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測試題一、單項(每小題2分,共48分。請將正確答案填入答題卡內(nèi)。)題號123456789101112答案 題號1314 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 1.位于北京西郊的明十三陵中,沒有明太祖的陵墓,那么,你知道他的陵墓在哪個城市郊外?A.南京 B.西安 C.洛陽 D.開封2.如果你是右圖中一位榜上有名的考生,你不可能A.熟讀四書五經(jīng) B.會寫作規(guī)范的八股 C.在考試 卷中發(fā)揮自己對朝政的見解 D.成為聽命于皇帝的官吏3.鄭和描述船隊遠航的情景時說:“觀夫海洋,洪濤接天,巨 浪如……而我之云帆高張,晝夜星馳,涉波狂瀾,若履通衢……”鄭和的船隊能在黑夜里辨識航向主要是因為A.鄭和的船隊龐大 B.明朝的造船技術(shù)先進C.指南針用于航海 D.水手有高超的駕駛技術(shù)4.澳門自1999年回歸后,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qū)。1553年,攫取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quán)的殖民者是A.荷蘭 B.日本 C. 荷蘭 D.葡萄牙5.明朝時,我國曾遭受過哪些國家的侵略?①日本②英國③荷蘭④葡萄牙⑤沙俄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③④⑤6.下列人物組合中,相似點最多的一組應(yīng)是A.阿骨打-努爾哈赤 B.鐵木真-皇太極C.阿保機-努爾哈赤 D.阿骨打-皇太極7.從清雍正帝以后,執(zhí)掌國家大事但完全聽憑皇帝裁決的最高機構(gòu)是A.內(nèi) 閣 B.軍機處 C.議政王大臣會議 D.六部8.清朝前期大興字獄,知識分子寫作詩詞,稍有不慎,就會招殺身之禍,下列清朝的詩句中,只有哪一句可能不會招殺身之禍?A.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 B.一把心腸論濁清C.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 D.綠葉清陰看總好9.從明朝廢丞相到清初增設(shè)軍機處的變化表明A.皇權(quán)與相權(quán)的矛盾日益加劇 B.皇權(quán)戰(zhàn)勝相權(quán)C.皇權(quán)與相權(quán)的矛盾日益緩和 D.皇權(quán)日益加強10.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疆域與清朝前期的疆域相比,邊界變化最大的是①西跨蔥嶺②北接西伯利亞③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④東臨太平洋⑤南至南海諸島A.①②③ B.③④ ⑤ C.①④⑤ D.②③11.“開辟荊榛,千秋功業(yè);驅(qū)逐荷虜,一代英雄。”詩中的“一代英雄”是指 A.鄭成功 B.施瑯 C.康熙帝 D.林則徐12.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偉大民族。電影《東歸英雄傳》講述了清朝時期我國的一支少數(shù)民族不遠萬里,歷經(jīng)千險回歸祖國的故事。請你說說這支少數(shù)民族是A.東突厥 B.蒙古族土爾扈特部 C.回族 D.吐蕃13.2004年10日,胡錦濤主席和普京總統(tǒng)共同宣布:中俄邊界走向已全部確定。雙方表示:兩國間4300多公里的共同邊界,從此將成為兩國人民和平、友好、合作、發(fā)展的紐帶。請你回憶一下歷史上中俄雙方簽訂的第一個邊界條約是A.《南京條約》 B.《尼布楚條約》 C.《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 D.《中俄北京條約》14.代表清 朝中央政府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wù)的是A.盛京將軍 B.伊犁將軍 C.烏里雅蘇臺將軍 D.駐藏大臣15.同時入選為奧運火炬手任二林、任自耕父子曾從海關(guān)出發(fā)徒步 走完萬里長城,他們的終點站嘉峪關(guān)是右圖中的英字母:16.要了解明朝先進的采礦和冶煉技術(shù),應(yīng)當查閱的古代科技著作是A.《夢溪筆談》 B.《齊民要術(shù)》 C.《天工開物》 D.《農(nóng)政全書》17.明清時期的學成就突出表現(xiàn)在A.詩歌方面 B.小說方面 C.散方面 D.戲劇方面18.假如某電視臺要拍攝電視劇《水滸傳》,請你作歷史顧問,你認為劇中不該出現(xiàn)的場景或道具有A.官軍向農(nóng)民軍放射火箭 B.梁好漢埋伏在一片玉米地里C.農(nóng)村有低矮的茅屋、也有瓦房 D.農(nóng)民軍在春節(jié)時進攻官府19.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它是以徽劇、漢調(diào)為基礎(chǔ),在融合吸收了其他劇種的曲調(diào)和表演方法后,初步形成于A.明朝時期 B.清朝前期 C.清朝后期 D.19世紀中期20.一位殷實的商人,多年從事絲綢產(chǎn)銷,由于生意興隆,就添置十幾臺織機,雇用十幾名技術(shù)工人織綢。這一歷史情景最早應(yīng)出現(xiàn)在A. 元朝后期 B.明朝前期 C.明朝中期 D.清朝前期21.右圖是一位學生畫的歷史漫畫,如果請你為這副漫畫命名,最恰當 的應(yīng)是A.君主集權(quán)的強化 B.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C.閉關(guān)鎖國之策 D.重本抑末22.“自永樂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歷三十余國,涉滄溟十萬余里……”這則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所涉及的歷史人物是A.鄭和 B.渥巴錫 C.鄭成功 D.戚繼光23.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zhuǎn)淡”, 周杰倫在今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 的一曲《青花瓷》,唱出了濃濃的中國風,瓷器是中國對世界明的一個偉大貢獻。你知道下列瓷器中,哪一件是那“傳世的青花瓷”? ABCD
24.先后冊封西藏佛教首領(lǐng)為“達賴班禪”和“班禪額爾德尼”的皇帝是A.努爾哈赤和皇太極 B.順治帝和康熙帝C.康熙帝和乾隆帝 D.嘉慶帝和道光帝二、非(12分+11分+15分+14=52分)25.(12分)讀圖回答
圖一 戚繼光圖二 鄭成功圖三 雅克薩之戰(zhàn)
⑴圖一、圖二中的兩人都可以獲得什么贊譽?(2分)請分別為兩圖寫出簡短的解說詞。(4分 )⑵雅克薩之戰(zhàn)的作戰(zhàn)雙方是哪兩國軍隊?(2分)結(jié)果如何?(2分)⑶通過上述人物事跡或歷史事件,你可以得出什么結(jié)論?(2分)26.(11分)下列史料:罷丞相不設(shè),析中書省之政歸六部,以尚書任天下事,侍郎貳(副)之。而殿閣大學士只備顧問,帝方自操威柄,學士鮮(少)所參決!庠O(shè)都、布、按三司,分隸兵刑錢谷,其考核則聽于府部。──引自某史書《職官志》請回答:⑴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變化?(2分)中的“帝”指誰?(2分)⑵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3分)⑶材料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2分) ⑷上述史料所說的機構(gòu)變化起了什么作用?(2分) 27.(15分)下列材料:材料一:“天朝物產(chǎn)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清乾隆帝致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的信函材料二:“洋船至寧波者甚多 ,將帆船云集,留住日久,將又成一粵省之澳門矣”──《粵海關(guān)志》材料三:“浙民習俗易 囂,洋商錯處,必致滋事”──《清高宗圣訓》請回答:⑴上述材料分別反映出清朝統(tǒng)治者怎樣的思想?(6分)產(chǎn)生這種思想的 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⑵在上述思想的影響下,清朝統(tǒng)治者實行了什么政策?(2分)實行 此政策造成的嚴重危害是什么?(3分)⑶請聯(lián)系當前對外開放的現(xiàn)實談?wù)勛约旱目捶ǎ浚? 分)28.(14分)體驗歷史假如你生活在15世紀中國明朝,并隨鄭和的船隊七下西洋,請回答:⑴鄭和的船隊從我國何處出發(fā)? (1分)最遠到哪里?(2分)沿途經(jīng)過了哪兩個大洋?(2分)⑵請說一說,你們的船隊在往返時裝載的貨物和人員有 何變化?(4分)⑶你認為你們的船隊之所以能夠完成七下西洋的壯舉,原因有哪些?(5分)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 小題2分,共48分。)題號123456789101112答案ACCDCABDDAAB題號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 案BDADBBDCCADB二、非選擇題(12分+11分+15分+14=52分)25.⑴民族英雄。(2分)明 朝抗倭名將戚繼光指揮“戚家軍”,蕩平了東南沿海的倭 寇;(2分)1661-1662年,鄭成功率將士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2分)⑵沙皇俄國與清政府(或大清帝國、中國)(2分),清軍打敗沙俄侵略軍,中俄雙方簽訂第一個邊界 條約《尼不楚條約》(2分)⑶中國人民具有反抗侵略的英勇斗爭精神。(2分)26.⑴明朝(2分) 明太祖(2分)⑵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3分)⑶全國軍政大權(quán)集于皇帝一人。(2分)⑷ 明朝君主專制空前加強。(2分)27.⑴自恃中國地大物博,藐視西方各國,夜郎自大;(2分)擔心國家的領(lǐng)土主權(quán)受到外國侵犯;(2分)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交往 ,會危及自己的統(tǒng)治。(2分)原因:自給自足的封建經(jīng)濟占主導地位或答“封建經(jīng)濟占統(tǒng)治地位”。(2分)⑵閉關(guān)鎖國;(2分)清政府閉關(guān)鎖國,與世隔絕,既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也未能適時地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chǎn)技術(shù),使中國在世界上落伍了。(3分)⑶看法提示:①從閉關(guān)鎖國政策中吸取教訓。(如:任何國家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須融入到世界當中去,不能固步自封,閉關(guān)鎖國。)②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之路。(如:今天的開放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促進了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越越高,我國要始終堅持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積極開展對外貿(mào)易)(不拘泥于本答案,言之有理即可,2分)28.⑴劉家港,(1分)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2分)太平洋和印度洋(2分)⑵出發(fā)時:裝載金銀、絲綢、瓷器等。隨船人員主要是明朝船員、醫(yī)生等。(2分)返航時:裝載珠寶、香料和藥材等特產(chǎn) 。有外國使臣搭乘。(2分)⑶科學技術(shù)條件:造船水平高超,航海技術(shù)的掌握,指南針的使用,天、歷史知識的積累。(2分)國家:政治穩(wěn)定、經(jīng)濟富強;(1分)個人:鄭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英勇無畏的氣概、政治經(jīng)驗和組織才能,其他船隊成員具有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等。(2分)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