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后《春游曲》原文
上苑桃花朝日明,蘭閨艷妾動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邊嫩柳學身輕。
花中來去看舞蝶,樹上長短聽啼鶯。
林下何須?借問,出眾風流舊有名。
長孫皇后《春游曲》注釋
、上苑:即上林苑,在今河南洛陽市東,是養(yǎng)禽獸、種花木供帝王游樂的場所。
2、蘭閨:古代女子居室的美稱。因女子多喜置蘭花,故稱。
3、偷面色:是說偷得了艷妾的美容。
4、學身輕:是說像艷妾的腰肢一樣輕。
5、來去:指舞蝶來去。
6、長短:指鶯啼聲長短
長孫皇后《春游曲》翻譯
園林里的桃花向著太陽開的很明艷,深閨里美麗的女子漾起思春的情意。那初綻的桃花仿佛是偷偷借取她面色的紅潤,那屋檐邊新發(fā)的柳枝仿佛是學她輕盈的身姿。她在花間徘徊看那款款飛舞的蝴蝶,聽取枝頭黃鶯的歌唱。你何必站在林下遠遠的打聽,她的風流出眾那是遠近聞名啊。
長孫皇后《春游曲》賞析
春游曲是長孫皇后所寫的七律詩,《春游曲》婉轉、清亮地唱響了唐朝女性的最初聲音。作為七律,它似有失粘的瑕疵,但反過來說,也可以理解為形式上自由??格律尚未最終定型,一切都是那么的無拘無束,充滿了萌動時的盎然生機。桃色的面頰、嫩柳的腰身、律動的春情……短短的詩行里寫滿了一個時代的無限春意??那是樂府的流風余韻,那是尚未褪盡的民間情趣。
桃花在清晨一片亮色 ??桃花這句可以說是起興的用法,典故于《詩經》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詩為宮幃之作,風情自有一種閑雅,取材桃柳蝶鶯,亦不關國計民生事。然則從中可睹這位大名鼎鼎的長孫皇后的風流蘊藉,多姿多情之處。春日桃花紅艷盛開之時,宮閨中她動了春情,翩翩穿行于桃柳、花叢之中,步履輕捷,看蝶聽鶯,歡快欣喜的心情溢于言表。那么,請問這個在花柳間恣情而樂的女子是誰呢?“林下何須遠借問,出眾風流舊有名!绷髀冻鲆环N高雅的矜持。位尊皇后的她,顯出與眾不同的風采,門第與教養(yǎng)為人仰慕,凜凜萬端母儀在結句中收束!昂雾氝h借問?”長孫皇后的名聲應是國人皆知啊! 結句中要細參“林下”、“風流”二詞。這當是初唐貴婦的一種追求與考評。魏晉人物神情散朗的風采,為唐人所推許。東晉王凝之妻謝道韞被時人譽為“有林下風氣”。后因稱婦女態(tài)度閑雅、舉止大方為林下之風。結句中長孫后以“林下”、“風流”自許,反映出一種志得意滿、躊躇灑脫及和她皇后身份地位完全吻合的心態(tài)。加之正值韶華芳齡,一時忘情,一時收斂,難怪她在結句中忽而作有如此正經八板兒的自贊、自許。這種作態(tài),怎不引得她的丈夫、那位一代明君知情又會意的年輕英主唐太宗的莞爾一笑呢?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