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biāo): 1、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跟陌生人走,防止上當(dāng)受騙。 2、提高幼兒對陌生人的辨別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hù)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zhǔn)備: 1、進(jìn)行裝扮用的頭巾,手提包,安全帽、巧克力、玩具等。 2、請兩位幼兒不認(rèn)識的家長扮演陌生人,并設(shè)置好情境。
活動過程: 一、觀看情景表演"陌生人來了"。 情景(一)請一位家長裝扮成陌生人,主動與媽媽不在身邊的明明說話,告訴明明:"我是你媽媽的朋友,你媽媽在那邊排隊買東西,叫我過來帶你去找她。" 情景(二)請另一位家長裝扮成外婆模樣:"小朋友,還認(rèn)得我嗎?我是你們家的鄰居,你媽媽突然有急事,讓我把你帶回家,晚上來我家接你回去。" 二、交流討論,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1、明明遇到誰了? 2、什么是陌生人呢?陌生人對他說了什么? 3、明明應(yīng)該和陌生人去嗎? 4、如果明明跟陌生人去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5、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話? 6、為什么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 教師小結(jié):遇到陌生人時,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情景練習(xí),能辨別陌生人一個陌生阿姨敲門進(jìn)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朋友,她今天沒空,讓我來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1、你認(rèn)不認(rèn)識她? 2、如果你不認(rèn)識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話? 3、小朋友都來想一想,××應(yīng)該對這位陌生人說什么?(讓幼兒練習(xí))接著表演:"你跟阿姨回家吧,阿姨給你吃巧克力" 4、陌生人給你的東西能不能吃?為什么不能吃? 幼兒在教師的提示下,對陌生人說:"阿姨,我不吃巧克力。"教師小結(jié):陌生人可能有壞人,壞人會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說好聽的話騙小孩,把小孩騙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所以我們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四、活動延伸 如果小朋友一個人在家遇到有人敲門又應(yīng)該怎么辦? 教師小結(jié):如果在家里不能隨便開門讓門外的人進(jìn)來。
推薦閱讀: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我不跟陌生人走》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陌生人》
大班安全教育教案《小心陌生人》
中班安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xùn)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