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導航:地球的形狀、大小與運動
1.提出證據說明地球是個球體。
2.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3.用事實分別說明地球自轉、公轉及其產生的地理現(xiàn)象。
知識歸納:
1.地球的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部位略扁的不規(guī)則的球體。
2.地球的大。旱厍虻钠骄霃綖6371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地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
3.地球自轉與公轉:
。1)自轉與公轉比較:
。2)公轉特征:
地球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而且它的空間指向保持不變,其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
。3)公轉產生的地理現(xiàn)象:
。4)二分二至比較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日期
3月21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太陽直射位置
赤道
北回歸線
南回歸線
晝夜狀況
全球晝夜平分
全球越往北白晝越長
全球越往北白晝越短
季節(jié)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月份
3、4、5
6、7、8
9、10、11
12、1、2
。5)五帶的劃分及其天文、氣候特征:
地球儀
新課標導航:1.運用地球儀,說出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度的劃分。
2.用經緯網確定任意地點的位置。
一、經線與緯線的比較
緯線
經線
定義
地球儀上與地軸垂直并且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特
點
形狀
圓
半圓
長度
不等
?赤道最長?
相等
指示方 向
東西方向
南北方向
二、經度與緯度的比較
經度
緯度
0°?起始點?
本初子午線
?通過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的經線?
最大度數(shù)
180°
90°
劃分
以本初子午線為起點,向東為東經度(E),向西為西經度(W)
以赤道為起點,赤道以北為北緯度(N),赤道以南為南緯度(S)
變化規(guī)律
從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經度越來越大
從赤道向南、向北緯度越來越高
三、東西半球與南北半球的劃分
。1)南北半球的劃分
以赤道0°緯線為界,赤道以北為北半球,赤道以南為南半球。北半球0°—90°N,
南半球0°—90°S
。2)東西半球的劃分
以20°W和與其相對160°E所組成的經線圈來劃分東、西半球的。
東半球20°W-0°-160°E,(<20°W和<160°E,簡記為:小于—東)
西半球160°E-180°-20°W(>20°W和>160°E,簡記為:大于—西)
四、利用經緯網定位
1.已知某點經緯度,能在地球儀或地圖上找出它們的位置。
如:北緯20°,西經40°是指下圖中的哪個點?
。ù穑篈,因為北緯度數(shù)一定在北半球,所位于赤道以南的B點和赤道上的D點一定不符合北緯20°這個條件;而剩下的A、C點中,C點位于0°經線上。)
2.根據某點在經緯網圖中的位置,能寫出該點的經緯度。
如:下圖中的B點的經緯度數(sh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ù穑耗暇40°,東經20°)
地圖
新課標導航:1.運用地圖辨別方向、量算距離、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
2.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五種地形。
3.在地形圖上識別五種基本地形。
4.根據需要選擇常用地圖,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養(yǎng)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地圖的習慣。
1.比例尺
。1)定義: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
。4)性質:比例尺是個分數(shù),分母愈大,比例尺愈。环粗,愈大。
(5)同一幅圖上,比例尺越大,所畫實際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所畫實際范圍越大,內容越粗略。反之亦然。
3.圖例和注記
圖例是指在地球儀或地圖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號;注記分為文字注記和數(shù)字注記。
二、等高線地形圖
1.海拔與相對高度
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稱為海拔;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叫做相對高度。
2.等高線
把各個地點的海拔標注在地圖上,再把海拔相同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
3.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1)等高距:同一個等高線圖上,相鄰等高線的海拔高度差叫等高距。根據等高距可找出等高線圖中任一等高線的海拔高度。等高線圖上如沒有特別說明,海拔高度的單位一般為:米。
。2)山頂:等高線圖中,中間高、四周低的閉合曲線。(如圖1)
。3)陡崖:等高線圖中,等高線重疊(或鋸齒狀)的地方表示陡崖。(如圖2)
(4)鞍部:等高線圖中,兩個山頂之間(或由兩組對著的弧組成)的部位是鞍部。(如圖3)
。5)山谷:等高線圖中,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表示山谷。(如圖4)
。6)山脊:等高線圖中,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低處凸出表示山脊。(如圖5)
。7)緩坡和陡坡:等高線圖中,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如圖6的甲側為陡坡,丙側為緩坡)
三、五種基本地形
1.地形概念:地球表面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總稱地形。
4.分層設色地形圖:在繪有等高線或等深線的地圖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著上深淺不同的顏色,使得地表形態(tài)和海底起伏狀況清晰可見,這種地圖叫做分層設色地形圖。這是常用的地形圖。
1.政區(qū)圖(包括城區(qū)圖):可以幫助我們確定目的地的位置,并根據目的地選擇快捷的路線。
2.交通圖:可以幫助我們設計合理的旅行路線并選擇恰當?shù)慕煌üぞ摺?/p>
3.旅游圖:可以幫助我們設計合理的旅游線路和旅游方案。
4.地形圖:在軍事指揮中作用重大,在公路、鐵路等工程建設中又可以幫助我們優(yōu)化線路選址。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