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初中學習方法
初中語文
初中英語
初中數(shù)學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初中生物
初中政治
初中歷史
初中地理
中考學習網(wǎng)
初一學習方法
初一語文
初一數(shù)學
初一英語
初一生物
初一政治
初一歷史
初一地理
初二物理
初一學習
初中教案
初二學習方法
初二語文
初二數(shù)學
初二英語
初二生物
初二政治
初二歷史
初二地理
初三物理
初二學習
初中試題
初三學習方法
初三語文
初三數(shù)學
初三英語
初三生物
初三政治
初三歷史
初三地理
初三化學
初三學習
初中作文
逍遙右腦記憶
>
試題中心
>
語文
>
八年級
>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試題及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小石潭記
探究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1.解釋文中的加點字
①樂( ) ②蔓( ) 、劬Y( )
2.理解下面的短語
①伐竹取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水尤清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青樹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參差披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摘錄相應的語例
①妙用比喻寫水聲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巧用動詞寫潭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運用排比寫石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精用短句寫環(huán)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
②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為巖。
5.概括這段文字的大意:__ _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經(jīng)過!
6.“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何作用?
岳陽樓記
(一)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 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以記之。
1.解釋下列加點字。
百廢具興( ) 增其舊制( ) 于其上( )
屬予以記之( )( )( )
2.這一段寫了哪些內(nèi)容?
3.文中哪個詞點出滕子京的身份?哪些句子寫出他的政績?
4.重修岳陽樓的背景說明什么?
(二)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1.解釋下列加點字。
予觀夫巴陵勝狀(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 )南極瀟湘( )
遷客騷人( )( ) 得無異乎( ) 然則北通巫峽( )
2.作者寫岳陽樓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作用?
3.這一段寫的是什么景色?是從哪兩個角度來寫的?
4.“銜遠山,吞長江”中的“銜”和“吞”用詞極妙,妙在哪里?
醉翁亭記
(一)
①環(huán)滁皆山也。②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③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④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⑤作亭者誰?⑥山之僧智仙也。⑦名之者誰?⑧太守自謂也。⑨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⑩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11)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這段文字屬于景物的句子有________句。寫景的順序是________ ________。
2.這段文字寫景的角度有________、________。
3.這段景物,總寫________和________,是為了引出下文對________自然風光的描寫,為下文寫人的活動________。
4.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________ ________。
5.用“//”給這段文字劃分層次并概括層意。(提示可分為二層)
滿井游記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shù)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來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選出加點詞詞義相同的一項 [ ]
A.①凍風時作( 時常 ) 、谟跁r冰皮始解 ( 這時 )
B.①呷浪之鱗 ( 魚 ) ②鱗浪層層 ( 浪紋 )
C.①于時冰皮始解 ( 開始 ) ②始知郊田之外 ( 才 )
D.①欲出不得 ( 走出 ) ②偕數(shù)友出東直
2.選出加點詞詞義不相同的一項 [ ]
A.①娟然如拭②悠然自得 B.①游人雖未盛 、陲L力雖勁
C.①未之知也 ②曝沙之鳥 D.①泉而茗者 ②紅裝而蹇者
3.選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項 ( )
A.①一室之內(nèi) ②郊田之外 B.①脫籠之鵠 ②曝沙之鳥
C.①如倩女之?面 ②髻鬟之始掠也 D.①城居者未之知也 ②山石草木之間者
4.選出“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項 ( )
A.①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B.②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C.③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
D.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5.翻譯。
①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研明媚。
②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
6.按要求列舉文中內(nèi)容。
①寫景之美:
②寫人之美:
③寫物之美:
④寫情之美:www.
詩五首
(一)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唐)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1.茅屋為秋風所破的具體情境怎樣?___________
2.詩人由己及人的感情推去,靠哪句完成?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詩人的人生理想是什么?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解釋下面加點字詞的意思。
(1)裘衾薄( ) ( ) (2)羅 ( ) (3)著( ) (4)瀚海闌干 ( )( )
2.根據(jù)課文用原句。
(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一詩中,從視覺角度,色彩鮮明、紅白映襯的兩句詩是 , 。
(2)《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跟“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意境相似的詩句是__ _ 。
3.詩歌怎樣描寫雪后軍營的苦寒生活?這樣寫對表現(xiàn)主題有什么作用?
4.“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這兩句在全詩結(jié)構(gòu)中起什么作用?
5.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力,根據(jù)詩歌最后四句,描繪一幅“雪地送別”圖,力求情景交融。
參考答案:
小石潭記
1(1)如鳴佩環(huán),(2)卷 (3)為坻、為嶼、為堪、為巖(4)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2.略 3.略 4.略 5.略 6.這是全文揭示的主旨,畫龍點睛的句子。它虛實相生,由景生情,抒發(fā)作者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苦的情感。
岳陽樓記
(一)
1、略。2、簡述重修背景:政通人和,百廢具興。概括重修盛況: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點明作記緣由:屬予作文以記之。3、謫守;政通人和,百廢具興。4、在“政通人和,百廢具興”的基礎上“重修岳陽樓”,這說明滕子京在謫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條。由此可見作者欣賞他的闊大胸襟,與一般的“遷客”不同。
(二)
1、略;2、引出“遷客騷人,多會于此”,引發(fā)“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疑問和感慨。從而自然引出下文的“景”之異和“情”之異。3、本段寫在岳陽樓上眺望洞庭湖的雄偉遠景。先從空間上形容湖面的廣闊浩渺: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再從時間上表現(xiàn)景物的千變?nèi)f化:朝暉夕陰,氣象萬千。4、用擬人寫法把洞庭湖這一無生命之物寫得極具生命之感,活靈活現(xiàn)地表現(xiàn)了“遠山”“長江”跟洞庭湖的關系,突出了洞庭湖的氣勢。
醉翁亭記
1、①~④由面到點,自遠而近,從大到小。 2.視覺,聽覺 3.瑯琊山 釀泉 醉翁亭 布置好環(huán)境 4.開篇點題,引出“樂”這一全文的主線 5.①第一層(①~④)交代醉翁亭的環(huán)境 ②第二層(⑤~(11))寫醉翁亭命名的由來。
滿井游記
1.D 2.C 3.D 4.D 5. ①山巒被晴天融化的積雪洗過.純凈新鮮,好像剛擦過一樣;嬌艷明媚 ②柳條將要舒展卻還沒有舒展,柔軟的梢頭在風中飄蕩,麥苗破土而出.短小如獸頸上的毛.才一寸左右。6. ①寫了春水之美:寫了春山之美:寫了春柳之美.還寫了麥苗之美。②作者寫了游人的幾種情態(tài),如“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③曝沙.寫鳥的安閑恬靜;呷浪,寫魚的====天真④作者的情,表現(xiàn)在出游之際。來到野外,看到堤岸兩旁高高的柳樹,聞到滋潤的泥土的芳香,他快樂的心情就像脫籠之鳥一樣,飛向那遼闊的春天原野。
詩五首
(一)
1.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 2.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3.詩歌最后一節(jié)。
(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er/72576.html
相關閱讀:
2013年4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1、5單元調(diào)研試卷
上一篇:
八年級語文下冊古詩名句考試題
下一篇: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檢測題(附答案)
相關主題
2013年4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1、5單元調(diào)研試卷
2013年八年級下冊語文字詞復習
2013年八年級下冊語文期中試卷
2013年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三次月考試題(語文版)
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考試卷(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檢測題(有答案)
2013年八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考試卷(帶答案)
八年級語文中國石拱橋練習題
語文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期中考試試卷及答案
鄰水實驗學校2014年春八年級語文3月份月考試題(有答案)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復習病句修改試題(附
八年級上語期末系統(tǒng)復習資料 病句修改篇 1修改下列病句。 (1)外邊的吵鬧聲突然漸漸消失了。……
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聯(lián)考試卷(附答案)
八年級語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試卷 說明:1.本試卷共6頁,滿分120分?荚嚂r間120分鐘。 2.考生……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自測題(帶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自測題 一、積累 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儼然(……
八年級上語文第三單元課課練習題及答案(
課題:故宮博物院 班級 姓名 一、加粗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 A.鰲頭(áo) 雍正……
漳州正興學校八年級語文下冊階段考試試題
漳州正興學校八年級語文下冊階段考試試題(附答案) 考試時間:120分鐘 滿分:100分 (本試……
相關閱讀
幽徑悲劇閱讀試題(帶答案)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檢測題(有
2012年初二上冊語文期中測試卷(附答案)
八年級語文巴東三峽同步訓練題(含答案)
2012年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自測試題A
2014年語文版初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卷(
甜甜的泥土達標試題(帶答案)
2012年北師大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期中考試題
八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語文卷(附答案)
記承天寺夜游同步練習(帶答案)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圖卡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