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中如何確立自信,發(fā)揮自信的“能量”,以下三點也許對你有所借鑒作用。
1.膽量大
俗話說:自卑生灰心,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動搖,動搖生失敗。很多同學擔心自己會失敗,這是一種習慣性思維,如果擁有了自信,換種思路你就會發(fā)現(xiàn),成功和失敗的機會是均等的。如果你心理的天平偏向失敗,壓力也就隨之加大,應有的成績會因此而打“折扣”;如果在拼搏中憧憬成功,就會增添向命運挑戰(zhàn)的勇氣和力量。
2.心態(tài)靜
心理學研究認為:在人類的心理狀態(tài)里存在著“不知者強”與“老成者弱”和現(xiàn)象。也就是說,如果目的之外的其他因素占據(jù)了內(nèi)心,會使自己的實力發(fā)揮受到限制。當一個人處于消極淡漠情緒中,內(nèi)心的潛力就會處于抑制狀態(tài);相反,如果你在遇到外界壓力時,能從積極的角度去對待,排除或控制那些使你憂慮、煩躁的信息刺激,沉穩(wěn)冷靜應考,就能夠發(fā)揮“正常”,而不至于出現(xiàn)事后懊惱的結局。
3.低期望
大多數(shù)考生在考試之前對自己的未來懷有美好的憧憬。特別是那些學習上的佼佼者,更是對名牌學校和理想充滿了向往。為了達到既定目標,他們心里往往有一個高考的最低分數(shù)線。這條在考生心里成為一條時隱時現(xiàn)的“橋”。當試卷答得順暢時,那座“橋”頓時在考生心里化作一道美麗的“彩虹”;當答卷出現(xiàn)“阻塞”時,特別是首考科目,考生心理的那座“橋”極易瞬時“崩塌”。所以,適當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就等于在分值上增添了無形的砝碼,就能為取得理想的考試成績先勝一籌。
◆夯實基礎、鞏固知識
一口吃個胖子的笑話,眾人皆知。可是人們在對待某些具體的問題時不免會犯此類錯誤,總想一蹴而就。比如對待高考,一些同學就認為先功高精堅,回頭再來打基礎;還有的同學則臨陣磨槍,只有考試前才想到某些知識點被疏忽了。
其實,每學科都要重視基礎知識。對比分析近年高考英語試題中的單項填空原題,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考題突出考查考生在熟練地掌握語法基礎知識上,分析語境解決問題的能力,即考點的語境化、功能化、交際化?梢姡绻麤]有扎實的基本功是不行的。
在高考中高難度題僅占少部分,所以重點還在于對基本知識點的掌握與靈活運用。扎實基礎,利用高三最后的系統(tǒng)復習,厚積薄發(fā)自然水到渠成。這種“潤物細無聲”積累的價值就好比是“飛流直下三千尺”沖擊力,都是巨大的。所以考生們在開始決定大干一場前,必須提醒自己,設置好合理的策略和目標,以基礎為重,兼顧難點。
◆持之以恒、不懈不怠
作為考生,當你有了扎實的基本功作支撐,解題速度和解題技能就會提高,使你能騰出更多的時間來從容應對其他類型的題目。這個時候往往要求你掌握一定的技巧與技能,而這些技巧與技能不會輕松地掌握的,必須配以嚴格的學習計劃,長期積累才可能有所成效。比如英語的學習可以分為兩大類:詞法類(比如名詞、動詞等)與句法類(比如時態(tài)、被動語態(tài)等),對每類進行大量的訓練,所以,此時,貴在堅持,切勿兩天打魚,三天曬網(wǎng)。
荀子在《勸學篇》中說,“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只要考生坐下來,拿起書,堅持,堅持,再堅持,心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靜下來。鞏固有把握的知識,沒把握的能看多少是多少。接受自己的水平,只要盡力了,參與了,就是在體驗生命的意義。
水滴石穿,鐵杵磨成針,所以只有在心理上做好持之以恒,不懈不怠的準備,才能穩(wěn)住陣腳,不急不躁。請相信只要按照計劃持之以恒地學習,考生一定會取得不俗的成績。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