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綜合考慮初中地理教學內容、教學目的、學生特征、現(xiàn)實需要和當前的教育環(huán)境,為了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大力推廣“直觀教學+合作學習”教學法必要的,又可行的。本文就直觀教學與合作學習的內在聯(lián)系進行初步探討。
關鍵詞:初中地理;有效教學;直觀教學;小組合作
一、初中地理有效教學之直觀教學
(一)地理課程的設計理念提倡直觀教學
教材以課堂“活動”為主線,將技能目標分解在具體的教學內容中,通過課堂“活動”或探究,或應用,或驗證,或啟發(fā),或鞏固,把課堂活動取得的直接經驗典型化、簡約化、系統(tǒng)化。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提供的直觀教具能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加深學生參與學習的深度,有利于構建開放的課堂,解放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操作、演示中探究。這種“做中學”和“學中做”,讓地理課堂趣味橫生,學生不再畏懼,不再逃避,教師就扭轉了被動的局面,地理課堂將逐漸變得高效。
(二)選擇直觀教具謹記
“三要”要注意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結合。直觀教具只提供了感性認識材料,學生地理空間格局的感知能力和地理特征的綜合分析能力是潛移默化的結果,所以,直觀教具應與啟發(fā)性講授結合起來,指導學生觀察,補充學生探究,使感性知識與理性知識結合起來,使多數(shù)學生都能體驗知識的獲得過程,形成科學概念。要突出教學對象的特點。選擇直觀手段必須以突出低強度但重要的地理要素或者地理事物為標準,否則,直觀就只是“空殼”,只是一種形式。板書、板畫、板圖、課件中關鍵的名稱、符號,用特殊的彩色或符號甚至加深背景,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比如,在教學“板塊構造學說”時,運用動畫技術讓六大板塊(箭頭表示運動方向)動起來,讓動覺、視覺結合,會讓記憶更加牢固。當然,需要強調,板塊的運動速度是以地質年代衡量的,注意糾正學生的錯誤印象。要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課堂演示或進行模擬實驗時,必須強調觀察的目的和任務,引起學生注意,培養(yǎng)學生觀察技能和方法,掌握合理的觀察程序,一般說來,應先從整體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體,并要求學生做好觀察記錄,寫出觀察報告。需要強調的是,無論選擇哪種直觀教具都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盡可能多地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標本、課件、制作圖表,才可能改變“老師演,學生看”的消極被動的學習方式。比如,教師可以發(fā)動學生用手記錄家庭生活、家庭作業(yè)、課堂活動的點點滴滴,作為直觀教學素材,讓課堂充滿情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二、初中地理有效教學之合作學習
(一)合作時機是否恰當
“獨學則無友,孤陋而寡聞”,古人也知道合作學習十分必要。日常學習中“假合作”比比皆是,不缺合作,缺的是“真合作”。為保證合作學習真實有效,需要制訂團隊合作規(guī)則和合作學習評價量規(guī),明確角色任務、反饋方式和評價方案,避免由“自主”淪為”自流”,出現(xiàn)“漫游、漫談”現(xiàn)象。
(二)討論時機是否最佳
經過自主探究環(huán)節(jié)之后,預設問題可能已經解決,新問題逐漸浮現(xiàn)。獨立思考后仍有疑惑或個體不能完成任務時,合作學習正當時。抓住“生成”時機,“引導問題”作為學習內驅力的核心要素,學生不由自主地參與討論、辯論、演講,參與新的探究,成功的喜悅油然而生。這時,課堂評價往往會“四兩撥千斤”,我們需要機智地進行“合作評價”!按饲榇司常褪抡f事”,合作評價的指標和方向可臨場發(fā)揮。教學現(xiàn)場就是極好的直觀教學資源,這樣的教學資源也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深入合作下去。這種氣氛可巧妙“移情”,使課堂活動充滿生活味,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學目標。為防止出現(xiàn)個人英雄主義,要讓學生認識到共同參與才是合作學習所要實現(xiàn)的目標。小組競爭強調的是小組成員間的合作,但小組本身也要對個人表現(xiàn)有一個適當?shù)脑u價。
(三)互動形式是否有效
新課改要求“把課堂交還給學生”,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然而,教育不僅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更要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睂W生問題意識的產生需要良好的氛圍,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活動中有足夠的自信心。老師通過語言、傳統(tǒng)媒體或現(xiàn)代媒體、動作等手段精心塑造輕松詼諧的氛圍,安全的開放的情境,有利于學生迸發(fā)思維的火花,產生觀點碰撞,產生奇思妙想。
(四)思維訓練是否系統(tǒng)
學生問題意識淡漠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技能障礙,即學生不會提問?斩吹摹⒎忾]的、機械的令人生厭,具體的、開放的能讓課堂煥發(fā)蓬勃朝氣。足夠的探索時間是深度課堂活動的重要保障。為學生提供了認知方法,示范高水平的操作行為,給思維和推理“搭腳手架”等教學活動有助于學生維持高思考力水平。高思考力水平是產生問題意識的關鍵。
(五)問題設計是否科學
有效的問題能激活思維,激發(fā)潛能。反之,重復、空洞、低效的問題只能把學生引向歧路。承擔的功能不同,問題的設計方法也不拘一格。但是,基本的要求很明確,也是一致的。邏輯思路嚴謹,準確定位能力點。老師抓住生成時機,圍繞主要內容,發(fā)問、重問、追問、引問,或者提示、理答、評價、總結,將學生引入邏輯起點,有效的對話是師生互動質量的基本保障。重表達,重文本。課堂活動過程中,老師就問題解決的思維路徑,答案的多樣性、全面性、完整性及形成答案文本的理由,語言的準確性、規(guī)范性方面“錙銖必較”,看似漫不經心,實則深入到學生認知的高層次,扎扎實實地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必須強調,要求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提供“文本理由”,這一點極為重要。文本理由落實到字面上,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假知”現(xiàn)象。需要指出,主問題是學習任務的核心,是主軸,子問題啟發(fā)學生步步深入思考,滲透思維方法,有些不需要解答,只是思路點撥。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初中地理學科有效教學的方法并不僅僅局限于筆者上述提到的兩個方面,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筆者仍將就初中地理學科有效教學展開持久的探究,旨在讓地理課回歸生活、回歸自然,讓學生愛學、樂學。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