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三化學第一次月考試題(泰興市城黃北區(qū)帶答案)城黃北區(qū)教研中心初三化學第一次調研測試試卷相對原子質量:H-1 O-16 C-12 Na-23 N-14 Cl-35.5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20分)1-10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1-15題每小題有1-2個選項符合題意。1.下列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銅綠受熱分解 B.石油分餾 C.煤的干餾 D.燒堿變質2.下列屬于物質化學性質的是A.導熱性 B.可燃性 C.揮發(fā)性 D.延展性3.規(guī)范的操作是實驗成功的保證。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CO2驗滿 B.收集O2 C.測溶液pH D.稀釋濃硫酸4.下列化學符號的讀法與寫法相符的是 A.汞元素:Hg B.2個銨根離子:2NH3 C. 一氧化碳分子:Co D.2個氫原子:H25.公園里部分植物的枝葉枯黃,莖也比較纖細。建議工作人員施用的一種復合肥是 A.NH4HCO3 B.KNO3 C.Ca(H2PO4)2 D.KCl6.如圖所示裝置氣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動,使用的液體M和固體N可能是①稀鹽酸和石灰石; ②稀硫酸和鋅; ③水和氫氧化鈉;④水和硝酸銨.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7.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A.將Cu(OH)2加入到滴有酚酞試液的蒸餾水中,溶液顯紅色B.打開盛濃鹽酸的試劑瓶,瓶口會產生白煙C.把銀片浸入硫酸銅溶液一段時間后取出,銀片表面覆蓋一層紅色物質D.把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鐵溶液中,產生紅褐色沉淀8.維生素B2(化學式:C17H20O6N4)是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它能促使皮膚、指甲、毛發(fā)的正常生長,下列有關維生素B2的說法正確的是A.維生素B2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B.該化合物中C、N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7:4C.維生素B2是由47個原子構成的 D.該物質是由四種元素組成的9.下列對生活中各種材料的有關認識正確的是A.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均可用于食品包裝 B.普通玻璃和有機玻璃均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C.羊毛和化纖制品被灼燒是會產生相同的氣味 D.鋁合金、不銹鋼、儲氫合金都屬于金屬材料10.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預期目的是①用托盤天平稱取5.6g鐵粉;②用10mL量筒量取8.8mL水;③用廣泛pH試紙測定某溶液的pH為5.5;④將50g溶質質量分數為10%稀鹽酸加熱蒸發(fā)掉25g水,得到溶質質量分數為20%鹽酸.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化學與生活 B化學與安全①用煮沸的方法將水消毒殺菌②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異味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劑 ①炒菜鍋著火可以用鍋蓋蓋滅②在室內一盆水能防止煤氣中毒③夜間發(fā)現液化氣泄漏開燈尋找泄漏源C化學之最 D化學與發(fā)現①熔點最低的金屬是汞②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鐵③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 ①波義耳發(fā)現酸堿指示劑②拉瓦錫發(fā)現元素周期律并編制元素周期表③門捷列夫發(fā)現空氣的組成11.下列歸納和總結完全正確的一組是12.右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t1℃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順序為:丙>乙>甲B.升高溫度可以將接近飽和的丙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br>C.t3℃的甲、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2℃時,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D.t2℃時,50g水中加入15g甲物質,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約為16.7%13.下列所示的圖像與實驗不相符合的是A.飽和Ca(OH)2溶液升溫 B.鎂在空氣中燃燒C.向含少量氫氧化鈉的碳酸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至過量D.足量的鎂片、鋅片分別和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充分反應14.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質中所含少量雜質的方法,其中錯誤的是 選項 物質 所含雜質 除去雜質的方法A CaO CaCO3 高溫煅燒B CO2氣體 HCl氣體 通入NaOH溶液C CO2氣體 CO氣體 通過灼熱的CuOD NaCl溶液 Na2CO3 加入稀鹽酸至不再產生氣泡15.以黃鐵礦(主要成分是FeS2)為原料,生產硫酸的簡要流程如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該流程圖中生成物都是氧化物,生成過程必須防止泄漏產生污染 B.礦渣(Fe2O3)在工業(yè)上可用來煉鐵 C.流程中SO2轉化為SO3的化學方程式為SO2 + O2 == SO3 D.將黃鐵礦粉碎,目的是增大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40分)16.(7分)化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蘊含著許多化學知識。(1)青少年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為預防患佝僂病,可以多吃奶制品、蝦皮等食物,補充人體需要的 ▲ 元素(填名稱)。(2) 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以米、面作為主食,米、面中主要含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素淀粉,我們可用 ▲ 來檢驗。(3)野炊活動過程中,小李不小心被黃蜂蟄了(黃蜂毒液呈堿性),下列物品可以用于涂抹以減輕疼痛的是 ▲ (填序號) A.食醋 B.食鹽水 C.肥皂水。食醋溶液中的陽離子是 ▲ (填符號)。野炊結束后,同學們用洗潔精洗碗,利用了洗潔精的 ▲ 作用。(4)自行車的支架刷有油漆用以防銹,是因為油漆可以使鐵與 ▲ 隔絕。(5)實驗室常用加熱熟石灰和氯化銨的混合物制氨氣,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17.( 4分) 如圖所示,A~I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已知A為常用的食品干燥劑,C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為藍色沉淀,E為紅色固體單質,F為淺綠色的溶液,F、G、I均為只含有一種溶質的溶液.“→”表示物質間存在著相互轉化關系(部分生成物未標出).請回答下列問題:(1)A的化學式為 ▲ (2)寫出G與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所屬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 反應(3)寫出G與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18.(13分) 結合下列實驗常用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圖中標有字母的儀器的名稱: a ▲ ,b ▲ 。(2)實驗室用氯酸鉀制取氧氣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 ▲ (填序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選用F裝置來收集氧氣的理由是 ▲ 。制得氧氣用來做右圖所示的實驗,發(fā)現G中鐵絲劇烈燃燒,H中鐵絲不燃燒,則G中反應方程式為 ▲ ;對比裝置G和H,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 ▲ 。 ⑶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反應方程式 ▲ ,若要獲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將B裝置和D裝置用膠皮管連接,并在D裝置中盛放 ▲ (填名稱)試劑,如用E裝置收集該氣體,則氣體從 ▲ 端進入(填“①”或“②”)。(4)實驗室常用裝置C代替裝置B制取氣體,該裝置的優(yōu)點是 ▲ 。下列反應適用于該裝置的是 ▲ (填序號)。 A.塊狀大理石和稀鹽酸 B.碳酸鈉粉末和稀硫酸 C.鋅粒與稀硫酸 D.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粉末(5)某同學利用圖中的A、F來組裝一套實驗室制取甲烷的裝置,據此推測實驗室制取甲烷的反應原理應為下列方法中的 ▲ (填序號)A.加熱無水乙酸鈉和堿石灰的固體混合物 B.常溫下碳化鋁和水反應 C.CO和H2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 D.將某些有機物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發(fā)酵19.(12分)小彤在家中與媽媽做面包時,發(fā)現媽媽在面粉中加入一種白色粉末??發(fā)酵粉,蒸出來的面包疏松多孔.她很感興趣想弄明白,發(fā)酵粉為什么能讓蒸出來的面包疏松多孔呢?請你一同參與小彤的探究.【提出問題】發(fā)酵粉為什么能讓蒸出來的面包疏松多孔【查閱資料】發(fā)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易溶于水,其固體或溶液受熱時均能分解,生成一種鹽、一種氣體和水.【實驗探究】小彤按下列實驗方案探究小蘇打受熱分解的產物.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1.取適量小蘇打固體于試管中加熱,并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1)試管口處有液滴生成(2)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1)生成的液滴是水(2)生成的氣體是 ▲ 。(寫化學式)2.取少量充分加熱后的剩余固體溶于水并加入稀鹽酸 ▲ 生成的鹽是碳酸鈉【實驗結論】小蘇打受熱分解產生的氣體在面團中形成許多小氣室,使蒸出來的面包疏松多孔.那么小蘇打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是 ▲ 【拓展延伸】小彤發(fā)現生成的碳酸鈉不僅可作發(fā)酵粉,還可和生石灰、食鹽按一定比例混合,用水和粘土調制成糊狀,敷于蛋上制作松花蛋,松花蛋外的糊狀物經溶解、過濾,濾液中肯定含有的溶質為 ▲ 和 ▲ ,小彤猜測還可能含有的溶質為:①Ca(OH)2 、贜a2CO3 ③Ca(OH)2 和Na2CO3,小聰立即指出小彤的猜想 ▲ 是錯誤的,原因是: ▲ _.兩位同學設計如下表所示的實驗方案,探究所得濾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質是否存在,請你幫助她們完善實驗方案.實 驗 步 驟 實 驗 現 象 實 驗 結 論①取少量濾液,滴加適量K2CO3溶液 ▲ 濾液中含 ▲ 無明顯現象 不含該物質②另取少量濾液,滴加 ▲ ▲ 濾液中含 ▲ 無明顯現象 不含該物質20.(4分)用73g的稀鹽酸和10%的氫氧化鈉溶液進行中和反應實驗時,反應過程中溶液的酸堿度變化如下圖所示:(1)該實驗是將 ▲ (選填“稀鹽酸”或“氫氧化鈉溶液”)滴加到另一種溶液中。(2)當加入溶液的質量為b時,此時溶液中的溶質是 ▲ (填化學式)。(3)當加入溶液的質量a為40 g時,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結果精確到0.1%)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站地圖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