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中國古代的煉丹家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葛洪號稚川,我國古代著名的煉丹家。丹陽句容人(現(xiàn)江蘇省句容縣人)生卒年代大約在公元281~361年(晉代)。他最有名的著作《抱樸子內(nèi)篇》是一部介紹我國古代煉丹術的巨著。集中地總結了當時化學上的成就,闡述了反應的可逆性和物質(zhì)的相互轉(zhuǎn)化!暗ど盁伤y,積變又還成丹砂。”(意思是紅色的硫化汞加熱分解得到水銀,水銀與硫作用又再生成紅色硫化汞。)

他敘述了金屬取代反應!耙栽嗤胯F,鐵赤色如銅!币馑际菍A式碳酸銅溶液涂到鐵上,鐵可以取代溶液中的銅離子,使之成為銅析出,而鐵本身成為亞鐵離子。

列舉了某些化合物的性質(zhì)和升華提純操作要點!般~青涂腳,入水不腐!保ㄒ馑际菈A式碳酸銅有殺菌作用。)“取雌黃,雄黃,燒下,其中銅鑄以為器復之。……百日此器皆生赤乳,長數(shù)分!保ㄒ馑际茿s2S3和As4S4這二種砷的化合物在加熱后都能升華,而成為赤乳色的晶體。)

此外,書中還介紹了有關的化學藥品二十幾種和化學操作器皿若干種。

盡管由于受到歷史條件和家庭出身的限制,葛洪宣揚了服丹能長生不老,延壽無極的錯誤觀點,具有封建迷信的色彩,但是他的著作對后人研究我國古代的煉丹術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中國的古代文明在化學研究領域也有過光輝的篇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864222.html

相關閱讀:初中化學中考重難點講義總結:復分解反應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