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銷煙:林則徐到達廣州后,與兩廣總督鄧廷楨加強整頓海防,懲治鴉片走私,共收繳鴉片兩萬余箱。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則徐率領(lǐng)地方官吏在虎門海灘將繳獲鴉片全部當眾銷毀。虎門銷煙的壯舉,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氣焰,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是近代中國反侵略斗爭的偉大起點。
禁煙運動:1、背景:(1)鴉片走私給中國帶來了嚴重的災(zāi)難,影響了財政收入,削弱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加深了政治腐敗,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危及清朝的統(tǒng)治和中華民族的生存。(2)“弛禁派”和“嚴禁派”的激烈討論。(3)禁煙運動呼聲高漲。2、目的:為了維護清朝統(tǒng)治,道光帝任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3、過程:林則徐在廣東整頓海防,緝拿煙販,收繳鴉片。1839年6月,將收繳的英美走私的大量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把禁煙運動推向高潮。4、影響:(1)反映了中國人民強烈要求禁煙、反對外國侵略的愿望,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斗志。(2)英國借口禁煙運動發(fā)動蓄謀已久的侵略戰(zhàn)爭。鴉片戰(zhàn)爭的直接目的是保護鴉片走私,根本目的是打開中國市場。5、評價林則徐:是我國的民族英雄,道光時奉命為欽差大臣,領(lǐng)導(dǎo)了虎門硝煙并取得勝利,后被遣戍伊犁,寫下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悲壯詩句。被稱為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