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在杠桿平衡時,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分之幾。
利用杠桿平衡條件來分析和計算有關問題,一般遵循以下步驟:(1)確定杠桿支點的位置。(2)分清杠桿受到的動力和阻力,明確其大小和方向,并盡可能地作出力的示意圖。 (3)確定每個力的力臂。(4)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列出關系式并分析求解。例:如圖所示,AOB為一機械設備的簡化示意圖,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杠桿(自重不計),已知AO= 2OB。固定D點,使OB處于水平位置,此時B端掛一重為40N的物體,要使杠桿不發(fā)生轉(zhuǎn)動,至少需在A端施加F=____N的力,在圖上畫出此時力F的方向。解析:要想得到施加在A點的最小力,就要找到最大力臂,由圖可知,最大力臂應是OA,故過A點作們的垂線,方向斜向下即為最小力。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得:F?OA=G?OB,代入數(shù)值為F×2OB=40N×OB,解方程得F=20N。答案:20 力F的方向如圖實驗法探究杠桿平衡條件: 實驗前要調(diào)節(jié)杠桿的平衡螺母使其在水平位置上平衡,目的是使杠桿的重心落在支點上,從而消除杠桿的重力對平衡的影響。當杠桿水平平衡時,O點距懸掛鉤碼處的距離便是力臂,而且可用杠桿上的“格數(shù)”代替力臂大小。例:我們都做過“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1)實驗沒有掛鉤碼時,若杠桿左端下傾,則應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實驗前使杠桿水平平衡的目的是____. (2)實驗中,用圖所示的方式懸掛鉤碼,杠桿也能水平平衡(杠桿上每格等距),但老師卻提醒大家不要采用這種方式。這主要是因為該種方式( ) A.一個人無法獨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鉤碼 C.力臂與杠桿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數(shù)目過多 (3)圖中,不改變支點O右側(cè)所掛的兩個鉤碼及其位置,保持左側(cè)第____格的鉤碼不動,將左側(cè)另外兩個鉤碼改掛到它的下方,杠桿仍可以水平平衡。 解析:(1)實驗前要調(diào)節(jié)杠桿的平衡螺母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方便地測量力臂。調(diào)節(jié)方法是將平衡螺母向杠桿偏高的一端調(diào),即哪端輕向哪端調(diào)。(2)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用的力和力臂數(shù)目過多,每個力都會給杠桿轉(zhuǎn)動帶來影響,給探究過程帶來麻煩。(3)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即,所以l1=2(格)。答案:(1)右方便地測量力臂(2)D(3)2
利用杠桿平衡條件求最小力的方法: 由公式可知,當阻力、阻力臂一定時,動力臂越長,動力越小。當動力臂最長時,動力最小。要求最小動力,必須先畫出最大動力臂。 1.尋找最大動力臂的方法 (1)當動力作用點確定后,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線段即為最大動力臂;(2)動力作用點沒有規(guī)定時,應看杠桿上哪一點離支點最遠,則這一點到支點的距離即為最大動力臂。 2.作最小動力的方法 (1)找到最大動力臂后,過作用點作動力臂的垂線;(2)根據(jù)實際,動力能使杠桿沿阻力作用的反方向轉(zhuǎn)動,從而確定動力的方向。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