這徹底毀滅了一個有遠大理想抱負的詞人。希望破滅后的他,感到前途渺茫,心情隨之跌入低谷,從此不再對未來充滿信心。這首詞形象地刻畫了詞人被貶郴州時的孤獨處境和屢遭貶謫而產(chǎn)生的不滿之情。結(jié)合詞人的遭遇和詞中所反映的情緒,此詞比一般的羈旅相思之作表達了更為深厚的感情,是蜚聲詞壇的千古絕唱。
詞的上片描繪寒夜獨居孤館的凄迷蕭瑟冷落孤寂的情景,景中見情。劈面推開一幅凄楚迷茫、黯然銷魂的畫面:樓臺在漫天迷霧中消隱,渡口在朦朧月色中迷茫難辨。“霧失樓臺,月迷津渡”對句工整,互文見義,情景交融。下片抒寫遠貶異鄉(xiāng)的愁恨,表現(xiàn)了失意人內(nèi)心的凄苦和哀怨,流露出詞人對現(xiàn)實政治的強烈不滿。“郴江”乃本詞點睛之筆。詞人用托興的手法,把感情寄托在郴江和湘江上,發(fā)出了對自己不公平命運的痛切呼號,見者潸然。
本篇以景開始,即景生情,寓情于景,語言清新簡練,風格婉轉(zhuǎn)含蓄,凄楚感人。此外,本篇結(jié)構(gòu)勻稱,構(gòu)思巧妙,別出心裁,同樣讓人贊嘆。這首詞上下片的字、句、平仄、韻律完全一致,下片實際上是上片的重唱,雖然看似重復(fù),卻別有一番滋味。只有細細品味,我們才能體會出這首詞構(gòu)思藝術(shù)的獨具匠心。
背景
此詞為作者紹圣四年(1097)作者因坐黨籍連遭貶謫于郴州旅店所寫。表達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對現(xiàn)實政治的不滿。
紹圣四年,作者因新舊黨爭先貶杭州通判,再貶監(jiān)州酒稅,后又被羅織罪名貶謫郴州,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祿;又貶橫州,此詞作于離郴前,寫客次旅舍的感慨。
元?六年七月,蘇軾受到賈易的彈劾。秦觀從蘇軾處得知自己亦附帶被劾,便立刻去找有關(guān)臺諫官員疏通。秦觀的失態(tài)使得蘇軾兄弟的政治操行遭到政敵的攻訐,而蘇軾與秦觀的關(guān)系也因此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有人認為,這首《踏莎行》的下闋,很可能是秦觀在流放歲月中,通過同為蘇門友人的黃庭堅,向蘇軾所作的曲折表白。
賞析:
這是一首寄托個人身世之感的抒情詞。宋哲宗紹圣初年,秦觀因受“元佑黨人”的牽連,先貶為杭州通判,繼之,又因“影附蘇軾,增損《實錄》”再貶監(jiān)處州酒稅,最后又被遷徙郴州。政治上連續(xù)的挫折與打擊,生活上一再的變動和顛簸,這就使一個曾經(jīng)懷有遠大理想的詞人感到理想破滅,前途渺茫,心情因之也極度低沉。這首詞形象地刻畫了作者被貶郴州時的孤獨處境和屢遭貶滴而產(chǎn)生的不滿之情。就作者的遭遇和詞中所反映的情緒看,似不能簡單地把這首詞歸結(jié)為一般的羈旅相思之作。
上片寫孤獨的處境。開篇三句便勾勒出一個夜霧凄迷、月色昏黃的畫面。霧氣的濃重是從遮蔽樓臺這一點上烘托出來的。“霧失樓臺”的“失”字用得生動,因為整個空間布滿了濃霧,所以在作者眼中,樓臺已消失得無影無蹤。“月迷津渡”與首句兩兩相對,十分工整;同時,它又是首句的補充。霧,遮住了樓臺,當然也遮住了行船的渡口。“ 迷”,指月亮迷失了方向。每天,當明月東升之后,它總是照射在樓臺之頂,輝映于渡口之上,然而,此刻,由于大霧茫茫,不僅吞失了樓臺,連往日那熟悉的“津渡”也不知去向。一個“迷”字的出現(xiàn),仿佛連月亮也有了人的情感。當然,作者矚目之所在,并非眼前的“樓臺”與“津渡”,而在于那長期索系于作者心頭的“桃源”。所以第三句便明確點出:“桃源望斷無尋處”。
詞中的“桃源”,曾有不同的解釋。有解作劉晨、阮肇天臺山逢仙女的桃源者,此解似太牽強。這里仍以解為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源為妥。一是,桃花源在湖南武陵(今桃源縣),作者貶往郴州,雖與桃花源相隔甚遠,但作者來到湖南,自然要聯(lián)想到《桃花源記》中的桃源。二是,桃源在古
詩詞
中,不僅是避亂隱居的處所,而且也是大多數(shù)有理想、有抱負的知識分子理想寄托之所在。所以,這第三句寫的既是現(xiàn)實中的桃源縣,又是寫作者的理想。
然而,即使作者望穿雙眼,“桃源”仍無處可尋。以上三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屢遭貶滴之后的極度灰心失望的情緒。有了這樣的一種情緒,作者的凄苦心情已經(jīng)可想而知了。然而,更有甚者。作者此時獨處“孤館”,并且遭受著“春寒”的襲擊,耳之所聽者,“鵑聲”,目之所見者,“斜陽” 。本來“霧失樓臺”,“桃源望斷”就已使作者生愁,凄苦難耐,又怎忍受得了“孤館”、“春寒”、“鵑聲”、“斜陽”的交叉襲擊呢!作者于此,禁不住驚呼:“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了。
“可堪”二字是感情的直接抒發(fā)。“閉”字準確生動、含有多層意思。一是襯托荒涼而又寂寞的環(huán)境,說明作者于此幾乎斷絕與人的來往,故“門雖設(shè)而長關(guān)”;二是逃避襲人的“春寒”,閉戶不出;三是妄圖借此阻止進入耳鼓的杜鵑的哀啼;四是妄圖阻擋映入眼簾的落山的夕陽。“鵑聲”、“斜陽”在古詩詞中都是引起鄉(xiāng)愁的客觀事物。崔顥《黃鶴樓》:“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由于杜鵑的啼聲,似在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所以張炎《高陽臺》中有“莫開簾,怕見飛花,怕聽啼鵑”這樣的詞句。正因為如此,作者才產(chǎn)生了把耳聞目見一概拒之于門外的情感。這是由“不堪”忍受而產(chǎn)生的怨恨。
下片寫被貶謫的不滿心情。“驛奇梅花”三句承“閉”字加以展開。“閉”在“孤館”之中的情況又如何呢?一般說來,有了“梅花”和“尺素”這樣的禮物和音信,似可略慰遠謫他鄉(xiāng)的客子之心了,然而事與愿違,這一切反而加重了孤寂怨恨之情。“砌成此根無重數(shù)”便是發(fā)自作者內(nèi)心的最強音。“砌”字新穎、生動而有力。有此一“砌”字,于是那一封封書信、一束束梅花,便仿佛變成一塊塊磚頭,層層壘起,甚至發(fā)展到“無重數(shù)”這一極限。作者心情的沉重是可想而知了。
那么,這“恨”字的內(nèi)容是什么呢?作者沒有直說。這正是秦觀詞婉轉(zhuǎn)含蓄之所在。不過,從這首詞的正面描寫與側(cè)面烘托,從上、下片用意深微的收結(jié)來看,仍可體味出作者的甘苦用心。“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便是即景生情,寓情于景的警句。表面看,這兩句似在寫遠望思鄉(xiāng)之情,不過表現(xiàn)出一種羈旅相思之情而已。
實際上,“郴江”離開了“郴山”,并非簡單地比喻人的分別,聯(lián)系秦觀政治上的不幸遭遇,這兩句是有深刻的含義的。這就是,按作者的志愿,本該在朝廷里為國家做一番有益的事業(yè),猶如“郴江”緊緊圍繞“郴山”旋轉(zhuǎn)一般。然而,如今卻不知為什么被貶到這荒遠地區(qū),就象眼前的“郴江”一樣,離開了它日夜索繞的“郴山”,竟然匆促地向瀟湘涌流而去。
據(jù)宋惠洪《冷齋夜話》載:“坡翁絕愛此詞尾兩句,自書于扇云:‘少游已矣!雖萬人何贖?’”蘇武不僅賞識秦觀的才能,而且也十分了解秦觀的為人并同情他的不幸遭遇。秦觀之所以被貶,也正是受到蘇軾的牽連。所以“為誰流下瀟湘去”的喟嘆、不僅發(fā)自秦觀的內(nèi)心,實際也說出了蘇軾(包括與蘇軾有相同命運的知識分子)的深切感受,引起他強烈的共鳴。這才是蘇軾極端欣賞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本篇即景生情,寓情于景,語言情新洗煉,風格婉轉(zhuǎn)含蓄,在藝術(shù)上達到很高的境地,因此為后人所稱道。但除此之外,結(jié)構(gòu)的勻稱與構(gòu)思的精到也似乎值得一提。這首詞上下片的字、句、平仄、韻律完全相等,下片實際上是上片的重唱。由于上下兩片完全對稱,除平仄與韻腳以外,我們不妨把這首詞當作一幅對聯(lián)看。由此,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這首詞在構(gòu)思上的藝術(shù)匠心。
(上片即上聯(lián))在構(gòu)思上是收束式的,作者把自己作為一個獨立存在的小單位,處于濃霧的重重包圍之中,在“孤館”里獨處、孤寂無依。下片(下聯(lián))是開放式的,作者通過虛(如“此恨”、“瀟湘”等)實(“梅花”、“尺素”、“郴江”、“郴山”等)兩方面有關(guān)細節(jié)的描繪,展開了作者想象的翅翼,把“閉”在“孤館”中的自我與大世界聯(lián)結(jié)了起來,抒寫出超越時空拘限的內(nèi)在情感。上片與下片形成強烈對比。這首詞之所以耐人咀嚼,其原因也正在這里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1090753.html
相關(guān)閱讀:
描寫秋季景色的詩句
表達人間真情的詩句
夫婚姻,禍福之階也
器大者聲必閎,志高者意必遠
描寫送別場面的傷感離別詩句
上一篇:
“興情逢酒在,筋力上樓知!比婅b賞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guān)主題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意思,翻譯及賞析
“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shù)枝花”的意思及全詩翻譯賞析
感嘆人生的古詩詞名句
“樓外垂楊千萬縷。欲系青春,少住春還去”的意思及全詞翻譯賞析
贊美勞動人民的詩句
“書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風流。”的意思及全詞翻譯賞析
描寫環(huán)境優(yōu)美的詩句
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洛陽城里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全詩賞析
“文字元無底,功夫轉(zhuǎn)到難!钡囊馑技叭婅b賞
推薦閱讀
南鄉(xiāng)子?集調(diào)名原文_翻譯和賞析_龔翔麟
南鄉(xiāng)子?集調(diào)名 朝代:清代 作者:龔翔麟 原文: 撥棹驀山溪。月上瓜州楊柳枝。金盞玉人歌解……
南浦?旅懷原文_翻譯和賞析_孔夷
南浦?旅懷 朝代:宋代 作者:孔夷 原文: 風悲畫角,聽單于、三弄落譙門。投宿??征騎,飛雪……
聯(lián)誼港澳臺同胞的句子_經(jīng)典語句
聯(lián)誼港澳臺同胞的 句子 寶島雖然美麗,但我覺得它好像一葉孤舟,托著孤獨的您在大海上隨風……
滿江紅?劉朔齋賦菊和韻 吳文英
滿江紅?劉朔齋賦菊和韻 朝代:宋代 作者:吳文英 原文: 露?初英,早遺恨、參差九日。還卻……
抒發(fā)憂愁傷感詩句
[導(dǎo)語]1、莫道身閑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2、離恨恰似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3、夕陽西下,……
相關(guān)閱讀
玉漏遲?詠杯原文_翻譯和賞析_元好問
人情懷舊鄉(xiāng),客鳥思故林
勵志詩詞大全
古代愛國詩詞
點絳唇?金谷年年原文_翻譯和賞析_林逋
“水邊燈火漸人行,天外一鉤殘月帶三星。
“百川赴海返潮易,一葉報秋歸樹難”的意
“傾國可能勝效國,無勞冥寞更思回!钡
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的意思
奉獻精神的詩句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