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愛孩子是每位做父母的天性,但是過份的溺愛就很容易造就孩子潑灑不講理的壞習慣,在享受著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下,使孩子們滋生的嬌氣任性的毛病,對于孩子這些不良行為,必須要及時的給孩子加以矯正,消除孩子自己就是“小太陽”“小皇帝”的心理,以下是幾點,可以幫助媽媽改變孩子的任性小脾氣!
1、早期教育當孩子撒潑時,父母暫且不要理睬,也不要流露出遷就或憐憫之情,更不要站在旁邊說賭氣話:“還哭,看你能哭多久......!贝藭r的父母可以適當收掉一些孩子撒潑時可能破壞或故意摔壞的東西,然后關上門離開,讓他自己表演。
2、要注意教育的一致性,此時切莫讓他人(如爺爺、奶奶)心肝寶貝地去哄孩子,護著孩子,更不能當著孩子的面責備惹孩子撒潑的大人。不然,就會強化孩子的不良行為,使孩子覺得自己有“后臺”、“靠山”,以后還可能故伎重演,越演越烈。
3、父母要有點“狠心”,不能半道而轍,成為孩子淚水的俘虜,向孩子檢討求和:“是....。.不好,寶貝不要哭了,一切都是....。.不好!奔毿牡母改钢灰粢庥^察一下就可以發(fā)現(xiàn),此時孩子的哭鬧撒潑具有鮮明的表演性,如果家長不理他,讓他去哭鬧,過不了多久,當孩子透過淚水發(fā)現(xiàn)家里沒人時,他就會很快地停止表演,但是,如果家長馬上出現(xiàn)在他面前,或聽到附近有人活動,說話時,他往往又會很快進入角色,大哭大鬧起來。
4、在撒潑的氣氛淡化后,孩子也不再打滾時,可以給孩子講好孩子不應該這么做而應該怎樣做之類的道理。使孩子感到父母并不是不喜歡自己,而是不喜歡自己撒潑。這樣,就可以防止孩子產(chǎn)生情感錯覺,把父母看成兇狠的人。
早教中心對于愛撒潑的孩子,父母只要認真地、堅持不懈地按照上述方法去做,使孩子感到哪一套辦法既費力又不管用時,就不愁他們不改這壞習慣了。
孩子身上哪兒都不能打
有些人信奉“子不教,父之過”的古語,出于望子成龍、恨鐵不成鋼的急切心理,有些家長對孩子說服不了便壓服,文的不行便來武的,甚至還推出一套“小樹不修不成材,小孩不打不成器”的理論。在這種近乎愚昧的思想驅(qū)使下,不僅使孩子受了許多皮肉之苦,搞不好還會給孩子造成無法挽回的終生遺憾。
你知道嗎?打孩子不僅法律不允許,而且從人體科學角度講,孩子身上的任何一個部位都是打不得的。父母盛怒之下,手下無情,輕則讓孩子被打部位紅腫、軟組織挫傷,重則脫臼、骨折,甚至造成嚴重的神經(jīng)損傷,遺憾終生。人體科學告訴我們,孩子應教但不應打,孩子通常被打的部位其實都打不得。
有人喜歡用巴掌拍孩子的后背,殊不知,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主要分布在后背的脊椎骨中。擊打孩子的后腦或后背都會因為猛擊、強壓、震動,造成其中的某些神經(jīng)受損。有時這些神經(jīng)受損又不易被及時發(fā)現(xiàn),導致無法挽回的嚴重后果。
有人認為小孩的屁股肉厚不怕打,但坐骨神經(jīng)卻正在屁股部位上,被重打受損之后,其后果也不堪設想。
有人習慣擰孩子的臉蛋和耳朵,其實臉部有敏感的三叉神經(jīng),一旦受了傷害,會造成五官變形。孩子耳朵神經(jīng)末梢反應非常敏銳,擰耳朵用力過大過猛,會損傷“聽宮”、“聽會”等穴位,造成耳膜損傷或耳神經(jīng)受傷而致聾。
早教知識打孩子還會在孩子的心理發(fā)育上造成不良影響,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希望年輕的父母們學習科學的教育方法,拋棄簡單粗暴的“棒打成才”的舊觀念,避免給孩子和家庭帶來難以挽回的損失。
小編總結(jié):對于孩子父母要有一個正確的愛戴方法,即使愛孩子也要將就一個適量的度,過了這個度對于孩子就不在是愛了,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就是在害孩子,所以提醒父母要把握好了,另外叮囑家長教育孩子切記勿用暴力,強制性的壓抑孩子只會起到一時的作用,而達不到最本質(zhì)的效果!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