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花飛減卻春,風萬點正愁人
【出處】
唐·杜甫·《曲江二首》之一
【原作】[供給]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且看欲盡花經(jīng)眼,莫厭傷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冢臥麒麟。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
【名句賞析】
花朵一片片地飛落,好像春光一絲絲地減退;眼看東風吹下萬點落花,不禁令人為之發(fā)愁萬分?粗▋弘S風飛落,惹人愁情片片。這是留戀春天的消失,也是感傷歲月的無情。然而詩中不寫曲江四周花木繁嬈,而只用“風飄萬點”四字,就概括了這所有。
“風飄萬點”,不僅是客觀地寫景,綴上“正愁人”三字,重點就落在見景生情、托物言志上了。“風飄萬點”,這對春風自得的人來說,會煞是難看,為何又“正愁人”呢?作者面對的是“風飄萬點”,那“愁”卻早已萌發(fā)于前此的“一片花飛”,因此用跌筆開頭:“一片花飛減卻春!”歷盡漫長的寒冬,好輕易盼到春天來了,花兒開了。這春天,這花兒,不是很值得人們愛護的嗎?然而“一片花飛”,又流露了春天消逝的新聞。敏感的、特殊珍愛春天的詩人又怎能不“愁”?“一片”,是指一朵花兒上的一個花瓣。因一瓣花兒被風吹落就覺得春色已減,暗暗發(fā)愁,可現(xiàn)在,面對著的明顯是“風飄萬點”的殘酷事實啊!因而“正愁人”三字,非但沒有概念化的弊病,幾乎力透紙背。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