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原文及翻譯 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原文及翻譯 賞析

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原文

無家對寒食,有淚如金波。

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仳離放紅蕊,想像?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猶渡河。

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翻譯

待更新

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賞析

《一百五日夜對月》是唐朝詩人杜甫的作品之一。

詩的首聯(lián)寫到“無家對寒食,有淚如金波”!盁o家”此處說的是沒有家人和自己在一起。詩人寫這首詩的時間是至德二年,此時詩人仍然被困在淪陷的長安,而妻兒卻都在?州,不知生死,所以此處說“無家”實際上是指沒有家人在身邊,也不知家人生死的意思!昂场敝傅氖呛彻(jié)。寒食節(jié)亦稱“禁煙節(jié)”、 “百五節(jié)”,在農歷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節(jié)前一二天。杜甫詩中“寒食”二字與題目中的“一百五日”相互照應。第二句“有淚如金波”。“有淚”同上文的“無家”相對,表現(xiàn)出親人離散的悲哀!敖鸩ā敝傅氖窃鹿馊鋈胨歇q如金波。在這一句中,杜甫實際上是借“金波”來說自己的淚水。月光入水而金光閃爍,自己此時的眼淚也像金波一樣涌動不止。此聯(lián)的意思是說寒食節(jié)的夜晚,“我”沒有家人伴在身邊,懷念起親人,熱淚如金波一樣流出來。這也是詩人對安史之亂造成人民流離失所的無聲控訴。

頷聯(lián)“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斫卻”是砍去的意思,“月中桂”指的是傳說中月宮所植的桂樹,此處暗用了吳剛伐桂的神話故事。“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是詩人的想象:砍去了月中的桂樹,月亮的光輝會更加清澈皎潔吧?這樣我就可以借明月的光輝給家人傳遞思念了。此聯(lián)寫的是自己思念妻子卻不能與之相聚時所產生的奇特想象,表達了詩人渴望與妻兒團聚的期望。

頸聯(lián)“仳離放紅蕊,想像顰青娥”。 “仳離”,別離。清人仇兆鰲《杜詩詳注》云:“《詩》:有女仳離,啜其泣矣。仳離,別離也。” “想像”意思是想念故人的樣子。“顰”, 蹙眉,使動用法,使蹙眉的意思。 “青娥”,仇兆鰲認為此處應為“青蛾”。但聯(lián)系前面所提到的“月波”、“月中桂”,后面的 “牛女”“渡河”等詞句可知作者處處在圍繞“月”展開聯(lián)想,敘寫心懷,該句中的“青娥”也應是指與月有密切關系的嫦娥,暗指妻子,而不是“青蛾” 。再者,從句意來說,“想像顰青娥 ” 的意思是想念故人使得青娥蹙眉了,若做“青蛾”則無法與詩意相符。這一聯(lián)是月亮偏在離別時散播光澤,想必思念故人會使得妻子為之蹙眉吧。這句運用透過一層的寫法,借自己想象妻子思念自己而憂傷不已的樣子來表達夫婦分隔兩地的愁苦之情。

尾聯(lián)“牛女漫愁思,秋期猶渡河”!妒勒f新語》云“:牛、女二星,隔河而居,每七夕則渡河而會”。這兩句的意思是說牛郎織女每年秋天七夕之日尚能團聚,可自己與妻子團聚之時卻不知在何日。此聯(lián)借用牛郎織女七夕相聚的神話故事來反襯自己與妻子不能相聚的悲苦。

在這首詩中,杜甫借用神話故事和想象將自己在寒食之夜對月思人的悲傷情懷書寫的淋漓盡致。詩的結尾感嘆牛郎織女尚能相聚,從側面反映了安史之亂帶來親人天各一方的苦難。

此外,這首五律的標題、手法同樣為人所稱道。首先,標題為《一百五日夜對月》便獨具匠心。唐人詩中往往稱“寒食”而不稱“一百五日”。此處杜甫題為“一百五日”意在突出自己離開家人已經(jīng)很長時間了。其次,偷春格的手法。律詩中一般是頷聯(lián)成對而首聯(lián)隨意,首聯(lián)成對而頷聯(lián)不對者就被稱做“偷春格”,杜甫的這首詩首聯(lián)是對句,頷聯(lián)本應是對句卻并非對句。這樣的謀篇打破常規(guī),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第三,想象手法。在這首詩中,作者用吳剛伐桂表明自己的思念,用青娥長恨想象妻子的愁顏,用牛郎織女相會反襯自己的悲苦等。這些神話的運用既展現(xiàn)了詩人的精神世界,又使得詩歌極具浪漫主義色彩。

杜甫的這首《一百五日夜對月》正是通過神話故事,運用浪漫想象和多種藝術手法將自己在寒食節(jié)之夜思念親人的感情表達出來的。它同《月夜》一樣,是兼具了思想情感真實博大和藝術手法圓融貫通的好詩。

【杜甫的詩詞全集 68首詩全集下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566854.html

相關閱讀:我的祖國_詩歌鑒賞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白居易《后宮詞》原文及翻譯賞析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chuàng)業(yè)艱難百戰(zhàn)多
陸游《病起書懷》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