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家庭的實踐經(jīng)驗和結(jié)果證明了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丹尼爾•戈爾曼的一句話:"人的成功,智商指數(shù)只占20%,而情商等因素占80%" 孩子在身心發(fā)育的過程中,有著廣泛的興趣和求知欲。這些是他們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要保護這種求知欲并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力。就需要給孩子一個自由探索和選擇的空間。 教育家認為,對孩子行為的不當干預,不僅會束縛孩子的求知欲,而且會挫傷孩子的自信心,對他的智力發(fā)展和人格形成都有不利影響。 一位成功的家長說得好,如果你想把孩子培養(yǎng)成參天大樹,而不是小小的盆景,那就把他放到廣闊的天地里去。 (一)給孩子自由,讓孩子獨立 『臺灣漫畫家蔡志忠,他的家庭教育觀念頗具特色。"我讓他自由"這是蔡志忠父親的"家教之道"他15歲那年,要去臺北畫漫畫,父親只是一句"那就去吧"將蔡志忠終身前途的大事就決定了。當別人問他怎么放心兒子棄學離家時,他說:"對兒子的行為其實一直都很注意,知道他的興趣和天分,所以,我給他自由。"蔡志忠父親言行,促進了孩子獨立個性的發(fā)展,有助于孩子形成積極自信的性格。試看眾多孩子到了入大學時,還要父母陪同,甚至鋪床疊被,也要父母代勞,家教優(yōu)劣的差異,豈不明顯可見?』 (二)創(chuàng)設寬松的家庭氛圍 『英國歷史學家弗勞德說:"一棵樹如果要結(jié)出果實,必須先在土壤里扎下根。同樣一個人也需要學會依靠自己,學會尊重自己,不接受他人的施舍,不等待命運的饋贈。只有在這樣的基礎,才可能做出任何知識上的成就。"著名作家石灣,她認為:子女成才關鍵在自己。在培養(yǎng)女兒的過程中,她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了培養(yǎng)女兒的自立、自尊意識上,把女兒當作朋友來看待,在同等地位上與女兒討論交流生活中的難題和選擇,而不是高高在上,一味的要孩子順從自己的想法。正是這種"詩外"的功夫營造了寬松的家庭氛圍,使孩子在許多時候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自尊和支持,從而堅定了對自己選擇的自信,在生活的道路上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三)讓孩子做自己愿意做的事 『心理學表明,興趣是我們從事某種活動的原動力。興趣能對我們從事的活動起支持、推動和促進的作用。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也能體會到,只要孩子感興趣的事,他就一定會自覺自愿地去學習鉆研,并能創(chuàng)造性的把它做好。興趣能激發(fā)孩子內(nèi)心潛在的熱情,豐富他們生活,使他們對世界、對明天抱有無限美好的希望。許多孩子借助個人愛好在不同領域中取得了優(yōu)秀成績,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建起很強的自信心,為他們以后的成長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每一個孩子都有與別人不同的的天賦、興趣和個性,人類的多種能力中,他總有一種或幾種較強,也會有一種或幾種較弱。只有根據(jù)孩子的特點,揚長避短。因材施教,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 家庭教育與學校、社會教育相比,其長處是能施以"個別的",而不是"一般的"教育,但這種教育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智慧,需要細心了解孩子,認識孩子,發(fā)現(xiàn)其特長和特短,根據(jù)孩子的個性和興趣愛好特點進行循序漸進的教育,許多家長正是堅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結(jié)果使孩子走上了成才之路。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離異家庭逐漸增多,單親家庭的教育無疑比正常家庭有著更大的難度。因為家庭的破裂往往會給孩子尚未成熟的心靈帶來程度不同的沖擊和傷害。但是,這樣的家庭中也有許多孩子得到了健康的成長。這靠的是父(母)非凡的理性、克制和對孩子的愛。他(她)把痛苦和難堪留給了自己,努力把更多的快樂和自信送給孩子,給孩子一個堅強的精神支撐和正常的生活空間,使孩子的智力和情感都得到了正常的發(fā)展。 1999年的南京市"十佳家長"陸劍瑾,她的家教就是一個值得單親家庭進行成功家教學習的例子。家庭的破裂給4歲兒子幼小的心靈留下了一塊不易抹去的陰影。在兒子幼稚的臉上流露出與他年齡不相稱的沉默和憂郁。于是,她下定決心轉(zhuǎn)變兒子,使兒子和正常的孩子一樣充滿信心的學習和生活。她首先從轉(zhuǎn)變自己開始,努力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收起了脆弱和悲傷,只讓兒子感受到燦爛的笑臉和鼓勵的目光。針對孩子在校情況,和老師一起及時對孩子鼓勵,及時糾正孩子的性格缺陷,讓孩子多多參與各項活動,孩子在活動中得到了肯定,贏得了自信(我不比其他小朋友差),得到了勝利的喜悅的成功,她成功了。 陸劍瑾家教成功的事實告訴每一個單親家庭:當家庭解體的事實到來時,大人不管有何種感受,都不能忘記做父母的責任,要幫助孩子盡快從不幸的陰影中走出來,要以良好的心態(tài)去感染、教育孩子,使他能夠自信地生活、學習,去燦爛的迎接明天。 家庭教育如何取得成功,不能靠簡單的模仿,因為我們的孩子不是一臺機器,他們來自不同的生長環(huán)境,來自于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性格、興趣、愛好,又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在不同層次、有著不同素質(zhì)、具有不同條件的家長,要因地制宜、因才(子女)施教,這樣,我們的家庭教育才不至于走彎路,才不會出現(xiàn)了追悔莫急的偏差與失誤,才能夠令我們的家庭教育走向成功。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