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年度教科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期中測試題 親愛的同學(xué):轉(zhuǎn)眼間半學(xué)期過去了,你一定學(xué)到了不少知識。在這里老師給你提供了一個展示聰明才智的機會,希望你認(rèn)真答題,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你的成功吧! 基礎(chǔ)知識練功房 一、看拼音,寫漢字(注意寫端正哦!)。(10分) hūn àn zuǐ chún jiǎn dān nòn? zān? xǐ huān 二. 我會用“ ” 給下面的多音字畫出正確的讀音。(4分) 1、數(shù)(shù shǔ)學(xué)課上,老師教我們從一數(shù)(shù shǔ)到百。 2、我堅持步行(xín? hán?)上下學(xué),并把節(jié)省下來的的錢存進銀行(xín? hán?)。 三、比一比,再組詞,你一定行。10分) 臉( ) 那( ) 尤( ) 練( ) 桃( ) 撿( ) 哪( ) 龍( ) 煉( ) 挑( ) 四、比一比,選字。(8分) 極 級 年( ) 好( )了 在 再 ( )三 正( ) 評 蘋 ( )果 ( )說 講 獎 獲( ) 聽( ) 五、先把四字詞語補充完整,再仿照例子寫詞語(試卷上除外)。(7分) 專心( )( ) 綠草( )( ) 爭( )恐( ) 例: 小題大做 紅彤彤 六、找出句子中意思相反的詞語,寫在括號里。(2分) 1.春天溫暖、冬天寒冷。( )――( ) 2.人望高處走、水望低處流( )¬――( ) 七、按要求寫句子: (一)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你肯定行!(4分) 1、媽媽的新衣服( )。 2、( )在認(rèn)真的寫字。 (二)照樣子,把長句子改成短句子。(4分) 1、可愛的小白兔正在高高興興地吃著蘿卜。( )吃( )。 2、春天到了,公路上到處都有融化了的積雪。( )有( )。 (三)把下面的詞語組成句子寫下來,并加上標(biāo)點。(4分) 1.說話 跟 螞蟻 正在 小白兔 2.媽媽 要 我 告訴 下雨 了 (四)給下面的句子加上標(biāo)點。(4分) 1.就說 仙桃石 吧 它好象上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 落在山頂?shù)氖P上 2.日月潭風(fēng)光秀麗 吸引了許許多多中外游人 3.黃果樹瀑布是中國上最大的瀑布 在世界上也挺有名氣呢 八、為歇后語找朋友,請試試吧。3分) 1、樂樂撿了一支鋼筆卻沒有交給老師,好朋友勸她說:“那是紙里包火――( )! 2、我買了一張紙,太薄了,簡直是“( )――一捅就破。” 3、最近班里老是丟東西,可小剛一件也沒拿,他可是“小蔥拌豆腐――( )。” 九、我會填。(9分) 1、悠揚的笛聲飄蕩在( ),許多行人被( ),都站在細(xì)雨中( )。 2、這學(xué)期我們學(xué)習(xí)了( )代詩人( )寫的《登鸛雀樓》,詩中有一句是激勵大家努力向上的,它一直被世人傳誦至今,請你寫下來。 ( )。 3、不怕學(xué)不成,就怕( )。( ),萬事都可成。 4.運用一分知識,( )。 十、園地:(8分) 小猴做新衣 小猴打算為自己做一套新衣。 他向大象伯伯請教:“我做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布料?”大象伯伯說:“我看最少也得五丈。”小猴有點不相信,又向松鼠叔叔請教。松鼠叔叔說:“我看五寸就夠了。” 究竟誰說得對呢?小猴為難了。他決定向山羊阿姨請教。山羊阿姨用尺在小猴身上量了量說:“不是五丈,也不是五寸,而是五尺。” 小猴買了五尺布,請山羊阿姨幫他做。新衣服做好了,小猴穿上了新衣。他來到湖邊一照。!真合適。 1.這篇短文共有_________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____句話。用直線劃出這段中小猴說的話。(3分) 2.小猴做新衣,先請教__________,再請教_________,最后請教________________。(3分) 3.小猴能穿上合適的新衣是因為:(哪種對在括號里打“√”)(2分) (1)請別人幫他做。( ) (2)小猴買了五尺布。( ) (3)山羊量體裁衣。( ) 十一、我會說,我會寫(6分) 星期天,明明在家寫作業(yè),想起自己的襪(wà)子臟了。明明對媽媽說了什么?你能寫出來嗎? 明明: 媽媽:孩子,你是二年級學(xué)生了,老師說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你自己試一試,好嗎? 明明: 媽媽:那等你寫完作業(yè)再去洗,怎么樣? 明明: 媽媽:明明真是個好孩子,越來越懂事了。
十二、妙筆生花(17分) 題目:我喜歡 1、把題目補充完整。如補充為《我喜歡養(yǎng)小動物》、《我喜歡放風(fēng)箏》、《我喜歡讀書》…… 2、用自己的話把自己感興趣的事介紹清楚、寫明白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右腦開發(fā)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 右腦圖卡
Copyright(C) 2006-2013 JiYiF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