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問題。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眳菑V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蹦说弧瓣悇偻酢保萌怂吏~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小題1】解釋下列字詞在文中的意思。
(1)會天大雨會:
(2)以數諫故數:
(3)楚人憐之憐:
(4)所罾魚腹中罾:
【小題2】翻譯下列句子。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小題3】“燕雀”“鴻鵠”各比喻什么?
【小題4】導致陳勝吳廣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別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小題5】陳勝吳廣為什么要魚腹藏書、篝火狐鳴?對這種做法你是如何評價的?
答案
【小題1】(1)適逢,恰巧遇到 (2)屢次 (3)愛憐 (4)用網捕
【小題2】(1)燕雀怎么知道鴻鵠的志向呢?
(2)又暗地里派吳廣到駐地旁邊的叢林里的神廟中
【小題3】(1)“燕雀”比喻見識短淺的人!傍欩]”比喻有遠大抱負的人。
【小題4】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直接原因:失期,法皆斬。
【小題5】(1)制造輿論,鼓動人心,樹立威信,讓士卒相信“大楚興,陳勝王”的必然趨勢。(2)利用當時普遍存在的敬奉鬼神的習俗來制造輿論,達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這樣做顯出了陳勝等組織起義的足智多謀。
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會”與“憐”是古今異義字詞,“會”古義是“恰逢”,“憐”古義是“愛”!皵怠笔且辉~多義,有“多”有“幾”有“計算”等義,句中是“多次”! 罾”,課文注釋中注明,要記憶,本義是魚網,句中作用動詞:用網捕。
【小題2】
試題分析:這是一句名句,“燕雀”是小鳥,“鴻鵠”是天鵝,“安”表示疑問語氣:怎么,“志”,指“志向”,“哉”是古文中常見的語氣詞:呢。第二句中的“間”是古今異義字詞,古義有“一會兒”“挑撥”“私下”的意思,本句中是“私下”,“之”是動詞“去往”,“次”是“駐扎”,“所”是“地方”,“叢”是樹林。
【小題3】
試題分析:先理解“燕雀”“鴻鵠”是什么鳥,從它們的形象和特點上即可理解作者的比喻義,從句中含義理解也可以。
【小題4】
試題分析:“根本原因”指向的是矛盾雙方對立的根源,即階級矛盾,“直接原因”指的是引起事件發(fā)生的導火線,即某一起因,據此了解在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
【小題5】
試題分析:要從歷史背景和文章寫作的時代去理解,從背景來說,中國百姓有“愚昧”的思想,“尊君”思想重要,不敢反抗,而又相信天意,從時代來說,幾千年前,人們確實沒有高度的智慧,只有用這各上“盅惹”的辦法來起事,這是從“評價”的角度說,要回答陳勝“為什么這樣做”,還要從其機智上再加以說明(這也是現代人的理解)。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