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
-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記憶資訊
|
提高記憶力
|
增強記憶力
|
右腦記憶方法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手機版
記憶力訓練
記憶法
記憶術
記憶宮殿
右腦開發(fā)
速讀訓練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高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大學
注意力訓練
超右腦
左右腦
最強大腦
全腦速讀
快速閱讀
思維模式
學習計劃
初中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專業(yè)
吸引力法則
潛意識
催眠術
潛能開發(fā)
速讀教程
勵志名言
經(jīng)典語錄
電子課本
早教
幼教
小學
作文
詞語
句子
詩詞大全
唐詩三百首
全唐詩
古詩三百首
古詩大全
宋詞精選
全宋詞
元曲精選
經(jīng)典詩句
詩歌鑒賞
詩詞名句
辭賦精選
詩人大全
詩詞閱讀
古詩文閱讀
高中詩詞
初中詩歌
文言文閱讀
高中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
小學文言文
高中現(xiàn)代詩
現(xiàn)代詩
勵志詩歌
精品推薦:
記憶力培訓
|
快速閱讀培訓
|
速讀訓練軟件
|
超右腦訓練卡片
|
數(shù)字編碼卡
逍遙右腦
>
詩詞大全
>
經(jīng)典詩句
>
“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的意思及全詩翻譯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經(jīng)典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的意思:好像誰家的白發(fā)老母黑夜里獨坐燈前,為游子不歸而對影憂愁,又好像誰家的少婦獨自守立空樓,為丈夫遠出而望月長嘆。
出自唐代
詩人
柳中庸的《聽箏》
聽箏
柳中庸
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
似逐春風知柳態(tài),如隨啼鳥識花情。
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
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
翻譯:
那忽急忽徐、時高時低的古箏聲,就從這“抽弦促柱”變化巧妙的指尖端飛出來,傳入耳中.
秦箏聲聲,是人聯(lián)想到秦人的悲怨之聲。箏聲像柳條拂著春風絮絮話別,又像杜鵑鳥繞著落花,娟娟啼血。那低沉、幽咽的箏聲,好像誰家的白發(fā)老母黑夜里獨坐燈前,為游子不歸而對影憂愁,又好像誰家的少婦獨自守立空樓,為丈夫遠出而望月長嘆。箏聲本來就苦,更何況又摻入了我的重重離別之恨,南北遠離,相隔千里,兩地相思。
作者簡介:
柳中庸,唐代詩人。生卒年不詳。名淡,以字行,河東(今山西永濟西)人,為柳宗元族人。曾授洪州戶曹,不就。蕭穎士以女妻之。與弟中行并有文名。其詩以寫邊塞征怨為主,然意氣消沉,無復盛唐氣象。和李端為詩友。今存詩僅十三首。
賞析:
箏是一種撥弦樂器,相傳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箏”。它發(fā)音凄苦,令人“感悲音而增嘆,愴憔悴而懷愁”(漢侯瑾《箏賦》)。這首詩,寫詩人聽箏時的音樂感受,其格局和表現(xiàn)技巧,別具一格,別有情韻。
首句“抽弦促柱聽秦箏”,“抽弦促柱”點出彈箏的特殊動作。箏的長方形音箱面上,張弦十三根,每弦用一柱支撐,柱可左右移動以調(diào)節(jié)音量。彈奏時,以手指或鹿骨爪撥弄箏弦;緩撥叫“抽弦”,急撥叫“促柱”。那忽疾忽徐、時高時低的音樂聲,就從這“抽弦促柱”變化巧妙的指尖端飛出來,傳入詩人之耳。詩人凝神地聽著,聽之于耳,會之于心。“聽”是此詩的“題眼”,底下內(nèi)容,均從“聽”字而來。
詩人聽箏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無限秦人悲怨聲”。詩人由秦箏聯(lián)想到秦人之聲。據(jù)《秦州記》:“隴山東西百八十里,登山巔東望,秦川四五百里,極目泯然。山東人行役升此而顧瞻者,莫不悲思。”這就是詩人所說的“秦人悲怨聲”。詩人以此渲染他由聽箏而引起的感時傷別、無限悲怨之情。下面圍繞“悲怨”二字,詩人對箏聲展開了一連串豐富的想象和細致地描寫。
“似逐春風知柳態(tài),如隨啼鳥識花情。”箏聲象柳條拂著春風,絮絮話別;又象杜鵑鳥繞著落花,啁啁啼血。詩人巧妙地把弦上發(fā)出的樂聲同大自然的景物融為一體,頓時使悲怨的樂聲,轉(zhuǎn)化為鮮明生動的形象。那柳條搖蕩、柳絮追逐、落英繽紛、杜鵑繞啼的暮春情景,仿佛呈現(xiàn)于我們的眼前;春風、楊柳、花、鳥,情懷逼露,更加渲染出一片傷春惜別之情。
隨著“抽弦促柱”之聲的變化,又喚起詩人更加奇妙的聯(lián)想:“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上一聯(lián)寫大自然的景物,這一聯(lián)則寫人世的悲歡,更加真切感人。那低沉、幽咽的箏聲,好似誰家的白發(fā)老母枯坐燈前,為游子不歸而對影啜泣;又好似誰家的紅顏少婦佇立樓頭,為丈夫遠出而望月長嘆。“獨”、“空”兩字,尤使畫面顯得分外凄清,增加了盼子思夫、離愁別恨的分量。“愁燈影”、“思月明”,含蓄蘊藉,耐人尋味:燈前別無他人,只看到自己的影子,可見何等孤獨,怎能不“愁”?樓頭沒有親人,只見明月高懸,可見何等空蕩,怎能不“思”?這兩處倘若寫作“愁燈下”、“思離人”,就索然無味了。這一聯(lián)用暗喻,且用“誰家”、“何處”疑問句式,不僅顯得與上一聯(lián)有參差變化之美,而且更能激起讀者想象的翅膀,讓各人按自己的
生活
體驗,從畫面中去品嘗那箏聲所構(gòu)成的美妙動人的音樂形象。
以上兩聯(lián)所構(gòu)成的形象,淋漓盡致地描摹出箏聲之“苦”,使人耳際仿佛頻頻傳來各種惜別的悲怨之聲。箏聲“苦”,如果聽者也懷有“苦”情,箏弦與心弦同聲相應,那么就愈發(fā)感到苦。詩人柳中庸正是懷著苦情聽箏的。
“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意思是說,箏聲本來就苦,更何況又摻入了我的重重離別之恨,豈不格外引起對遠方親人的懷念!“江南歧路洛陽城”,指南北遠離,兩地相思。詩人的族侄、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因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改革,失敗后,被貶竄南陲海涯。這末二句也許是有感而發(fā)吧!
這首描寫箏聲的詩,著眼點不在表現(xiàn)彈奏者精湛的技藝,而是借箏聲傳達心聲,抒發(fā)感時傷別之情。詩人展開聯(lián)想,以新穎、貼切的比喻,集中描寫箏弦上所發(fā)出的種種哀怨之聲。詩中重點寫“聲”,卻又不直接寫“聲”,沒有用一個象聲詞。而是著力刻畫各種必然發(fā)出“悲怨聲”的形象,喚起讀者的聯(lián)想,使人見其形似聞其聲,顯示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1103573.html
相關閱讀:
王之渙的詩
描寫春花的詩句
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原文_翻譯和賞析_蘇軾
“游魚潛淥水,翔鳥薄天飛!钡囊馑技叭姺g賞析
有關描寫雨及雨中美景的古詩句
上一篇:
“回看巴路在云間,寒食離家麥熟還”全詩翻譯賞析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主題
“此江若變作春酒,壘曲便筑糟丘臺”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衡門之下,可以棲遲。的意思
山水田園詩句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摸魚兒?記年時人人何處原文_翻譯和賞析_何夢桂
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李?
“人間平地亦崎嶇,嘆銀漢何曾風浪”全詞賞析
百聞不如一見
荷花詩句
形容美女的詩句
推薦閱讀
送別詩句
[導語]1、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白居易《南浦別》 2、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
嗜欲喜怒之情賢愚皆同,賢者能節(jié)之,不使
嗜欲喜怒之情賢愚皆同,賢者能節(jié)之,不使過度;愚者縱之,多至失所 【出處】出自唐吳兢《貞……
關于荷花的詩句
[導語]1、結(jié)根未得所,愿托華池邊。唐李白《古風(其二十六)》 2、金槳木蘭船,戲采江南蓮……
描寫風的古詩_二月春風似剪刀。
1、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唐 李商隱《無題》 2、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
關于冬的詩句
[導語]1、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李白《北風行》 2、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
相關閱讀
“秋天靜如水,遠岫碧侵云”的意思及全詩
空自倚,清香未減,風流不在人知。-- 晁
“西風亂葉溪橋樹,秋在黃花羞澀處”的意
托物言志的詩
牽掛的詩句
有關馬的古詩
含有“風”字的古詩句
一寸相思千萬緒下一句及出處原文賞析
茶文化詩句
“風兼殘雪起,河帶斷冰流”的意思及全詩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