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書?孔融傳原文及翻譯
后漢書?孔融傳原文
孔融字文舉,魯國人,孔子二十世孫也。七世祖霸,為元帝師,位至侍中。父宙,太山都尉。
融幼有異才。年十歲,隨父詣京師。時,河南尹李膺以簡重自居,不妄接士賓客,敕外自非當世名人及與通家,皆不得白。融欲觀其人,故造膺門。語門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遍T者言之。膺請融,問曰:“高明祖父嘗與仆有恩舊乎?”融曰:“然。先君孔子與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義,而相師友,則融與君累世通家。”眾坐莫不嘆息。太中大夫陳煒后至,坐中以告煒。煒曰:“夫人小而聰了,大未必奇!比趹曉唬骸坝^君所言,將不早惠乎?”膺大笑曰:“高明必為偉器!
年十三,喪父,哀悴過毀,扶而后起,州里歸其孝。性好學,博涉多該覽。山陽張儉為中常侍侯覽所怨,覽為刊章下州郡,以名捕儉。儉與融兄褒有舊,亡抵于褒,不遇。時融年十六,儉少之而不告。融見其有窘色,謂曰:“兄雖在外,吾獨不能為君主邪?”因留舍之。后事泄,國相以下,密就掩捕,儉得脫走,遂并收褒、融送獄。二人未知所坐。融曰:“保納舍藏者,融也,當坐之!卑唬骸氨藖砬笪,非弟之過,請甘其罪。”吏問其母,母曰:“家事任長,妾當其辜。”一門爭死,郡縣疑不能決,乃上讞之。詔書竟坐褒焉。融由是顯名,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齊聲稱。州郡禮命,皆不就。
辟司徒楊賜府。時,隱核官僚之貪濁者,將加貶黜,融多舉中官親族。尚書畏迫內寵,召掾屬詰責之。融陳對罪惡,言無阿撓。河南尹何進當遷為大將軍,楊賜遣融奉謁賀進,不時通,融即奪謁還府,投劾而去。河南官屬恥之,私遣劍客欲追殺融?陀醒杂谶M曰:“孔文舉有重名,將軍若造怨此人,則四方之士引領而去矣。不如因而禮之,可以示廣于天下!边M然之,既拜而辟融,舉高第,為侍御史。與中丞趙舍不同,托病歸家。
后辟司空掾,拜中軍候。在職三日,遷虎賁中郎將。會董卓廢立,融每因對答,輒有匡正之言。以忤卓旨,轉為議郎。時黃巾寇數州,而北海最為賊沖,卓乃諷三府同舉融為北海相。
融到郡,收合士民,起兵講武,馳檄飛翰,引謀州郡。賊張饒等群輩二十萬眾從冀州還,融逆擊,為饒所敗,乃收散兵保?虛縣。稍復鳩集吏民為黃巾所誤者男女四萬余人,更置城邑,立學校,表顯儒術,薦舉賢良鄭玄、彭?、邴原等?と苏缱尤、臨孝存知名早卒,融恨不及之,乃命配食縣社。其余雖一介之善,莫不加禮焉。郡人無后及四方游士有死亡者,皆為棺具而斂葬之。時,黃巾復來侵暴,融乃出屯都昌,為賊管亥所圍。融逼急,乃遣東萊太史慈求救于平原相劉備。備驚曰:“孔北海乃復知天下有劉備邪?”即遣兵三千救之,賊乃散走。
時,袁、曹方盛,而融無所協附。左丞祖者,稱有意謀,勸融有所結納。融知紹、操終圖漢室,不欲與同,故怒而殺之。
融負有高氣,志在靖難,而才疏意廣,迄無成功。在郡六年,劉備表領青州刺史。建安元年,為袁譚所攻,自春至夏,戰(zhàn)士所余裁數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內接。融隱幾讀書,談笑自若。城夜陷,乃奔東山,妻、子為譚所虜。
及獻帝都許,征融為將作大匠,遷少府。每朝會訪對,融輒引正定議,公卿大夫綿隸名而已。
初,太傅馬日?奉使山東,及至淮南,數有意于袁術。術輕侮之。遂奪取其節(jié),求去又不聽,因欲逼為軍帥。日?深自恨,遂嘔血而斃。及喪還,朝廷議欲加禮。融乃獨議曰:“日?以上公之尊,秉髦節(jié)之使,銜命直指,寧輯東夏,而曲媚奸臣,為所牽率,章表署用,輒使首名,附下罔上,奸以事君。昔國佐當晉軍而不撓,宜僚臨白刃而正色。王室大臣,豈得以見脅為辭!又袁術僭逆,非一朝一夕,日?隨從,周旋歷歲!稘h律》與罪人交關三日已上,皆應知情!洞呵铩肤斒鍖O得臣卒,以不發(fā)揚襄仲之罪,貶不書日。鄭人討幽公之亂,斫子家之棺。圣上哀矜舊臣,未忍追案,不宜加禮!背闹。
時論者多欲復肉刑。融乃建議曰:
古者敦?,善否不別,吏端刑清,政無過失。百姓有罪,皆自取之。末世陵遲,風化壞亂,政撓其俗,法害其人。故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而欲繩之以古刑,投之以殘棄,非所謂與時消息者也。紂斫朝涉之脛,天下謂為無道。夫九牧之地,千八百君若各刖一人,是下常有千八百紂也。求俗休和,弗可得已。且被刑之人,慮不念生,志在思死,類多趨惡,莫復歸正。夙沙亂齊,伊戾禍宋,趙高、英布,為世大患。不能止人遂為非也,適足絕人還為善耳。雖忠如鬻拳,信如卞和,智如孫臏,冤如巷伯,才如史遷,達如子政,一離刀鋸,沒世不齒。是太甲之思誦,穆公之霸秦,南睢之骨立,衛(wèi)武之《初筵》,陳湯之都賴,魏尚之守邊,無所復施也。漢開改惡之路,凡為此也。故明德之君,遠度深惟,棄短就長,不荀革其政者也。
朝廷善之,卒不改焉。
是時,荊州牧劉表不供職貢,多行僭偽,遂乃郊祀天地,擬斥乘輿。詔書班下其事。融上疏曰:
竊聞領荊州牧劉表桀逆放恣,所為不軌,至乃郊祭天地,擬儀社稷。雖昏僭惡極,罪不容誅,至于國體,宜且諱之。何者?萬乘至重,天王至尊,身為圣躬,國為神器,陛級縣遠,祿位限絕,猶天之不可階,日用之不可逾也。每有一豎臣,輒云圖之,若形之四方,非所以杜塞邪萌。愚謂雖有重戾,必宜隱忍。賈誼所謂“擲鼠忌器”,蓋謂此也。是以齊兵次楚,唯責包茅;王師敗績,不書晉人。前以露袁術之罪,今復下劉表之事,是使跛?欲窺高岸,天險可得而登也。案表跋扈,擅誅列侯,遏絕詔命,斷盜貢篚,招呼元惡,以自營衛(wèi),專為群逆,主萃淵萎。郜鼎在廟,章孰甚焉!桑落瓦解,其勢可見。臣愚以為宜隱郊祀之事,以崇國防。
五年,南陽王馮、東海王祗薨,帝傷其早歿,欲為修四時之祭,以訪于融。融對曰:
圣恩敦睦,盛時增思,悼二王之靈,發(fā)哀愍之詔,稽度前典,以正禮制。竊觀故事,前梁懷王、臨江愍王、齊哀王、臨淮懷王并薨無后,同產昆弟,即景、武、昭、明四帝是也,未聞前朝修立祭祀。若臨時所施,則不列傳紀。臣愚以為諸在沖,圣慈哀悼,禮同成人,加以號謚者,宜稱上恩,祭祀禮畢,而后絕之。至于一歲之限,不合禮意,又違先帝已然之法,所未敢處。
初,曹操攻屠?城,袁氏婦子多見侵略,而操子丕私納袁熙妻甄氏。融乃與操書,稱“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操不悟,后問出何經典。對曰:“以今度之,想當然耳!焙蟛儆憺趸,又嘲之曰:“大將軍遠征,蕭條海外。昔肅慎不貢?矢,丁零盜蘇武牛羊,可并案也!
時,年饑兵興,操表制酒禁,融頻書爭之,多侮慢之辭。既見操雄詐漸著,數不能堪,故發(fā)辭偏宕,多致乖忤。又嘗奏宜準古王畿之制,千里寰內,不以封建諸侯。操疑其所論建漸廣,益憚之。然以融名重天下,外相容忍,而潛怨正議,慮鯁大業(yè)。山陽郗慮承望風旨,以微法奏免融官。因顯明仇怨,操故書激厲融曰:
蓋聞唐、虞之朝,有克讓之臣,故麟鳳來而頌聲作也。后世德薄,猶有殺身為君,破國為國。及至其敝,睚眥之怨必仇,一餐之惠必報。故晁錯念國,遘禍于袁盎;屈平悼楚,受譖于椒、蘭;彭寵傾亂,起自?。秽囉硗䲟p,失于宗、馮。由此言之,喜怒怨愛,禍福所困,可不慎與!昔廉、藺小國之臣,猶能相下;寇、賈倉卒武夫,屈節(jié)崇好;光武不問伯升之怨;齊侯不疑射鉤之虜。夫立大操者,豈累細故哉!往聞二君有執(zhí)法之平,以為小介,當收舊好;而怨毒漸積,志相危害,聞之憮然,中夜而起。昔國家東遷,文舉盛嘆鴻豫名實相副,綜達經學,出于鄭玄,又明《司馬法》,鴻豫亦稱文舉奇逸博聞,誠怪今者與始相違。孤與文舉既非舊好,又于鴻豫亦無恩紀,然愿人之相美,不樂人之相傷,是以區(qū)區(qū)思協歡好。又知二君群小所構,孤為人臣,進不能風化海內,退不能建德和人,然撫養(yǎng)戰(zhàn)士,殺身為國,破浮華交會之徒,計有余矣。
融報曰:
猥惠書教,告所不逮。融與鴻豫州里比郡,知之最早。雖嘗陳其功美,欲以厚于見私,信于為國,不求其覆過掩惡,有罪望不坐也。前者黜退,歡欣受之。昔趙宣子朝登韓厥,夕被其戮,喜而求賀。況無彼人之功,而敢枉當官之平哉!忠非三閭,智非晁錯,竊位為過,免罪為幸。乃使余論遠聞,所以慚懼也。?、彭、寇、賈,為世壯士,愛惡相攻,能為國憂。至于輕弱薄劣,猶昆蟲之相嚙,適足還害其身,誠無所至也。晉侯嘉其臣所爭者大,而師曠以為不如心競。性既遲緩,與人無傷,雖出胯下之負,榆次之辱,不如貶毀之于己,猶蚊虻之一過也。子產謂人心不相似,或矜勢者,欲以取勝為榮,不念宋人待四海之洛,大爐不欲令酒酸也。至于屈?巨瓠,堅而無竊,當以無用罪之耳。它者奉遵嚴教,不敢失墜。郗為故吏,融所推進。趙衰之拔?,不輕公叔之升臣也。知同其愛,訓誨發(fā)中。雖懿伯之忌,猶不得念,況恃舊交,而欲自外于賢吏哉!輒布腹心,修好如初?嘌灾烈,終身誦之。
歲余,復拜太中大夫。必寬容少忌,好士,喜誘益后進。及退閑職,賓客日盈其門。常嘆曰:“坐上客恒滿,尊中酒不空,吾無憂矣。”與蔡邕素善,邕卒后,有虎賁士貌類于邕,融每酒酣,引與同坐,曰:“雖無老成人,且有典刑!比诼勅酥疲舫鲋T己,言有可采,必演而成之,面告其短,而退稱所長,薦達賢士,多所獎進,知而未言,以為己過,故海內英俊皆信服之。
曹操既積嫌忌,而郗慮復構成其罪,遂令丞相軍謀祭酒路粹枉狀奏融曰:
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見王室不靜,而招合徒眾,欲規(guī)不軌,云“我大圣之后,而見滅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及與孫權使語,謗訕朝廷。又融為九列,不遵朝儀,禿巾微行,唐突官掖。又前與白衣禰衡跌蕩放言,云“父之于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fā)耳。子之于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缶中,出則離矣”。既而與衡更相贊揚。衡謂融曰:“仲尼不死!比诖鹪唬骸邦伝貜蜕!贝竽娌坏,宜極重誅。
書奏,下獄棄市。時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誅。
初,女年七歲,男年九歲,以其幼弱得全,寄它舍。二子方弈棋,融被收而不動。左右曰:“父執(zhí)而不起,何也?”答曰:“安有巢毀而卵不破乎!”主人有遺肉汁,男渴而飲之。女曰:“今日之禍,豈得久活,何賴知肉味乎?”兄號泣而止;蜓杂诓懿,遂盡殺之。及收至,謂兄曰:“若死者有知,得見父母,豈非至愿!”乃延頸就刑,顏色不變,莫不傷之。
初,京兆人脂習元升,與融相善,每戒融剛直。及被害,許下莫敢收者,習往撫尸曰:“文舉舍我死,吾何用生為?”操聞大怒,將收習殺之,后得赦出。
魏文帝深好融文辭,每嘆曰:“楊、班儔也。”募天下有上融文章者,輒賞以金、帛。所著詩、頌、碑文、論議、六言、策文、表、檄、教令、書記凡二十五篇。文帝以習有欒布之節(jié),加中散大夫。
論曰:昔諫大夫鄭是有言:“山有猛獸者,藜藿為之不采!笔且钥赘刚蝗輳s虐之謀;平仲立朝,有紓盜齊之望。若夫文舉之高志直情,其足以動義概而忤雄心。故使移鼎之跡,事隔于人存;代終之規(guī),啟機于身后也。夫嚴氣正性,覆折而己。豈有員園委屈,可以每其生哉!懔懔焉,??焉,其與琨玉秋霜比質可也。
后漢書?孔融傳翻譯
孔融字文舉,魯國人,孔子二十世孫。七世祖孔霸,為漢元帝師,官至侍中。父親孔宙,太山都尉。
孔融小時候就有特異的才能。十歲,跟父親至京師。當時河南尹李膺自守簡慢嚴整,不隨便接見士大夫及賓客,告訴門者,不是當代名人及世代有交誼之家都不得告知。孔融想看看李膺是怎樣一個人,有意去李膺家敲門,對門者說“:我是李君通家子弟。”守門的人告訴李膺,李膺請孔融相見。問道:“高明祖父曾經與我有交情嗎?”孔融說:“是的。先人孔子與您先人李老君同德同義,又為師友關系。那么,我孔融與您為累世通家!痹谧娜,無不為之贊嘆。太中大夫陳煒后到,在坐的人把這告訴了陳煒。陳煒說“:噢,人小的時候聰明,長大了未必有大用!笨兹诮又脑捳f“:照您這么說,莫非您小時也挺聰明的嗎?”李膺大笑說:“你將來一定會大有出息的。”
孔融十三歲時,死了父親,悲痛過度,要人扶了才能站起來,州里稱贊他的孝行。天性好學習,博覽群書。山陽張儉為中常侍侯覽所恨,侯覽隱匿告人姓名把奏章下達州郡,捉拿張儉。張儉與孔融的哥哥孔褒是朋友,逃到孔褒家中,孔褒不在。這時孔融十六歲,張儉認為孔融年輕,沒有告訴他。孔融看見張儉窘迫的樣子,對張儉說:“哥哥雖然在外未歸,我難道不能為您的東道主嗎?”因此留張儉住在他家。后來事情泄漏出去,國相以下,秘密捕捉,張儉得以跑掉。于是逮捕孔褒、孔融送入監(jiān)獄。不知他們二個人是誰獲罪?兹谡f“:收容隱藏張儉的是我,有罪歸我!笨装f“:張儉來找我,不是弟弟的罪過,罪在我,心甘情愿!崩魡査麄兊哪赣H,母親說:“長者擔任家事,罪責在我!币婚T爭死,郡縣疑不能決斷,于是向朝廷請示。詔書最后定了孔褒的罪?兹谝虼酥,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齊名,州郡以禮任命,都不就。征召司徒楊賜府。當時暗暗地察訪官僚中的貪污分子,準備予以貶謫罷免,孔融檢舉多為宦官的親族。尚書害怕得罪皇帝的寵信,召屬官詰問斥責,孔融陳述他們的罪惡,毫不隱諱。河南尹何進當升為大將軍,楊賜派孔融拿著名片去祝賀何進,沒有及時通報,孔融就把謁奪回歸府,引罪自責回去了。河南尹官屬認為丟了面子,私派劍客想追殺孔融,有客對何進說:“孔文舉有重名,將軍如與他結怨,四方之士就會相率而去了。不如以禮待他,使天下人都知道將軍胸懷廣大。”何進以為對,任命為大將軍之后,征孔融,舉高第,為侍御史。因為與中丞趙舍不和,托病歸家。
后來被征為司空掾,授中軍候。在職三天,升虎賁中郎將。遇董卓廢少帝立獻帝,孔融每因回答所問常有糾正他不對的地方,因此觸犯了董卓的意旨,調任議郎。當時黃巾侵犯好幾個州,北海最為賊沖擊的地方。董卓于是示意三府同舉孔融做北海相。孔融到郡,召集士民,起兵講武,既下檄文,又親寫書札,與州郡通聲氣,共同謀劃。賊張饒等二十萬眾從冀州返,孔融迎戰(zhàn),被張饒打敗。于是收集散兵保衛(wèi)朱虛縣。又慢慢集結官吏百姓被黃巾所誤的男女四萬多人,再設置城邑,立學校,表揚儒術,推薦賢良鄭玄、彭?、邴原等人?と苏缱尤,臨孝存,有名氣,死得早,孔融以沒有見到為遺憾。命配食縣社。其余雖然只有一點微小的善行,也沒有不以禮對待的?と藷o后代及四方游士有死亡的,都做棺材埋葬。這時,黃巾又來侵擾,孔融于是出駐都昌縣,被賊管亥所圍?兹诜浅NkU,派東萊太史慈求救于平原相劉備。劉備驚奇地說:“孔北海竟知道天下還有個劉備呢!瘪R上派兵三千救援他,賊因散亂逃走了。
當時,袁紹、曹操勢力很強盛,孔融不對誰依附。左丞祖富有謀略,勸孔融與曹操、袁紹相結納?兹谥涝B、曹操最終企圖篡奪漢世,不想與他們搞在一塊兒,一怒之下把左丞祖殺了?兹谧约阂詾橛懈呱械囊鈿,立志平定國家的危難,因為才器疏闊,思想空乏,所以竟無成功。在郡六年,劉備上表薦他兼任青州刺史。建安元年(96),被袁譚攻擊,自春至夏,戰(zhàn)士僅僅剩下幾百人,流矢像雨一樣射來,城內已經短兵相接?兹趹{幾讀書,談笑自若。晚上城陷,逃奔山東,妻子被袁譚所擄。
到了獻帝以許昌為都,征召孔融為將作大匠,升少府。每朝會皇上訪問召對,孔融常引正定議,公卿大夫都不過掛個名而已。
以前,太傅馬日石單奉使山東,及至淮南,多次對袁術不滿,袁術輕視他,侮辱他,奪了他的符節(jié)。馬日石單自己憂憤已極,嘔血而死。馬日石單的喪還京師,朝廷想加禮葬,孔融獨說:“馬日石單憑上公的尊貴身份,持天子的髦節(jié),奉命直接處理地方事務,安寧東夏,竟然取媚奸臣,被他所指使,所上章表署名補用,馬日石單都是第一個。依附下級,欺騙朝廷,奸詐事君。從前國佐敵晉軍,不為所折服,宜僚當著白晃晃的刀而色不變。朝廷大臣難道可以受威脅為借口嗎?又袁術越分叛逆,不是一朝一夕,與日石單隨從,周旋歷歲。《漢律》:與罪人往來三天以上,都應該知道其情況!洞呵铩罚呼斒鍖O得臣死了,為了不張揚襄仲的罪貶,不寫日子。鄭討伐幽公,砍薄子家的棺材,因為他殺君的緣故;噬峡蓱z舊臣,不忍追相案罪,這是很寬大了,不宜加禮。”朝廷采納了他的意見。
先時,曹操進攻鄴城屠殺鄴城居民,袁紹家的婦人女子多被擄掠。曹操的兒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兹趯懶沤o曹操,說:“武王伐紂,把妲己賞賜給周公!辈懿俨幻靼,后來問孔融這出于何經何典?兹诖鹫f“:按現在的事情量一量,想一定的呢!焙髞聿懿儆懛趸,孔融又譏笑他說:“大將軍遠征,蕭條海外,從前肅慎不進貢木苦矢,丁零偷盜蘇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討伐啊!”
當時,饑荒戰(zhàn)亂,曹操上表請禁酒,孔融多次寫信給曹操,認為不要禁酒,而且詞多侮慢。已經看到曹操奸雄詭詐,漸漸顯露,多不能忍受,所以說話偏激,常常觸犯了曹操。又曾經上奏認為應當遵照古時京師的體制,千里以內,不封建諸侯。曹操懷疑他所說漸廣,更加害怕他。然而,因為孔融名重天下,表面上裝著容忍,暗中卻嫉忌他的正確的議論,怕阻抗他的大業(yè)。曹操既積滿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郗慮又誣陷其罪,于是指使丞相軍謀祭酒路粹冤枉上狀奏孔融。書奏,判處棄市。時年五十六。妻子兒女都被誅。
先,女兒年七歲,男年九歲,因都幼弱,得保全。寄在人家。二子下棋,孔融被捕,不為之動。左右的人說:“父親被逮捕,不起,為什么?”答說“:哪里有巢毀壞了卵不破的呢?”主人有遺肉汁的,男孩口渴喝了。女孩說:“今天這樣的禍,難道能夠久活,還要知道肉味嗎?”哥號哭而止飲。有人對曹操說了,于是決定都殺掉。等到捉拿的人到,女的對哥哥說“:如果死者有知,得見父母,難道不是我們最大的愿望!”于是引頸就刑,顏色不變,沒有人不為之悲傷的。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