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嬰兒就已經開始感知到性別差異
1、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性身體。
孩子在在2-3歲期間語言表達能力增強,每天想問的問題也很多,比如“爸爸為什么有胡子,媽媽怎么就沒有”“我可以站著尿尿,xx怎么就得蹲著呢”還可能會提出一些讓父母覺得不好意思回答的問題,父母要有一個平和的態(tài)度來應對,因為當孩子長大的時候伴隨著性困惑的問題隨之而來是很正常的,不要就草率作答否則沒有解決問題反而讓孩子陷入更多的誤區(qū)。
2、日常生活中孩子的穿著搭配要恰當。
這個就比較簡單了,平時父母可以給小女孩穿一些粉色、紅色的衣服或者裙子,小男孩可以選擇灰色、藍色等之類的褲子;女孩還可以留長頭發(fā)扎小辮,男孩則是短發(fā)。
媽媽一般都比較愛打扮孩子,不要為了滿足自己或是跟隨潮流就給寶寶反串著裝去扮酷,比如把女孩的穿著打扮弄成男孩的樣子,男孩子給成女孩子的著裝,在大人看來覺得有趣或是無所謂的舉動,對孩子會產生不良影響,可能會讓孩子對自己的性別認知發(fā)生混亂,進而否定自己的性別。
3、通過玩伴,增強孩子對性別的認識。 孩子平時除了和家人在一起互動和玩耍以外更多的要多和同齡小伙伴一起玩,尤其是和同性別的孩子一起多互動是可以強化孩子的性別角色。父母不妨平時在小區(qū)里多認識一些鄰居多讓孩子們一起玩,或者同事朋友家有同齡的孩子也可以多交往,盡量讓孩子固定幾個同性別的玩伴會更好。
4、玩角色模仿的游戲 游戲是孩子們的最愛,角色扮演的游戲也是好處多多,比如教師讓幼兒玩“過家家”的游戲,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因為小時候自己也玩過呢,F在大部分孩子也很喜歡這樣游戲,父母可以幫助一起玩的幾個孩子分配一下角色,再利用一下家里的各種玩具來做道具,不僅玩的開心而且性別意識也得到了體現。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