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教養(yǎng)?學習:不用罵孩子 也能讓TA自己認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習慣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一位教師在學校走廊上,遇到兩個正在嬉戲追打的學生,她閃避到走廊墻的邊緣,卻仍被他們撞到。碰撞了她的學生趕忙道歉,另一學生卻若無其事。教師要他道歉,他卻不肯,堅持只是他的同學碰撞了教師,自己沒任何過錯。回到教師辦公室,老師把過程與其他教師討論,不少教師都分別列舉出類似的經(jīng)歷,一致慨嘆時下孩子們總愛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的妻子是做老師的,剛才所說的就是她的親身經(jīng)歷。




  回家后,她再復述這事,希望找到更妥善的處理方法,面對不會認錯的學生如何把他們“撥亂反正”。她得到的錦囊是不要直接指出孩子的錯失,應先讓孩子說出事情始末,再按學生的反應,以問題引導他自。豪鐔柾瑢W為什么會碰撞到教師?轉換角色,若你自己被其他同學碰撞會有什么反應?若你在走廊上被兩人碰撞,只有一人向你道歉,你會接受嗎?與同學在走廊上嬉戲追打的起因是什么?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處理方法?事情到此,你覺得應該怎樣做?若能以平心靜氣的態(tài)度、逐一向學生提問,給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思考作答,并因根據(jù)學生當時的回應,將問題的先后和內(nèi)容作適當?shù)恼{(diào)整,引導孩子易地而處,交換角色而思,他定必有另一番感受。

  一星期后,媳婦再遇另一事件:她訓示一名頑劣不守校規(guī)的學生時,該名學生卻粗言以對。她十分生氣,正想嚴懲該名學生,卻忽然她改變了初衷──控制了怒火,沒有立即責罵學生,改以平和的態(tài)度,先讓他復述剛才發(fā)生事件的詳細經(jīng)過,再引導學生思考。她問學生:“能不能告訴老師,你是不是經(jīng)常會罵人?若你被別人罵有什么感受?”隨后她要學生反思不守校規(guī)的行為,對自己及他人,包括同學、教師或父母等的影響,再思考自己的行為是否有改善的空間。經(jīng)過一番循循誘導后,學生主動向她道歉,不單認錯,還承諾不會再犯——這就是自省的威力。

  現(xiàn)今不少父母,在子女學習的培訓上不遺余力,但卻很少會耐心地指導子女反省。其實,自省的重要性不止在于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失誤,及早改過,若能夠教導孩子對日常發(fā)生的事情常作反省,可以加強孩子自己的處事能力,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邁向成長。

  父母可就以下的“自省五部曲”,引導孩子檢討其得失與對錯,并提醒處事應有態(tài)度,及預期之成效:

  一.讓孩子安定下來,心平氣和地詳細復述事情始末,讓他思考事發(fā)的起因和結果。

  二.分析事件的成因時,引導孩子尋找及考慮其他不同的處理方法,以改變或防止事情發(fā)生。

  三.探討孩子在事情發(fā)生后,其言語、行?和態(tài)度的回應,及他所預期的后果,引導孩子思考事情的結果是否與期望相符,從而找出可改善的地方。

  四.問問孩子的感受,和易地而處作?對方的感受,若其他人受到影響,則同時要考慮其他人的感受和期望,讓孩子決定緊隨著應?取甚?善后回應。

  五.最后,要孩子自己說出在整件事情的經(jīng)?中得到的教訓,及今后在面對相同環(huán)境下的處事方法。

  當子女年幼遇到任何突發(fā)事情時,父母若能重復上述問題,指導孩子思考,則不難培養(yǎng)出孩子自省的習慣。

  稿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49824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