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寶寶們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能夠盡早學會說話,是每一位爸爸媽媽的殷切期待。但有的寶寶卻遲遲不肯開口說話,或出現(xiàn)口齒不清、發(fā)音跟不上等情形,讓家長們感到非常擔憂。
正常寶寶在7-8個月時就會模仿聲音,一歲左右會叫爸爸媽媽,一歲半會說十來個字, 2歲左右會問簡單問題,3歲左右能基本表達自己的思想。
為什么有的孩子說話比別的寶寶晚,而且還特別模糊,讓人聽不懂?
其實,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因為寶寶語言發(fā)育落后,說話比同齡的孩子晚。同時,發(fā)音的器官發(fā)育不成熟,功能也還不協(xié)調(diào),所以寶寶說話特別模糊,家長聽不清。
1.語言發(fā)育遲緩分型
⑴、表達性語言障礙(能理解,但是不會表達)
、、感受性語言障礙(不能懂,也不會說)
2.從哪幾點看出孩子是語言發(fā)育遲緩
、拧⑦^了說話的年齡仍不會說話
、、說話晚或很晚
⑶、開始說話后,比別的正常孩子發(fā)展慢或出現(xiàn)停滯
、取㈦m然會說話,語言技能較低
、伞⒄Z言應用、詞匯和語法應用均低于同齡兒童
、、只會用單詞交流不會用句子表達
⑺、交流技能低
、、回答問題反應差
⑼、語言理解困難和遵循指令困難
、、換音障礙。如G和D發(fā)音混淆
4個小秘訣,讓孩子口齒伶俐
1、 語言社交訓練
通過親子互動訓練,讓寶寶產(chǎn)生溝通交流的意識。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成功的家教首要是父母以身為范,讓孩子耳濡目染。雖然小寶寶說話少,不會說,但父母也要對著寶寶各種說,身處語言社交環(huán)境中,寶寶自然不易語言發(fā)育遲緩!
2、認知理解訓練
根據(jù)孩子的認知理解能力,教他能掌握人物事物及空間的名稱。平時多以密切接觸到的日常生活用品、人、五官來進行聽理解訓練,告訴寶寶“這是什么”“那是什么”,慢慢地去理解;當指認的東西多了,寶寶大腦里儲存了一定的內(nèi)容才會慢慢表達出來。
3、口技訓練
通過訓練嘴部肌肉活動,讓小朋友的舌頭和嘴巴靈活自如,教吹氣,深呼吸,吹笛子,等口技技巧方便言語的表達。
4、模仿發(fā)音訓練
通過引導方式,讓小朋友有說話的模式,嘴型教學,口型要夸張到位,引導發(fā)音訓練。當平時接觸的實物認識多了,在孩子認實物的同時將實物放到家長嘴旁,口型夸張地將實物讀出來,讓寶寶注意到大人的口型,便于孩子模仿發(fā)音;要鼓勵孩子用語言來提出要求,而不是用手勢、哭鬧來滿足要求,只有說出來才會獲得獎勵或者是滿足寶寶的要求。多鼓勵、理解和表揚寶寶,把握好語言訓練要點和方法,讓寶寶能夠口齒伶俐。
不少語言發(fā)育遲緩的孩子都是環(huán)境因素所致,家長們可照著上面的訓練法多訓練孩子即可!但也有部分孩子語言發(fā)育遲緩是因為智力低下、聽力障礙、構音器官疾病、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語言環(huán)境不良等因素所致,家長應盡早檢查,排除隱患!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