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
-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記憶資訊
|
提高記憶力
|
增強記憶力
|
右腦記憶方法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手機版
記憶力訓練
記憶法
記憶術(shù)
記憶宮殿
右腦開發(fā)
速讀訓練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高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大學
注意力訓練
超右腦
左右腦
最強大腦
全腦速讀
快速閱讀
思維模式
學習計劃
初中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專業(yè)
吸引力法則
潛意識
催眠術(shù)
潛能開發(fā)
速讀教程
勵志名言
經(jīng)典語錄
電子課本
早教
幼教
小學
作文
詞語
句子
詩詞大全
唐詩三百首
全唐詩
古詩三百首
古詩大全
宋詞精選
全宋詞
元曲精選
經(jīng)典詩句
詩歌鑒賞
詩詞名句
辭賦精選
詩人大全
詩詞閱讀
古詩文閱讀
高中詩詞
初中詩歌
文言文閱讀
高中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
小學文言文
高中現(xiàn)代詩
現(xiàn)代詩
勵志詩歌
精品推薦:
記憶力培訓
|
快速閱讀培訓
|
速讀訓練軟件
|
超右腦訓練卡片
|
數(shù)字編碼卡
逍遙右腦
>
詩詞大全
>
經(jīng)典詩句
>
空自倚,清香未減,風流不在人知。-- 晁沖之《漢宮春?瀟灑江梅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經(jīng)典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空自倚,清香未減,風流不在人知。
[譯文] 那高潔的江梅,依舊倚風自笑,并未減淡她的清香,因為風流高逸是自身的品質(zhì)。
[出自] 北宋 晁沖之 《漢宮春·瀟灑江梅》
瀟灑江梅,向竹梢稀處,橫兩三枝。東君也不愛惜,雪壓風欺。無情燕子,怕春寒、輕失佳期。惟是有、南來歸雁,年年長見開時。
清淺小溪如練,問玉堂何似,茅舍疏籬。傷心故人去後,冷落新詩。微云淡月,對孤芳、分付他誰?兆砸,清香未減,風流不在人知。
注釋:
此詞一說為李邴所作。
漢宮春:張先詠梅,有“透新春消息”,“漢家宮額涂黃”句,調(diào)名來于此。
向竹梢二句:蘇軾《和秦太虛梅花》詩:“江頭千樹春欲?,竹外一枝斜更好。”此處化用其意。
東君:司春之神。
塞雁:邊塞之雁。雁是候鳥,秋季南來,春季北去。
清淺: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
玉堂:指豪家的宅第。古樂府《相逢行古辭》:“黃金為君門,白玉為君堂。”
譯文1: 江邊的梅樹俊逸、清雅,向著稀疏的竹梢,橫斜著兩三枝梅花。春神也不懂將它愛惜,聽憑冰雪寒霜將它欺壓。那無情的燕子,也害怕早春寒氣,總輕易地誤了江梅綻開的花期。卻只有年年往返關塞的大雁,歸來時曾見到梅花開得艷逸。
清淺的小溪像一條白練,問那金玉輝煌的豪門廳堂哪里像,這稀疏籬笆圍繞的抒舍草堂?故人離去后令我心傷,歌詠梅花的新詩被冷落一旁。稀薄的云影,淡淡的月光隱約迷離。面對此景此情,我的孤高芳潔又都是為了誰?但那高潔的江梅,依舊倚風自笑,并未減淡她的清香,因為風流高逸是自身的品質(zhì)。
譯文2:
水邊的梅花是多么瀟灑,在竹梢稀疏的地方,橫斜著挺出三兩枝。春風也不知道愛惜,任憑雪壓霜欺。燕子無情無意,只因怕冷,輕易地失去紅梅開花的日期。唯有南歸的鴻雁,年年南飛時能看見梅花的芳姿。
清淺的小溪,如一條白白的絲練。請問那些華麗的堂宇,又如何能趕得上這茅屋疏籬?最令人傷心的是,自從知己朋友離去之后,吟唱梅花的新詩被冷落一旁。只有微云輕輕飄浮,淡淡的月光隱約迷離。面對江天浩渺的美景,委托誰為她譜寫詩章?我獨自回憶,高潔的江梅,依舊倚風自笑,并未減淡她的清香,因為風流高逸是自身的品質(zhì),本來就不在乎別人知與不知。
譯文3:
江畔梅樹俊逸、清雅,向著稀疏的竹梢,橫斜出兩三枝梅花。春神并不垂憐珍惜她,而是聽憑狂風暴雪將她欺壓。燕子無情,因為畏懼早春的嚴寒,總輕易地誤了梅花綻放的花期。只有南來的歸雁,每年能看到梅花正開得嬌艷。
清澈的淺溪好像一條白練,金碧輝煌的豪門廳堂,哪里比得上籬笆稀疏的農(nóng)家草堂?故人逝去知音難覓,疏影橫斜成千古絕唱。云影稀薄,月光淡淡,孤芳高潔又有誰來欣賞?但那梅花,依然倚風自笑,也未減淡她的清香,因為風流高逸是她內(nèi)在的品質(zhì),不必為人所知。
賞析:
此詞詠梅之孤高與環(huán)境冷落而有所寄意。作者選擇一系列色淡神寒的字詞,刻畫梅與周圍環(huán)境,宛若一幅水墨畫,其勾勒梅花骨格精神尤高,給人以清高拔俗之感。全詞風格疏淡雋永,句格舒緩紆徐。
起首一句 ,以修竹作陪襯 ,極言野梅品格之孤高 。二、三兩句,極寫梅的孤潔瘦淡。芳潔固然堪賞,孤瘦則似須扶持,以下二句就勢寫梅之不得于春神,更為有力:“東君也不愛惜,雪壓風欺。”梅花是凌寒而開,其蕊寒香冷,不僅與蜂蝶無緣,連候燕也似乎“怕春寒、輕失花期”。因燕子在仲春社日歸來,其時梅的花時已過,故云。一言“東君不愛惜”、再言燕子“無情”,是雙倍的遺憾。“惟是有”一轉(zhuǎn),說畢竟還有“ 南來歸雁,年年長開時”,其詞若自慰,其時無非憾意,從“惟是有”的限制語中不難會出。這幾句,揮灑自如,靈動飛揚,筆力不凡。
下片化用林逋詠梅名句——“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寫在野“ 江梅”的風流與冷落。過片三句言“ 清淺小溪如練”,梅枝疏影橫斜,自成風景 ,雖在村野(“ 茅舍疏籬”),似勝于白玉堂前。“傷心”兩句感嘆“梅妻鶴子”的
詩人
林逋逝后,梅就失去了知音 ,“疏影橫斜”之詩竟成絕響。“微云”三句 ,以問句的形式,言林逋逝后,即有“微云淡月”,暗香浮動,也無人能賞,只不過孤芳自賞而已。結(jié)尾三句,以擬人化的手法,將梅之孤高自許的風流標格推向高潮,從而收束全篇,造成余韻深長。含蓄蘊藉的藝術(shù)效果。
賞析二:
這是一首詠梅之詞,逢梅起興,借梅喻友言志,開拓了詠梅詞的新意境。全詞通過環(huán)境的渲染,突出表現(xiàn)了梅這一中心意象,詞情隨著狀摹梅花的形神之美而起伏跌宕,情摯意真,深微細膩,為詠梅詞的上乘之作。許昂霄評曰:“圓美流轉(zhuǎn),何減美成”(《詞綜偶評》)。確是的評。本詞一說為晁沖之作。陳振孫、胡仔認為是晁沖之作,王明清認為是李漢老(即李邴)所作。而且寫作背景說法也不一。此處不對此作詳細考論,只就作品進行評析。詞的上片寫梅之豐神。瀟汪出塵,沖寒而放。任雪壓霜欺、東君不惜、燕子不來,獨甘與疏竹、塞雁為伴。詞的下片寫梅之品格。寧居茅舍疏籬,不居金門玉堂,是自甘貧賤。自林和靖去后,新詩冷落,而清香未減,不求人知,是自甘淡泊。詠梅哪此,可稱佳作。則正是表現(xiàn)梅花耐寒冷、耐苦悶,耐寂寞、耐幽獨的品格。任雪壓霜欺、東君不惜、燕子不來,獨甘與疏竹、塞雁為伴。詞的下片寫梅之品格。寧居茅舍疏籬,不居金門玉堂,是自甘貧賤。自林和靖去后,新詩冷落,而清香未減,不求人知,是自甘淡泊。詠梅哪此,可稱佳作。幾句詞思路活潑而任筆揮灑,“燕雁與梅不相關、故見筆力”(《獨醒雜志》卷四)。下片前三句進一步描繪梅
生活
環(huán)境的清幽。唐代薛維翰《春女怨》詩云:“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shù)花開。幾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因何入得來?”本詞玉堂所用即此意,意謂梅在野外自在瀟灑,不受拘束,比在白玉堂前面受人冷落強得多。亦自慰之詞。“傷心故人去后,零落新詩”五句寫梅知已漸少的怨艾,為結(jié)尾幾句蓄勢,先提頓,結(jié)尾幾句將梅擬人,自然芳香,并不求人知的孤芳自賞,高潔淡寞的品格。這正是中國古代許多文人志士寶貴品格的象征,將梅的神韻表現(xiàn)得極為充分。確是一篇值得品味玩索的詠梅佳什?膳c林逋的《山園小梅》并美同輝。本詞詠物,寫景清麗,抒情婉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935147.html
相關閱讀: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時作原文_翻譯和賞析_元好問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如夢令詩詞賞析
梅花詩句
禮之用,和為貴
上一篇: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主題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钡囊馑技叭姺g賞析
關于春雨的詩句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李白古詩
“點滴芭蕉心欲碎,聲聲催憶當初”納蘭性德《臨江仙》翻譯賞析
凈水出芙蓉,自然去雕飾
“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的意思及全詞翻譯賞析
江海不與坎井爭其清,雷霆不與蛙蚓斗其聲
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表達人間真情的古詩
非學無以成才,非志無以成學
推薦閱讀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出處】出自東晉陶淵明《雜詩》 【釋義】 人生 下來就是兄弟,又……
賀新郎?春情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李玉
賀新郎?春情 朝代:宋代 作者:李玉 原文: 篆縷銷金鼎。醉沉沉、庭陰轉(zhuǎn)午,畫堂人靜。芳草……
《秋登宣城謝?北樓》古詩賞析,翻譯,解釋_
秋登宣城謝?北樓 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
關于春風的詩句
[導語]1、惟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楊巨源《和練袖才楊柳》 2、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
陸游 ? 示兒,古詩的詩意,意思,賞析
示兒① 死去元知②萬事空③, 但悲④不見九州同⑤。 王師⑥北定中原日⑦, 家祭⑧無忘告乃……
相關閱讀
“為問門前客,今朝幾個來!钡囊馑技叭
形容心情很復雜的詩句
“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的意思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比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李白 ? 望廬山瀑布 古詩的意思,賞析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钡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
豪放派詩詞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軾《臨江仙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