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九章?惜誦》原文翻譯 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屈原《九章?惜誦》原文翻譯 賞析

《九章?惜誦》原文

惜誦以致愍兮,發(fā)憤以抒情。

所非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俾山川以備御兮,命咎繇使聽直。

謁忠誠以事君兮,反離群而贅?。

亡儇媚與背眾兮,情與貌其不變。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證之不遠。

吾誼先君而后身兮,羌眾人之所仇。

專惟君而無他兮,又眾兆之所讎。

一心而不豫兮,羌不可保也。

疾親君而無他兮,有招禍之道也。

思君其莫我忠兮,勿忘身之賤貧。

事君而不貳兮,迷不知寵之門。

忠何罪組遇罰兮,亦非余心之所志。

行不群以巔越兮,又兆眾之所?。

紛逢尤以離謗兮,謇不可釋。

情沉抑而不達兮,又蔽而莫之白。

心郁邑而不達兮,又莫察余之中情。

固煩言不可結(jié)而詒兮,愿陳志而無路。

退靜默而莫余知兮,進號呼又莫吾聞。

申?傺之煩惑兮,中悶瞀之??。

昔余夢登天兮,魂中道而無杭。

吾使厲神占之兮,曰:“有志極而無旁”。

“終危獨以離異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

故眾口其鑠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懲于羹而吹齏兮,何不變此志也?

欲釋階而登天兮,猶有曩之態(tài)也。

眾駭遽以離心兮,又何以為此伴也?

同極而異路兮,又何以為此援也?

晉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讒而不好。

行?直而不豫兮,鯀功用而不就。

吾聞作忠以造怨兮,忽謂之過言。

九折臂而成醫(yī)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弋機而在上兮,?羅張而在下。

設(shè)張辟以娛兮,愿側(cè)身而無所。

欲??以干傺兮,恐重患而離尤。

欲高飛而遠集兮,君罔謂汝何之?

欲橫奔而失路兮,堅志而不忍。

背膺?以交痛兮,心郁結(jié)不紆軫。

搗木蘭以矯蕙兮,?申椒以為糧。

播江離與滋菊兮,愿春日以為糗芳。

恐情質(zhì)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

矯茲媚以私處兮,愿曾思而遠身。

《九章?惜誦》翻譯

珍視志向用作書券戰(zhàn)亂,闡明怨恨用作抒發(fā)真情。

官府無忠言你們說明它,指點民眾命運用作力役。

盟約從橫地用作割黔中,防止?jié)撛谟H附向著使用。

使高山河流作墻垣御敵,令災禍徭役差使受職守。

竭力愛國忠誠用職你們,推軍合群你們抵押多馀。

失邊境使用你們違眾意,須明亮你們?nèi)フ莆諝w屬。

言論親附巡狩它能成功,真情親附法令它無變化。

親友助民謀劃選擇你們,官府使用諫正去無邊境。

抗秦先導你們后于我軍,強悍眾民去到公所結(jié)伴。

單純謀慮你們沒有他意,執(zhí)大眾表現(xiàn)去公所仇敵。

統(tǒng)一思想你們不要猶豫,疆域民眾沒有合適依靠。

急速結(jié)交你們沒有他法,存在牽系戰(zhàn)禍去疏原因。

思考你們在謀我軍愛國,迅速忘掉我軍去向窮乏。

職務(wù)抗秦你們就沒懷疑,沉迷沒掌復黔去的途徑。

忠實懲敵用作投合復地,不是我軍想的公所志向。

巡狩無民使用陷落邊境,持大眾表現(xiàn)去公所歡欣。

戰(zhàn)遭失敗使用軍隊受謗,正直行動沒有合適解說。

真情潛伏遏止你們不知,掌戰(zhàn)局你們謀去的大眾。

思慮黔中我軍?言停止,持謀畫昭著我軍驅(qū)傷情。

本來煩躁話未許可流傳,想陳述志向你們沒職位。

退靜默你們謀我軍執(zhí)掌,軍令召持謀畫抵御敵至。

重大話停止驅(qū)煩勞惑亂,黔中地默亂去專一抗秦。

過去我軍夢域進入民眾,神挫傷疏通你們沒航向。

抗秦使振雷精神占有它,說在立志邊境你們沒偏。

久長險斗使用軍隊分散,說義軍該思你們無依靠。

原因大家說它消損鞏固,開始選擇你們遇到危險。

懲罰調(diào)和你們夸大混合,抗秦沒有改變這個志向。

想舍憑藉你們登進民眾,相似存在以前這個形勢。

眾多驚擾速用軍隊謀略,執(zhí)持抗秦使用此同盟軍。

共同邊境你們分開職位,執(zhí)持抗秦使用成此救助。

進而復生去的愛國民眾,開始信讒言你們沒邊際。

巡狩忠公所你們沒變動,難民功用你們沒有成就。

抗秦至興國使用造就恨,迅速評論這個經(jīng)歷言論。

匯挫敗兵你們成就治理,抗秦至今你們掌節(jié)進行。

短兵擊敵你們居于邊境。小戰(zhàn)網(wǎng)張開你們居此地。

完備擴拓用作戲樂你們,想潛伏自身你們沒公所。

愿疲憊旋轉(zhuǎn)用求取停戰(zhàn),共車戰(zhàn)怕你們軍隊優(yōu)異。

想打速戰(zhàn)你們邊境壘壁,義軍戰(zhàn)局稱你們擔荷的。

愿放縱急走你們失職位,堅持復黔志你們無克制。

負擔攻敵分開交戰(zhàn)盡情,想激情決斷你們回旋車。

受挫質(zhì)樸軍使用強義軍,開拓表衰亂使用造行道。

遷江域軍跟隨滋生誓告,望振作日使用成后備軍。

共同真情約定去沒信任,因此重復撰文作用自明。

舉此逢迎用在隱蔽處所,望增思考你們邊境安身。

《九章?惜誦》賞析

《九章?惜誦》的寫作時期,歷來有兩種意見:一認為作于懷王時期,二認為作于頃襄王時期。大部分學者同意第一種意見,而王夫之《楚辭通釋》、郭沫若《屈原研究》持第二種意見。從作品內(nèi)容看,此篇不如《離騷》那么沉痛,也看不出已遭放逐的跡象,汪瑗《楚辭集解》認為“大抵此篇作于讒人交構(gòu),楚王造怒之際,故多危懼之詞,然尚未放逐也!边@一說法比較符合實際情況。至于具體的作時,蔣驥《山帶閣注楚辭》認為作于“初失位”時,亦即公元前33年(懷王十六年)左右。夏大霖《屈騷心印》、游國恩《楚辭概論》等均同,林云銘則認為作于公元前32年(懷王十七年),姜亮夫《屈原賦校注》認為“其三十歲初放時之作”,陸侃如《屈原評傳》認為作于公元前305年(懷王二十四年)。從當時的時代背景來分析,公元前33年(懷王十六年)是楚國政治的轉(zhuǎn)折點,從這一年后,楚國開始走下坡路,屈原也遭讒被疏,所以,此篇作于公元前33、34年是有可能的。

《惜誦》是《九章》的第一篇,敘述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擊的始末,和自己對待現(xiàn)實的態(tài)度,基本內(nèi)容與《離騷》前半篇大致相似:故有“小離騷”之稱。

全篇可劃分為五段。

起因

從開頭至“命咎繇使聽直”為第一段,講述自己寫此篇作品的起因,那是因為有人在楚王面前進了讒言,說自己不忠于楚國及其國君,楚王乃發(fā)雷霆之怒,疏遠了屈原,屈原憤懣之極,不禁對天發(fā)誓:我對楚王是一片忠誠,天地鬼神可鑒。屈原還設(shè)想召來五方天帝、日月星辰、山川神?和古代正直的法官,組成一個公正的法庭,來聽取自己的申訴,并作出公正的評判。

正辭

接下來是申訴的開始,從“竭忠誠以事君兮”至“有招禍之道也”十六句為第二段,這一節(jié)是訴訟的正辭,意在闡明兩個問題:一是自己竭誠事君,專心無二;二是自己日月可鑒的一片忠心卻成了“招禍之道”。“竭忠誠”二句,是屈原說自己忠而被謗,以致被疏而離群獨處的事實!巴孛摹倍溲宰约罕蛔嬛r的原因,此實望君之參驗而考實!把耘c行其可跡兮”四句,承上文之意,申說參驗考實是可以辦到的,為提出申訴作引!耙夹亩辉ベ狻彼木渖晔鲎约貉孕械膭訖C,一切皆是為楚王著想,并無他意,但卻因此招禍。

心情

“思君其莫我忠兮”至“中悶瞀之??”為第三段,述自己心情的憂苦!八季彼木溥M一步說明自己是“先君而后身”,從未把寵辱放在心上,暗示既不與小人比周,也不會對君王產(chǎn)生二心。“忠何罪”四句意謂遇罰倒不在乎,只是自己這樣的結(jié)果會為國人所笑,緊承上文進一步抒發(fā)自己的憤懣心情!凹姺暧取彼木溆伞胺暧取薄半x謗”過渡到欲白于君!?郁邑余?傺兮”四句緊承“莫之白”而申言之!巴遂o默”四句意為:退而靜默不言,恐無人知道自己的苦心;進而大聲疾呼,又怕無人會聽。該段著重寫自己陳志無路的心情,即“發(fā)憤以抒情”也。在上段中說“相臣莫若君”,此段進而寫君王“荃不察余之中情”(《離騷》)。君既不知,只好“指蒼天以為正”,只好尋厲神而占卜之,自然轉(zhuǎn)入下文。

勸告

從“昔余夢登天兮”至“?功用而不就”為第四段,為占夢者對屈原的勸告,與《離騷》女?一節(jié),大意略同。“昔余夢”四句托為游仙,引入下文!敖K危獨”句為屈原問語:“我又問:是否要遭受疏遠?”從“日:君可思而不可恃”至“?功用而不就”為厲神的答語!熬凰肌敝痢蔼q有曩之態(tài)也”為第一層意思,厲神指出屈原有目的而無道路,勸屈原放棄忠君,認為如果照“曩之態(tài)”那無疑是“欲登天而釋階”,根本不可能達到目的。接著“眾駭遽”四句言楚王發(fā)怒后,本來同道的那些人都已離心背德,棄之而去。最后“晉申生”四句采用了二個比喻,說明孝子忠臣被說成不忠、不孝,是古已有之的事情。

感想

“吾聞作忠以造怨兮”至最后為第五段,寫屈原找厲神占夢以后的感想。楚國人觀點如此,君王對自己的態(tài)度如此,留是不可能的,但去呢?卻又不忍,那只有潔身自保而已!拔崧劇彼木洌祆洹冻o集注》析曰:“人九折臂,更歷方藥,乃成良醫(yī),故吾于今,乃知作忠造怨之語,為誠然也。”所用比喻簡明恰當。“?弋機”四句,言詩人遭讒被疏,如有?弋在側(cè),竟無容身之地,真是左右為難。在這樣的形勢下,屈原該怎么辦呢?“欲??”八句屈原為自己設(shè)想了三條出路:一是??,即逗留、等待,但這樣唯恐再遭憂患;二是高飛遠集,即遠適他國,但到底去哪個國家呢?三是“橫奔而失路”,即朱熹說的“妄行失道”或陳第說的“違道妄作”(《屈宋古音義》),就是與壞人們同流合污。但這三條路,選擇任何一條都是十分不理想的,這使詩人“背膺?以交痛兮,心郁結(jié)而紆軫”。這三條路都是不好走的呀,考慮再三的結(jié)果,還是另選其他的道路!?木蘭以矯蕙兮”八句,用比喻之意,說自己還是保持自己美好的品德,遠離這復雜骯臟的社會,塊然獨處吧!

《九章?惜誦》的藝術(shù)特點

此篇在藝術(shù)上有著十分鮮明的特點。首先,全篇洋溢著非常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作者發(fā)揮了豐富的想像力,虛構(gòu)了一個實際上并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虛幻的法庭,它由五方天帝、山川諸神、古代好法官共同組成。讓他們來聽取自己極度苦悶的傾訴,又虛構(gòu)了一個厲神,讓他在占夢時作答,如同女?一樣,給屈原以勸告和回答。這樣的寫法,使此篇詩作出現(xiàn)了一幅虛無飄渺的景象,引人入勝,給人以身臨其境的藝術(shù)享受。其次,此篇詩作以十分細膩的筆調(diào)描摹了抒情主人公的意志活動和感情沖突。詩歌從對天發(fā)誓,寫到進退維谷、百口莫辯的困境,登天占夢的幻境以及“?木蘭”、“播江蘺”的精神境界,處處都寫得波瀾起伏,回旋曲折,扣人心弦。使讀者深切地感受到詩歌抒情主人公所敘述的不幸遭遇,決不僅僅關(guān)系到他個人一身,而是與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密切相聯(lián)的。再次,就是語言上的特點,此篇詩作直抒胸臆,語言真摯生動,樸素自然,尤其是“眾口鑠金”、“九折臂而成醫(yī)”等眾多民間成語的運用,更使人感到通俗淺顯,耳目一新。

屈原的詩詞全集(27首詩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501676.html

相關(guān)閱讀:自由的微風_詩歌鑒賞
阮籍《鳩賦》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原文及翻譯 賞析
到那些說是枯死的園子里看看_詩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