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東峰亭各賦一物得嶺上云》
唐·崔何
佇立增遠意,中峰見孤云。溶溶傍危石,片片宜夕曛。漸向群木盡,殘飛更氤氳。
2、《云》
唐·吳融
南北東西似客身,遠峰高鳥自為鄰。清歌一曲猶能住,莫道無心勝得人。
3、《云》
唐·崔涂
得路直為霖濟物,不然閑共鶴忘機。無端卻向陽臺畔,長送襄王暮雨歸。
4、《云》
唐·幸夤遜
因登巨石知來處,勃勃元生綠蘚痕。靜即等閑藏草木,動時頃刻遍乾坤。橫天未必朋元惡,捧日還曾瑞至尊。不獨朝朝在巫峽,楚王何事謾勞魂。
5、《云》
唐·徐夤
漠漠沈沈向夕暉,蒼梧巫峽兩相依。天心白日休空蔽,海上故山應自歸。似蓋好臨千乘載,如羅堪剪六銖衣。為霖須救蒼生旱,莫向西郊作雨稀。
6、《云》
唐·李中
悠悠離洞壑,冉冉上天津。捧日終為異,從龍自有因。高行四海雨,暖拂萬山春。靜與霞相近,閑將鶴最親。帝鄉(xiāng)歸莫問,楚殿夢曾頻。白向封中起,碧從詩里新。冷容橫釣浦,輕縷絆蟾輪。不滯濃還淡,無心卷復伸。非煙聊擬議,干呂在逡巡。會作五般色,為祥覆紫宸。
7、《云》
唐·李嶠
大梁白云起,氛氳殊未歇。錦文觸石來,蓋影凌天發(fā)。煙?萬年樹,掩映三秋月。會入大風歌,從龍赴圓闕。
8、《云》
英英大梁國,郁郁秘書臺。碧落從龍起,青山觸石來。官名光邃古,蓋影耿輕埃。飛感高歌發(fā),威加四;。
9、《云》
唐·杜牧
東西那有礙,出處豈虛心。曉入洞庭闊,暮歸巫峽深。渡江隨鳥影,擁樹隔猿吟。莫隱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10、《云》
盡日看云首不回,無心都大似無才。可憐光彩一片玉,萬里晴天何處來?
11、《云》
唐·杜甫
龍似瞿唐會,江依白帝深。終年常起峽,每夜必通林。收獲辭霜渚,分明在夕岑。高齋非一處,秀氣豁煩襟。
12、《云》
唐·來鵠
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復重。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
13、《云》
唐·羅鄴
紛紛靄靄遍江湖,得路為霖豈合無。莫使悠?只如此,帝鄉(xiāng)還更暖蒼梧。
14、《云》
唐·鄭準
片片飛來靜又閑,樓頭江上復山前。飄零盡日不歸去,點破清光萬里天。
15、《云》
唐·郭震
聚散虛空去復還,野人閑處倚筇看。不知身是無根物,蔽月遮星作萬端。
16、《云》
唐·韓琮
深惹離情靄落暉,如車如蓋早依依。山頭觸石應常在,天際從龍自不歸。莫向隙窗籠夜月,好來仙洞濕行衣。春風淡蕩無心后,見說襄王夢亦稀。
17、《云散》
唐·韋莊
云散天邊落照和,關關春樹鳥聲多。劉伶避世唯沈醉,甯戚傷時亦浩歌。已恨歲華添皎鏡,更悲人事逐頹波。青云自有?鴻待,莫說他山好薜蘿。
18、《南池雜詠五首·溪云》
唐·皎然
舒卷意何窮,縈流復帶空。有形不累物,無跡去隨風。莫怪長相逐,飄然與我同。
19、《詠云》
唐·于季子
瑞云千里映,祥輝四望新。隨風亂鳥翅,泛水結魚鱗。布葉疑臨夏,開花詎待春。愿得承嘉景,無令掩桂輪。
20、《詠云》
唐·姚合
靄靄紛紛不可窮,戛笙歌處盡隨龍。來依銀漢一千里,歸傍巫山十二峰。呈瑞每聞開麗色,避風仍見掛喬松。憐君翠染雙蟬鬢,鏡里朝朝近玉容。
21、《詠云》
唐·李商隱
捧月三更斷,藏星七夕明。才聞飄迥路,旋見隔重城。潭暮隨龍起,河秋壓雁聲。只應惟宋玉,知是楚神名。
22、《詠云》
唐·李邕
彩云驚歲晚,繚繞孤山頭。散作五般色,凝為一段愁。影雖沉澗底,形在天際游。風動必飛去,不應長此留。
23、《詠云》
唐·董思恭
帝鄉(xiāng)白云起,飛蓋上天衢。帶月綺羅映,從風枝葉敷。參差過層閣,倏忽下蒼梧。因風望既遠,安得久踟躕。
24、《詠浮云》
唐·陸憑
虛虛復空空,瞬息天地中。假合成此像,吾亦非吾躬。
25、《夏云》
如峰形狀在西郊,未見從龍上?寥。多謝好風吹起后,化為甘雨濟田苗。
26、《夏云》
唐·曹松
勢能成岳仞,頃刻長崔嵬。暝鳥飛不到,野風吹得開。一天分萬態(tài),立地看忘回。欲結暑宵雨,先聞江上雷。
27、《夏云曲》
唐·齊己
紅嵯峨,爍晚波,乖龍慵臥旱鬼多。燭燭萬里壓天塹,?雷電光空閃閃。好雨不雨風不風,徒倚穹蒼作巖險。男巫女覡更走魂,焚香祝天天不聞。天若聞,必能使爾為潤澤,洗埃氛。而又變之成五色,捧日輪,將以表唐堯虞舜之明君。
28、《孤云》
唐·于武陵
南北各萬里,有云心更閑。因風離海上,伴月到人間。洛浦少高樹,長安無舊山。裴回不可駐,漠漠又空還。
29、《孤云》
唐·貫休
將比鷺鷥還恐屈,始思殘雪不如多。清風相引去更遠,皎潔孤高奈爾何。
30、《山出云》
唐·張復
山靜云初吐,霏微觸石新。無心離碧岫,有葉占青春。散類如虹氣,輕同不讓塵。凌空還似翼,映潤欲成鱗。異起臨汾鼎,疑隨出峽神。為霖終濟旱,非獨降賢人。
31、《山出云》
唐·李紳
杳靄祥云起,飄?翠嶺新。縈峰開石秀,吐葉間松春。林靜翻空少,山明度嶺頻。回崖時掩鶴,幽澗或隨人。姑射朝凝雪,陽臺晚伴神。悠悠九霄上,應坐玉京賓。
32、《山出云》
唐·沈亞之
片云朝出岫,孤色迥難親。蓋小辭山早,根輕觸石新。飄揚經(jīng)綠野,明麗照青春。拂樹疑舒葉,臨江似結鱗。從龍方有感,捧日豈無因。看助為霖去,恩沾雨露均。
33、《山出云》
唐·陸暢
靈山蓄云彩,紛郁出清晨。望樹繁花白,看峰小雪新。映松張蓋影,依澗布魚鱗。高似從龍?zhí),低如觸石頻。濃光藏半岫,淺色類飄塵。玉葉開天際,遙憐占早春。
34、《嶺上云》
唐·白居易
嶺上白云朝未散,田中青麥旱將枯。自生自滅成何事,能逐東風作雨無?
35、《日暮碧云合》
唐·許康佐
日際愁陰生,天涯暮云碧。重重不辨蓋,沈沈乍如積。林色黯疑暝,隙光俄已夕。出岫且從龍,縈空寧觸石。馀輝,幉,浮影凝綺席。時景詎能留,幾思輕尺璧。
36、《春云》
陰去為膏澤,晴來媚曉空。無心亦無滯,舒卷在東風。
37、《春云》
唐·裴澄
漠漠復溶溶,乘春任所從。映林初展葉,觸石未成峰。旭日消寒翠,晴煙點凈容。霏微將似滅,深淺又如重。薄彩臨溪散,輕陰帶雨濃。空余負樵者,嶺上自相逢。
38、《春云》
唐·鄧倚
搖曳自西東,依林又逐風。勢移青道里,影泛綠波中。夕霽方明日,朝陽復蔽空。度關隨去馬,出塞引歸鴻。色任寒暄變,光將遠近同。為霖如見用,還得助成功。
39、《春云》
春云春水兩溶溶,倚郭樓臺晚翠濃。山好只因人化石,地靈曾有劍為龍。官辭鳳闕頻經(jīng)歲,家住峨嵋第幾峰。王粲不知多少恨,夕陽吟斷一聲鐘。
40、《浮云》
唐·羅隱
溶溶曳曳自舒張,不向蒼梧即帝鄉(xiāng)。莫道無心便無事,也曾愁殺楚襄王。
41、《湘云》
唐·吳商浩
□滿湘江云瑩空,紛紛長對水溶溶。日西遙望自歸處,盡掛九疑千萬峰。
42、《片云》
水底分明天上云,可憐形影似吾身。何妨舒作從龍勢,一雨吹銷萬里塵。
43、《白云向空盡》
唐·焦郁
白云升遠岫,搖曳入晴空。乘化隨舒卷,無心任始終。欲銷仍帶日,將斷更因風。勢薄飛難定,天高色易窮。影收元氣表,光滅太虛中。倘若從龍去,還施濟物功。
44、《看云》
何峰觸石濕苔錢,便逐高風離瀑泉。深處臥來真隱逸,上頭行去是神仙。千尋有影滄江底,萬里無蹤碧落邊。長憶舊山青壁里,繞庵閑伴老僧禪。
45、《立春日曉望三素云》
唐·陳師穆
晴曉初春日,高心望素云。彩光浮玉輦,紫氣隱元君。縹緲中天去,逍遙上界分。鸞驂攀不及,仙吹遠難聞。禮候于斯睹,明循在解紛。人歸懸想處,霞色自氛氳。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