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初中學習方法
初中語文
初中英語
初中數學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初中生物
初中政治
初中歷史
初中地理
中考學習網
初一學習方法
初一語文
初一數學
初一英語
初一生物
初一政治
初一歷史
初一地理
初二物理
初一學習
初中教案
初二學習方法
初二語文
初二數學
初二英語
初二生物
初二政治
初二歷史
初二地理
初三物理
初二學習
初中試題
初三學習方法
初三語文
初三數學
初三英語
初三生物
初三政治
初三歷史
初三地理
初三化學
初三學習
初中作文
逍遙右腦記憶
>
教案設計
>
政治
>
八年級
>
第七課 友好交往禮為先教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
j.Co M
第七課 友好交往禮為先教案
目標
1、認知目標
(1)懂得在人際交往中禮貌的作用
(2)理解禮貌與尊重之間的關系
(3)懂得人際交往中禮儀的作用
(4)知道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禮儀
2、能力目標
(1)在生活中以禮待人的能力
(2)在不同的情境中表達禮貌的恰當方式
(3)掌握基本的社交禮儀及踐行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目標
(1)以禮待人,尊重他人所獲得的快樂體驗
(2)可以不同意他的觀點,但尊重他表達意見的權
(3)以禮貌為高尚、不講禮貌為恥的態(tài)度
(4)鄙視不講文明、不講禮貌的各種行為
(5)以舉止優(yōu)雅、文明禮貌展示自己風采的態(tài)度和行為
本課安排依據
1、學生面臨的問題
在傳統道德受到挑戰(zhàn)、各種觀念激烈沖突的時代,青少年在文明禮貌方面存在欠缺。正確的禮貌禮儀沒能在青少年身上牢牢扎根,不良影響卻很容易被他們所接受。當代青少年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不少家長著力關注孩子智力、學業(yè)發(fā)展,忽視禮貌、禮儀方面的培育和熏陶,致使一些孩子不懂禮儀、缺乏禮貌,甚至“蠻橫無禮”。針對青少年的這一現狀,有必要加強禮貌禮儀教育。
禮貌禮儀在人生成長過程中是一門學問,需要專門的指導。在人的發(fā)展過程中,它具有豐富人的精神世界、涵養(yǎng)道德、提升境界的重要作用。通過的指導與訓練,對青少年文明禮貌素質的形成大有益處。加強禮貌禮儀教育,是滿足學生發(fā)展需求、幫助學生順利實現社會化過程的需要。
講禮貌、重禮儀是現代人的一項標志。一個人是否講究文明禮貌,不只是個人的事,而直接影響周圍的人乃至社會風氣、民族尊嚴。因此,注重自身的言談舉止,展示自己的幽雅禮儀,了解現代社會的交際方式,是學生融入現代社會、做一個文明人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可缺少的內容。
2、課標要求
課程標準中的“知道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與技巧,養(yǎng)成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是設計本課內容的直接根據。
課時安排:本課計劃用2課時授完。
教學方法:
以學生的活動、體驗為主,充分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讓他們在生動活潑的場景中感受和體驗文明禮貌的魅力。關鍵之處教師給予適當的“點撥”,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在認知上引導學生對文明禮貌行為的認識,對不同的行為表現進行分析乃至論辯。要注意活化知識,不斷生成教學內容。
禮貌與禮儀重在日常生活中的養(yǎng)成,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讓學生透過生活中的小事,從禮貌禮儀的視角領悟其中的深刻道理。
第一課時(總第19課時)
教學內容:講授第一框——“禮貌顯魅力。”
教學重點:
為什么說“禮貌是尊重”,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情景導入:
情景活動一:評一評,說一說——新華書店前,兩個中學生正在買書。
分析討論:
①甲、乙兩個學生的行為有什么不同?
甲有禮貌,而乙不懂禮貌。
②甲、乙的不同行為分別給交往對象(售貨員)什么感受?
甲有教養(yǎng)而乙沒有教養(yǎng)。
③甲、乙的行為分別給自己帶來什么后果?
甲順利實現了自己的目的,而乙因為不懂禮貌,在交往中遭受挫折。
教師總結:
本活動是通過兩種行為的對比,說明禮貌和不禮貌的行為所帶來的不同后果。待人禮貌的人受到別人的尊重,因為禮貌就是尊重,你對人尊重,人對你也尊重。
2、板書標題: “禮 貌 是 尊 重”
二、講授新課
1、禮貌是尊重
(1)禮貌是尊重的具體表現
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禮貌是尊重的具體表現。(學生朗讀教材P79頁第一段后教師講述。)
想一想:為什么說“禮貌是尊重”?
教師講述:
第一,禮貌是人區(qū)別于動物的重要標志之一。動物的群集完全是出于本能,其間不存在禮貌問題,更談不上尊重。人的行為則體現社會性,人在社會中生存必須遵守一定的規(guī)范,禮貌就是其中的規(guī)范之一。客觀上講,以禮待人是維系人際關系的一條紐帶。
第二,對人禮貌是尊重他人的具體體現。禮貌待人首先意味著平等待人,即每一個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歧視他人,不中傷他人,不強求他人。從根本上講,這是尊重人的表現。
第三,禮貌待人也意味著寬容他人。對他人表現出來行為能夠悅納、謙讓,即理解他人,認可他人,珍視他人的個性,給他人的個性留有廣闊的空間,這正是尊重他人的真正表現。
第四,禮貌待人意味著與人友好相處。與人交往中,和悅的語氣、親切的稱呼、誠摯的態(tài)度是待人友好的直接表現,更體現為對他人的尊重。
第五,對人禮貌是一個人道德素質的重要體現。在尊重他人的同時,也體現了自身的美好,因此,禮貌也是對自身尊重的一種體現。
相關鏈接:(指名學生朗讀,其他學生認真聽、并思考問題。)
說一說:列舉我們身邊待人有禮貌和對人無禮的事例,說說自己的感受,并剖析無禮的害處。
(2)禮貌是文明的體現
古人說,“凡人之所以貴于禽獸者,以有禮也。”大意是說,人之所以比禽獸尊貴,就在于人知道禮貌。禮貌是人區(qū)別于動物的重要標志之一,禮貌是文明的體現。
相關鏈接:(見教材P80頁)
教師講述:
在待人處事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以禮相待的需要,禮貌在滿足人的這種需要的同時,更滿足了人的自尊。因此,是否文明禮貌,決不是個人私事,也不是無足輕重的小事,它表明一個人是否具有道德修養(yǎng),影響到人際關系的質量和社會風氣的好壞,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尊嚴。我們有了禮貌,就有了與人交往的親和力。禮貌是尊重的基礎。
2、“謝謝”的魅力
(1)對人有禮貌,主要表現在語言、態(tài)度和行為等方面
語言文明、態(tài)度親和、舉止端莊是與人交往必備的素質。
情景活動二:“怎么是變質的牛奶”(P80頁)
(指名學生朗讀教材P80頁材料)
想一想:(學生思考、討論回答;教師適當引導。)
①這個客人為什么會感到慚愧?
他錯怪了服務員,而服務員仍然保持禮貌的語言和良好的服務,正是服務員的微笑使他慚愧。
服務員的微笑服務給我們什么啟發(fā)?
語言文明、態(tài)度親和、舉止端莊是與人友好交往必備的素質。在言語、行為、態(tài)度上的有禮貌,往往能夠化解矛盾。
③對人有禮貌表現在哪些方面?
主要表現在語言、態(tài)度和行為等方面。語言文明、態(tài)度親和、舉止端莊是與友人交往必備的素養(yǎng)。
教師講述:
在待人接物中,語言有明顯的高下、美丑之別,它所產生的心理效應也有天壤之別。“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點。禮貌用語要求說話和氣,不強詞奪理,不惡語傷人;談吐文雅,不說粗話臟話;與人交談時,要謙遜、尊重對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說話,不要盛氣凌人,也不要說大話。
總之,文明用語能使交往和諧,為人際關系增色。一聲得體的“謝謝”,能讓人感到暖意融融。
(學生集體朗讀教材P80頁最后一段。)
活動三:比一比,看誰知道的禮貌用語多!(P81頁)
請你把知道的常用的禮貌用語寫出來。
見面語的表達:早晚見面,“早晨好”、“晚上好”; 平時見面時,互問“你好”;初次見面認識,主方可用“您好”“很高興和您認識”,被介紹的一方可用“請多幫助”“請多指教”。
感謝語的表達:“謝謝”、“讓您費心了”“多虧您的幫助”“實在過意不去”等;有求于別人時,說“麻煩您”“勞駕”“請幫助”“拜托了”等。
致歉語的表達:“對不起”“真對不起”“請原諒”“很抱歉”“請多包涵”;接受對方道歉或道歉時,回答“別客氣”“不用謝”“沒關系”“請不要放在心上”;等等。
告別語的表達:“再見”、“請再來”、“歡迎您下次再來”;特定情況下的告別可用“祝你晚安”“祝你健康”“祝你一路順風”。
“心扉如同門戶,小小的鑰匙便可打開它,別忘了鑰匙有這兩把——“謝謝”和“勞駕”。這就是
禮貌用語的魅力!
相關鏈接:(詳見教材P81頁材料,學生集體朗讀。)
(2)態(tài)度親和也是文明禮貌的重壓內容(學生朗讀教材P81—82頁內容,教師適當講述。)
活動四:議一議,說一說 (P82頁)
你受到過別人的冷遇嗎?如果有,把當時的感受說出來。
(3)舉止端莊,是我們要培養(yǎng)的良好行為方式
舉止端莊,能夠反映我們高雅的氣質,反映我們的道德素養(yǎng)和文明程度。文明禮貌要通過端莊的舉止來體現,注意舉止的規(guī)范是我們進行社會交往的基本要求。
相關鏈接:(詳見教材P82頁材料,學生閱讀。)
活動五:根據文明禮貌的要求,反思自己的行為舉止(P82頁)
想一想,填一填:(見教材P82頁)
三、課堂小結:(教師可按板書總結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
四、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總第20課時)
教學內容:講授第二框——“禮儀展風采”。
教學重點:
為什么說“因禮儀而優(yōu)雅”,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情景導入:
情景活動一:“天安門廣場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指名學生朗讀材料)
說一說:
①你能講一講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的整個過程嗎? 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升旗準備一一出旗(儀仗隊由天安門持國旗行進至廣場升旗處)——升旗
特點:整個過程莊嚴肅穆,儀仗隊十分雄壯威武,讓觀者肅然起敬,愛國之心油然而生。
②在學;顒又校男┒Y儀最能體現我的風采?
升旗儀式,開學典禮、體育運動會大開幕式及閉幕式,文藝晚會,校慶活動等等。
教師講述:
禮儀緣于最初的人類交往,并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不斷變化。現代禮儀既與現代社會的要求相一致,又與一個民族的傳統相承接。禮儀不僅僅是一種形式,而且是一個人、一個集體乃至一個國家精神文明的象征。我們必須具備良好的禮儀素養(yǎng),使自己的言行舉止符合禮儀的要求。
2、板書標題 禮儀展風采
二、講授新課
1、因禮儀而優(yōu)雅
(1)禮儀是一個人必備的素養(yǎng)
活動二:小茅經常扮“酷”(指名學生朗讀材料)
議一議:
①小茅的行為與禮儀有關嗎? 請指出其不符合禮儀的地方。
有關。他的行走、告別方式、穿著、打扮都不符合中學生應有的禮儀要求。
②對我們來說,有哪些基本的利益要求 ?(學生討論回答。)
舉止文明、姿態(tài)瀟灑、手勢得當、表情自然、行為檢點,、儀表端莊、著裝得
體、講究衛(wèi)生等。
“禮儀純屬私事,與他人、學校無關,也不存在合不合乎禮儀的問題”是這樣的嗎!
(2)禮儀是一門學問,有特定的要求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自古以來都很重禮儀。孔子曾說,“不學禮,無以立!笨磥矶Y儀無論是對國家對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禮儀是一門學問,有特定的要求。在家庭、學校和各類公共場所,禮儀無處不在。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學校集體活動中、社會交往活動中,都有相應的禮儀要求。
想一想:就個人禮儀來說,我們中學生應該做到哪些呢?
(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講述并列舉“相關鏈接”的材料。)
如果我們不講禮儀,不僅有可能傷害別人,也使自己難堪,甚至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生活。
相關鏈接:(學生朗讀材料)
想一想:這個大學生最后問什么沒有被錄用?
(不講禮貌、不懂禮儀,給人留下了輕浮的印象。)
(3)人既是審美的主體,也是審美的對象
在社會生活、學校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既是審美的主體,也是審美的對象。我們在審視、欣賞生活中每一處美的東西,對美的一切我們贊嘆不已;同時我們也作為審美的對象展示在社會生活中,被別人審視。所以說,自覺做到講禮儀,不僅關系到我們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關系到周圍的人,關系到外我們的集體,甚至關系到我們民族和國家的形象。
活動三:比一比、評一評、做一做(見教材P84頁材料)
怎樣使自己的姿態(tài)優(yōu)雅、符合禮儀要求? 讓我們比一比、評一評、做一做。
(讓學生表演,其他學生評論,教師適當引道點撥。)
教師總結:(根據現場情況,在充分肯定的前提下適當指導。)
(4)按禮儀要求去做,會使我們變得優(yōu)雅可親,更易被人接納。
(教師按教材講述,讓學生示范,其他學生進行評論,從中體驗利益的優(yōu)雅,從而認識到講禮儀的重要性和學習禮儀的積極性。)
相關鏈接:(學生閱讀后,學習正確的站姿、坐姿、步態(tài)等。)
2、社會交禮儀ABC
(1)社交禮儀涉及交往的各個方面,每個方面都有具體的要求
活動四:“見面的禮儀”(教材P86頁材料)
根據自己的經驗,探討我們與不同的人見面時握手的禮節(jié)。(閱讀“相關鏈接”)
與同學相見:
與長輩相見:
與異性朋友相見:
(2)社交禮儀的掌握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地學習、觀察和思考
活動五:待客禮儀(P87頁) (按教材要求設計)
①待客禮儀的設計
②電話禮儀的設計
資料介紹: 社交禮儀三題
握手禮儀。握手是現代社會人么最常用的禮儀。握手時,主人應主動伸手與客人握手。年長者、身份高者,應主動伸手與年輕者、身份低者握手。男性應等女性先伸手后再握手,男性只握女性手指部分即可;女性無握手之意,男性不應伸手,而以點頭致意。多人握手時不要交叉握手,要等別人握手完畢后再伸手。
待客禮儀。當得知客人要來訪時,應將室內打掃干凈。收拾整齊。客人來時,要及時開門表示歡迎;然后請客人就坐,送上茶水。對熟悉的客人可以隨便些,對初次登門的客人則盡可能消除其陌生感,使之愉快、自然。交談時,可以尋找些雙方都熟悉和感興趣的事作為話題?腿穗x開時,應有禮貌地送到室外,并打招呼“歡迎再來”。
舞會禮儀。參加舞會前要適當熟悉打扮,著裝要整齊、 大方、得體。不要穿過于暴露的服裝,舞會進行中,邀請舞伴要有禮貌,男女可以互相邀請,但以男方邀請為主,女方對男方的邀請一般不應拒絕。舞姿要端莊、大方、健康,說話要輕聲,不可旁若無人地大聲談笑。尊重舞伴,雙方距離適度。大家正在起舞時,不要在舞池中穿行、找人。
(3)遵守健康、文明的社交禮儀,是我們與他人順利交往的前提
活動五:中華民族的禮儀習俗
中華民族的禮儀習俗源遠流長,其中蘊含著民族的根,我們應該加倍珍視。本著與時俱進的精神,你是怎樣看待以下禮儀習俗的?
春節(jié)的傳統習俗:祭灶 掃塵 貼春聯 貼門神 年畫 除夕夜 年夜飯 祭祖 守歲 迎春 紅包
新年放爆竹 拜年(大年初一,主要是向長輩們拜年,初二到初四五,是走親戚的時間。)
你的評價:
端午節(jié)的傳統習俗: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端午食粽 佩香囊 懸艾葉菖蒲
你的評價:
中秋節(jié)的傳統習俗:祭月、賞月、吃月餅,此外還有觀桂花
你的評價:(學生朗讀教材P87頁最后一段)
(4)在于少數民族交往時,要尊重少數民族的禮儀習俗,要“入鄉(xiāng)隨俗”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56朵花,裝點著美麗的民族大家庭。在民族大家庭中,我們要以禮相待,和諧共處。
活動六:你對少數民族的禮儀習俗了解多少? 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苗族:苗族十分注重禮儀。客人來訪,必殺雞宰鴨盛情款待,若是遠道來的貴客,苗族人習慣先請客人飲牛角酒。吃雞時,雞頭要敬給客人中的長者,雞腿要賜給年紀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還有分雞心的習俗,即由家里年紀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雞心或鴨心拈給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須把雞心平分給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歡吃肥肉,可以說明情況,主人不勉強,但不吃飽喝足,則被視為看不起主人。
彝族:彝族人熱情好客,客人來訪常常以酒當茶招待客人,所以諺語說:“漢人待客貴在茶,彝人待客貴在酒”,“無酒不成敬,無酒不成禮! 彝族人喝酒不分地點也不分生人熟人,大家席地而坐圍成一個圈,端著酒杯依次輪流著喝,這種喝酒的習俗叫喝“轉轉酒”。彝族人對人很真誠,凡是到彝家做客,主人都要端出酒來,與客人一邊談心一邊勸酒,對客人說:“地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彝家沒有錯喝的酒。”直到客人醉倒才不再勸。另外,在過年時,彝家人端出一壇酒,插上幾枝麥桿或竹竿,擺在家門口的路上,凡是來往的行人都要勸他吸上幾口才讓走,彝家稱之為“桿桿酒”。
彝族家庭是父系家庭,父親起支配作用,對內對外的事務均由父親決定,客人一般也由父親作陪。
壯族:壯族是個好客的民族,過去到壯族村寨任何一家作客的客人都被認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幾家輪流請吃飯,有時一餐飯吃五、六家!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中的長者和新客尤其熱情。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后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后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飯。尊老愛幼是壯族的傳統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動打招呼、讓路,在老人面前不蹺二郎腿,不說污言穢語,不從老人面前跨來跨去。殺雞時,雞頭、雞翹必須敬給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稱“公公”,女的則稱“奶奶”或“老太太”;遇客人或負重者,要主動讓路,若遇負重的長者同行,要主動幫助并送到分手處。
白族:禮儀——白族性格外向、好客、尊老愛幼,在對人的稱謂前喜歡加個“阿”字表示親切和尊敬。白族訪友或探病時一般不選擇在上午,到農村遇到主人家有人分娩或有重病人時,進屋時應謹慎。白族喜歡敬茶待客,同樣有“酒滿敬人,茶滿欺人”之說;在喝酒方面,白族很文雅,通常是各自隨意。
習俗—白族家庭里,兒子成婚后即與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為客人斟茶不能斟滿,白族民間有“酒滿敬人,茶滿欺人”之說。
納西族禁止在河里洗屎布、禁止向河里扔廢物或倒垃圾,禁止向河里吐口水,禁止堵塞水源。忌在長輩面前說丑話臟話,忌外人闖入產婦房間,忌孕婦進入新房。忌坐在門坎上,忌向火塘吐口水,忌在水溏邊吹樹。
土家族:土家族很注重禮儀,見面要互相問侯,家有來客,必盛情款待。土家族平時粗茶淡飯,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開水泡團馓,然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一般說請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陰米或湯圓、荷包蛋等。 無論婚喪嫁娶、修房造屋等紅白喜事都要置辦酒席,一般習慣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無八碗桌、十碗桌。因為八碗桌被稱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與石同音,都被視為對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
哈尼族:傳統節(jié)日主要有十月年和六月節(jié),有些地區(qū)還有“黃飯節(jié)”、“仰安納”、新料節(jié)等3個小節(jié)日。
哈尼族為父權制的小家庭。男子一旦結婚并有了孩子之后,一般都要與父母分家,獨立生活。父母把田地、房產、耕畜、家具、農具等,平均分給獨立生活的兒子,幼子留在身邊繼承大房子和獻祭本家族祖宗,家族觀念認為幼子的血緣最可靠,而幼子尚年幼,尚需父母繼續(xù)教養(yǎng)。
家庭中以長者為尊。 人死實行棺木土葬。哈尼族有尊老受幼的風尚。并喜愛音樂,能歌善舞,不論男女老幼都喜歡隨身帶著樂器。傳統節(jié)日有十月年、六月年(俗稱"苦扎扎"或祭秋房、祭田節(jié))等。
教師總結:
在于少數民族交往時,要尊重少數民族的禮儀習俗,要“入鄉(xiāng)隨俗”。尤其不能違反民族禁忌,因為這會傷害民族感情,妨礙交往,影響團結。
三、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傳統禮儀、現代禮儀、以及少數民族禮儀。懂得了掌握文明、健康的社交禮儀是適應現代社會不可缺少的條件。我們要掌握這些基本要求,并在交往中加以運用。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不能拘泥于傳統的繁瑣禮儀,而應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傳統禮儀習俗,繼承其精華,剔出其糟粕,把傳統禮儀與現代社會的要求結合起來,做到與時俱進。
四、教學后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er/80482.html
相關閱讀:
上一篇:
初二政治一單元 讓愛駐我家復習學案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主題
相關推薦
最新主題
第七課 友好交往禮為先教案
j.Co M 第七課 友好交往禮為先教案 目標 1、認知目標 (1)懂得在人際交往中禮貌的作用 (2……
初二政治一單元 讓愛駐我家復習學案
教師寄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學習目標:1、理解父母為自己成長付出的辛勞,學會與父母溝……
第四課 老師伴我成長教案
第四課 老師伴我成長教案 (一)本課目標 1. 知識目標 (1)了解教師工作的基本特點 (2)……
權利義務伴我行
j.Co M 2012年中考思想品德復習講學稿 八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權利義務伴我行 知識網絡 人民……
第六課《終身受益的權利》導學案
第六課《終身受益的權利》導學案 目標: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珍惜自已的受教育機會,……
相關閱讀
心有他人天地寬
第六課 網絡交往新空間教案
生命與健康的權利
自我保護 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政治下冊全冊教案4
第一單元“相親相愛一家人”教學計劃及教
第三課同儕攜手共進教案
第九課 公平是社會穩(wěn)定的“天平”教案
第九課《心有他人天地寬》教學設計
初二政治第三單元 在合作中發(fā)展復習學案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圖卡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