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開始的“戀父、戀母”情節(jié)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學齡前教育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4-6歲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他“戀”,第一個目標是他的異性親長,又名戀母(戀父)情結。這種情結在兒童性心理發(fā)展過程中是普遍存在的,被壓抑于潛意識內,以后不但可表現(xiàn)為戀上長者,而且還可能成為各類精神疾病(包括神經(jīng)癥、精神分裂癥與內源性抑郁癥)及其癥狀表現(xiàn)的心理根源。

  教養(yǎng)守則:溫馨快樂的家庭會對孩子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當好孩子的性楷模

  父母要處理好彼此的關系,給孩子一個溫馨快樂的家庭環(huán)境。如果父母關系緊張,孩子就很容易成為承受父母一方或雙方憤怒和怨氣發(fā)泄的對象,因為年齡太小,社會經(jīng)驗缺乏,孩子缺乏正確判斷事情緣由的能力,常常會把父母之間關系惡劣的原因歸結到自己頭上,長大后變得缺乏自信、膽小怯懦、性格軟弱和行為退縮,或者內心閉鎖、精神抑郁,嚴重的甚至可能自殺。

  同性父母是孩子性別意識形成的楷模,異性父母則是孩子學習與異性相處的楷模,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起著無法低估的作用。因此,無論是母親還是父親都應該積極配合,共同養(yǎng)育孩子,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當孩子年齡大了以后,異性父母與孩子相處時則要注意分寸,不要過度親密,以免導致孩子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了解更多科學早教知識,請登錄 早教頻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65619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