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下的孩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父母學堂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面具”下的孩子一對母女來到了咨詢室。
在與母親的交談中,了解了一些她的故事。她是單身母親,同時又是一個公司的老板,孩子從小在爸爸那邊,聽說孩子很少能見到父親,是由保姆帶大。孩子上一年級了才回到母親身邊,就發(fā)現(xiàn)孩子有很多的毛病,比如愛看電視,生活習慣不好,學習很懶,愛頂嘴,不懂得孝敬母親等。孩子好不容易回到身邊,也很想給予她更多更好的物質條件,希望能補償孩子的過去。小女孩在外面又很懂事,特別是在學校,深得老師和同學的喜歡,可只要孩子一回家,二個人相處時就愛惹她生氣,一生氣就發(fā)火,甚至動手,過后又很愧疚,不知該如何是好。希望我能想辦法改變孩子的行為并能讓孩子懂得體諒和孝順媽 媽。
小女孩依偎在媽 媽身邊,扎著兩個小辮子,非常的可愛。當我問到她是在外面開心還是在家開心時,她說在外面開心。外面的老師、同學們和叔叔們都非常喜歡她,總是稱贊她,在家媽 媽總是板著臉叫我做這,做那,做不到媽 媽的要求就會一頓罵,有時,我就故意做不好,跟媽 媽吵架,反正她很少能陪我。
這是位帶著沉重盔甲“面具”的母親。她的“面具”是公司的老總。
這是一個個性非常好強的母親。在公司里,她要管著一大堆人,一大堆事,神經(jīng)永遠都是繃得緊緊的,不容自己的一點錯失,當然對于員工也是要求非常嚴格,不容小錯。這樣的人,在公司總能獨當一面,顯示著自己的威嚴。但同時,她還是位母親,一個母親就應該在孩子面前充當母親的角色,可是她在家仍然帶著老總的“面具”,對待孩子就像對待自己的員工一樣,要求仍是如此嚴格,一旦有錯,就是一頓說教,到最后,孩子就再也看不到自己的母親,而變成了老總,如此的不可靠近。
在這種“面具”下的孩子,她不像成年人一樣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情,只能耍小性子來對抗自己的母親,挑戰(zhàn)母親的“面具”?墒撬龥]有力量,想到的只有去毀滅自己來對抗。
母親覺得自己給予孩子那么多那么好的物質條件,孩子都不會有感恩之情,卻不知道這樣的物質還不如一句口頭的贊揚,一個溫暖的懷抱。不管你在外面帶著什么樣的“面具”,但在孩子面前,你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母親,你的職責就是好好的愛孩子,和孩子享受快樂的時光。
孩子不是你的員工,她還要不斷的長大,家是給予孩子安全感的地方,只有家是安全的,溫暖的,孩子的安全感才會形成,才能去信任社會,走入社會。
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的“面具”。這些“面具”讓我們能夠去適應社會,達到個人發(fā)展。如果將自我等同于人格面具時,就會對周圍的人產(chǎn)生危害,甚至是自己。
這位母親只有一個“面具”,還是非常繁重的“面具”,當她帶上了這種“面具”時,她再也脫不下來了。她說愛孩子,其實只是一種需要,需要孩子的聽話和感恩來滿足她的“面具”。孩子每天看到的也只是這一副“面具”,她再也看不到真正的“媽 媽”,心里的恐懼讓她只能去反抗她的“媽 媽”。
也許當她脫掉這個“面具”時,她才會感受到做一名真正母親的快樂和自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132973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