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學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學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習
高二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學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習
高三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學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習
逍遙右腦記憶
>
教案設計
>
化學
>
高二
>
氨基酸和蛋白質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討論了三類與羧基有關的物質:羧酸、羧酸衍生物(酯)和取代羧酸(氨基酸)。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運用已有知識對新知識進行預測和演繹,分析羧基官能團的結構特點,并和以前的羰基和羥基進行比較,最終得出“羧基與羰基、羥基的性質既有一致的地方,又由于官能團間的相互影響而有特殊之處”。因此,本節(jié)既是新知識的形成,又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總結、應用和提高。教材中增加了對取代羧酸的討論,這是以往教材中很少討論的。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到化學與人類生命活動息息相關,化學工作者為生命科學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第一課時
【學案導學】
1.簡單羧酸的命名原則?
2.羧酸分子間可以形成 ,由于機會多于相應的醇。故羧酸的沸點 相應的醇。簡述甲酸、苯甲酸、乙二酸的物理性質。
3.羧酸的化學性質:(1)羧基顯酸性,故羧酸具有酸的通性,可以和 、 、 反應。特殊點是:羧酸和氨氣反應的產物加熱可生成一類新的 。(2)和醇發(fā)生 反應,通常羧酸斷 鍵。(3)兩個羧酸之間可脫水生成 。(4)由于羧基對α-H的影響,可以發(fā)生 反應。(5)羧基中的羰基難和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用強還原劑 可將其還原為 。
4.羧酸衍生物——酯的性質。主要是 和醇解。水解可借助于酯化反應來說明;醇解可借助于無機反應中的復分解反應來說明。試寫出以乙酸乙酯為代表的相應的方程式。
【課時測控14】
1.分子里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
A.甲烷、乙烯、乙炔
B.乙烯、苯、乙炔
C.乙醇、乙醛、乙酸
D.乙烯、苯、甲苯
2.能鑒別己烯、己烷、乙醇、乙酸和苯酚溶液的一組試劑是( )
A.Na、FeCl3溶液、NaOH溶液
B.Cu(OH)2懸濁液、紫色石蕊試液
C.Na、紫色石蕊試液、溴水
D.溴水、氫氧化銅粉末
3.燃燒等物質的量的有機物A和乙醇用去等量的氧氣,此時乙醇反應后生成的水量是A的1.5倍,A反應后生成的CO2是乙醇的1.5倍,A是( )
A.CH3CHO B.C2H5COOH
C.CH2=CHOOCH3
入H218O,過一段時間后18O在有機中( )
A.只存在于酸分子中
B.只存在于乙醇分子中
C.只存在于乙醇、乙酸乙酯分子中
D.只存在于乙酸、乙酸乙酯分子中
5.相同質量的各種醇完全酯化,需要乙酸的量最多的是 ( )
A.甲醇 B.乙醇
C.乙二醇 D.丙三醇
6.甲酸、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
A.碳酸、苯酚、甲酸、乙酸;
B.甲酸、乙酸、碳酸、苯酚;
C.甲酸、碳酸、苯酚、乙酸;
D.苯酚、碳酸、乙酸、甲酸。
7.0.5mol羥酸和0.5mol醇發(fā)生酯化反應得44g酯,設完全反應,則該羧酸和醇可能是
A.甲酸、甲醇 B.甲酸、乙醇
C.甲酸、丙醇 D.乙酸、乙醇
8.下列有機物中不屬于酯的是 ( )
9.能用分液漏斗分離的兩種物質是( )
A.苯和苯酚
B.乙酸乙酯和水
C.硝基苯和水
D.乙酸乙酯和乙醚
10.完全燃燒以等物質的量混合的下列各組有機物所耗的O2及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質的量之比都為 1∶1∶1的是 ( )
A.CH2=CH2和C2H5OH
B.HCHO和CH3COOH
C.CH3COOH和HCOOCH3
D.CH3COOH和HCOOH
【課后提高】
1.用括號中的試劑除去各組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正確的是( )
A.苯中的甲苯(溴水)
B.乙醇中的水(新制的CaO)
C.乙醇中的乙酸(NaOH溶液)
D.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飽和Na2CO3溶液)
2.由兩種有機物組成的混合物,在一定條件下完全氣化為氣體,在相同溫度和壓強下,只要混合氣體體積一定,那么無論混合物以何種比例混合,它在完全燃燒時所消耗的氧氣體積也是一定的。符合這種情況的可能是
A.乙醇(C2H5OH)和乙酸(C2H4O2)
B.乙醛(C2H4O)和甲醇(CH4O)
C.丙醛(C3H6O)和甘油(C3H8O3)
D.丙酮(C3H6O)和丙二醇(C3H8O2)
3.飽和一元醇15g和足量金屬鈉反應,生成0.25g氫氣,此醇的結構簡式可能是_______和_______。用含同位素18O的甲醇與濃硫酸和冰醋酸混合加熱,其化學方程式為______,生成有機物的名稱叫_______,在反應中甲醇提供_______,醋酸提供______,結合生成水。
4.現(xiàn)有下列8種有機物:
(A)甲苯 (B)苯乙烯 (C)苯酚 (D)溴乙烷 (E)乙醇 (F)甲醛 (G)乙酸 (H)甲酸鈉
(1)能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的有_______。
(2)能發(fā)生消去反應的有_______。
(3)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有_______。
(4)常溫下能與溴水發(fā)生反應的有_______。
(5)能與乙酸發(fā)生酯化反應的有_______。
(6)能與FeCl3溶液反應,并使溶液呈紫色的有______。
(7)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有_______。
(8)能發(fā)生氧化反應轉變成另一種有機物的有_______。
5.根據圖中所示,推斷化學反應中生成的各有機物結構簡式:
A._____ B._____ C._____ D._____ E.____
【總結提高】
通過對本專題的訓練,你認為你澄清的主要問題是什么?或者說你主要收獲是什么?
第二課時
【學案導學】
1.氨基酸是氨基取代了羧酸分子中烴基上的氫原子形成的 。天然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都是 。簡述α-氨基酸的鑒別。
2.氨基酸的兩性:寫出氨基酸兩性離子在酸堿性不同時的解離關系式。
當調節(jié)溶液的pH為某一特定值時,可以使溶液中陰、陽離子的 相等, 為零,此時溶液的pH稱為該氨基酸的 。達到此點時,氨基酸在水中的 最小?梢愿鶕藖 。
3.氨基酸形成二肽的斷鍵原理:羧基斷 鍵,氨基斷 鍵。以甘氨酸和丙氨酸為例,寫出形成二肽的方程式。
4.酶是一類 ,是一種高效 。酶催化的主要特點是(1)需要 ;(2)具有高度的 ;(3) 。
【課時測控15】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蔗糖、淀粉、蛋白質、油脂都屬于高分子化合物
B.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是多種氨基酸
C.蛋白質溶液中分別加入NaCl溶液、 CuSO4溶液,其過程均是不可逆的
D.蛋白質既與鹽酸反應又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2.下列現(xiàn)象中不屬于蛋白質變性的是( )
A.打針時用酒精消毒
B.用福爾馬林泡制標本
C.用Cu(OH)2懸濁液防治農作物的病蟲害
D.蛋白質溶于水
3.下列關于酶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酶是一種氨基酸,具有兩性特點
B.酶是一種蛋白質
C.酶是生物體內代謝的催化劑
D.酶催化反應切忌高溫條件下進行
4.為了鑒別某白色紡織品的成分是蠶絲還是“人造絲”,可選用的方法是( )
A.滴加濃硝酸 B.灼燒
C.滴加酒精 D.滴加NaCl溶液
5.在下列反應中生成或斷裂的不是C—N鍵的是( )
A.濃H2SO4和濃HNO3混合液和苯作用(溫度為60℃)
B.由棉花制得纖維素硝酸酯
C.蛋白質水解生成多種α——氨基酸
D.苯酚與濃H2SO4和濃HNO3混合溶液作用
6.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稀H2SO4,并加熱使之發(fā)生水解。為測定水解的程度,所需下列試劑中的( )
①NaOH溶液 ②銀氨溶液 ③新制Cu(OH)2溶液④碘水 ⑤BaCl2溶液
A.①⑤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若1 mol有機物A在稀酸作用下水解生成2 mol B,下列物質中符合題意的物質可能是 ( )
①蔗糖 ②麥芽糖 ③葡萄糖 ④淀粉
8.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能發(fā)生酯化反應的酸,一定是羧酸
B.油脂水解后得到的醇是丙三醇
C.天然蛋白質水解的最后產物是多種氨基酸
D.淀粉、纖維素、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9.下列關于蛋白質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蛋白質溶液中加入飽和硫酸銨溶液,蛋白質析出,雖再加水,也不溶解
B.重金屬鹽能使蛋白質凝結,所以誤食重金屬鹽會中毒
C.濃硝酸濺在皮膚上呈黃色是由于濃硝酸和蛋白質發(fā)生了顏色反應
D.蛋白質溶液中的蛋白質能透過半透膜
【課后提高】
1.當含下列結構片段的蛋白質在胃中水解時,不可能生成的氨基酸是( )
2.某共價化合物含碳、氫、氮三種元素,分子內有4個氮原子,且4個氮原子排列成內空的四面體(如白磷結構),每兩個氮原子間都有一個碳原子.已知分子內無C——C鍵和C=C鍵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A.C6H8N4 B.C6H12N4
C.C6H10N4 D.C4H8N4
3.血液中有一種含銅的呈藍色的蛋白質分子,其式量約為151000.已知該分子中銅的質分數0.34%,則平均每個銅藍蛋白質分子中的銅原子數為 ( )
A.8 B.6 C.4 D.2
4.血紅蛋白質分子中含有0.34%的鐵元素,若它的每個分子中含有1個鐵原子,則這種血紅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
5.某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3H7O2N,①若它能和酸或堿反應生成鹽,且分子結構含有甲基,則它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②若它是一種不溶于水的中性物質,分子結構中既有甲基又有丙基,則它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分子氨基酸中的羧基與一另分子氨基酸中的氨基之間脫去水 的物質叫二肽.
(1)試寫出氨基乙酸和丙氨酸形式二肽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
(2)已知賴氨酸分子中含有一個羧基和兩個氮原子,含氮質量分數為19.18%,其化學式為________.若又知其一個氨基在α-碳原子上,另一個在直鏈分子末端碳原子上,分子中無烴基支鏈,它的結構簡式是______.
7.棉花纖維素式量為174960,每個分子中含有_________個葡萄糖單元.當纖維素與濃H2SO4濃HNO3的混合物反應后產物中含氮8.12%,每個葡萄糖單元中發(fā)生硝化反應的羥基數是____個
8.化學式為C7H7NO2的有機物A、B、C、D、E、F分子中均含有苯環(huán).
(1)A、B、C三種有機物既能溶于強酸又能溶于強堿,則A、B、C的結構簡式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D、E、F既不溶于強酸又不溶于強堿,則D、E、F的結構簡式為:
D__________、E_______、F________.
本章測試(A)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個小題,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4分,共40分)
1.在下列各組物質中,屬于同系物的一組是 ( )
A.1,1-二氯乙烷和1,2-二氯乙烷
B.苯酚和苯 C.乙二醇和丙三醇
D.硬脂酸和軟脂酸
2.下面各組物質中,屬于同分異構體的是 ( )
A.氕、氘、氚
B.乙醚和正丁醇
C.甲苯和二甲苯
D.金剛石和石墨
3.下列各組物質中,只需用溴水就能鑒別出來的是 ( )
A.甲烷、乙烯、乙炔
B.苯、己烯、甲苯
C.乙醇、苯酚溶液、汽油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
4.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一組物質是( )
A.C6H12(烯)、C6H5CH3、CH3CHO
B.C6H14、C6H6、C5H10Br2
C.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
D.C2H6、C2H4、C2H2
5.可用來證明甲酸是弱酸的實驗是( )
A.與Na2CO3反應放出CO2
B.與銀氨溶液反應生成銀鏡
C.滴入石蕊試液,石蕊變紅
D.用pH試紙檢驗1mol/L的HCOONa溶液,pH值大于7
6.下列各組物質均可用分液漏斗分離的一組是 ( )
①酒精和水 ②溴乙烷和水 ③乙酸和乙酸乙酯 ④甘油和水 ⑤溴苯和溴 ⑥硝基苯和稀H2SO4 ⑦植物油和食鹽水 ⑧乙酸乙酯和碳酸鈉溶液
A ①②③④ B②④⑥⑦
C ③④⑤ D②⑥⑦⑧
7.下列物質中,跟溴水、酸性KMnO4溶液、Cu(OH)2、碳酸氫鈉都發(fā)生反應的是( )
A.乙烯 B.苯酚
C.丙烯酸 D.裂化汽油
8.丁香油酚是一種液體,它的結構簡式是:
推斷它不應具有的化學性質是( )
A.可與溴發(fā)生加成反應
B.與NaHCO3反應放出CO2
C.能發(fā)生酯化反應
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9.某有機物在空氣中充分燃燒,生成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比為1∶1,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 )
A.該有機物分子中C∶H∶O原子個數比為1∶2∶3
B.該有機物是烯烴或醛
C.分子中C∶H原子個數比為1∶1
D.無法確定是否含氧
10.分子式為C5H12O的有機物,它的同分異構體中,經氧化可生成醛的有( )
A.4種 B.3種
C.2種 D.5種
二、填空題
1.由乙炔、苯和乙醛組成的混合物,經測定其中碳的質量分數為72%,則氧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___。
2.四種同類有機物A、B、C、D,它們的分子式均為C4H10。已知A可氧化為E,B可氧比成F,C除可燃燒之外不被氧化,A和C分別脫水后得到同一種不飽和烴,E和F都可發(fā)生銀鏡反應。則它們的結構簡式分別為:
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C、H、O 3種元素組成的有機物的分子內氫原子個數是碳原子和氧原子個數之和。該有機物分子中每個碳原子上都有能與氫發(fā)生加成反應的官能團。1mol該物質可跟2mol氫完全反應,該物質能發(fā)生銀鏡反應,且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試問:
(1)此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1mol此有機物和2mol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該有機物發(fā)生銀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甲乙兩種有機化合物,甲的化學式為C3H7O2N,乙的化學式為C3H6O2;甲物質可以與NaOH溶液或鹽酸反應,乙物質在NaOH溶液或濃硫酸中起化學反應;甲物質有縮聚反應,乙物質有銀鏡反應;甲乙兩物質分子中都有甲基,則甲物質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名稱為__________,乙物質在鹽酸中發(fā)生反應的方程式是________、該反應屬于________反應.
5.有機物A、B、C、D、E分別由以下基團中每兩個基因組成:
已知A是一個羧酸,它可以跟B發(fā)生反應,生成物之一為C,D是C的同分異構體,E在堿性條件下水解后生成B,則各有機構分別是(均寫結構簡式):A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
5.已知:①丙烯與水進行加成反應,其可能的產物有兩種;②下圖中E為開鏈的酯類化合物,其分子式為C6H12O2。
(1)請依據上述件和圖中轉化關系,在方框中填入合適的化合物的結構簡式。
(2)D和92%的濃H2SO4、NaBr的混合物微熱生成有機物F,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子中碳原子個數不多于3的某羧酸A和酯B 以等物質的量相混合,當充分燃燒時,所需氧氣物質的量是A、B物質的量之和的2倍。若原混合物1mol,則其成分物質的可能組合和物質的量分別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苯的同系物在一定條件下,都能被氧化成苯甲酸,即①式。又知羧酸在加熱和P2O5作用下發(fā)生脫水反應,即②式。
酚酞是常用的酸堿指示劑,其結構簡式為:
酚酞的生產過程主要是:
(2)鄰苯二甲酸加熱到200℃脫水,得到鄰苯二甲酸酐。寫出相應的方程式
(3)鄰苯二甲酸酐在ZnCl2存在下,與苯酚縮合成酚酞。寫出相應的方程式
8.某含氮有機物的組成是:C:32%、O:42.66%、H:6.67%,能與等物質的量的氫氧化鈉完全反應.取7.5g該含氮有機物與4g氫氧化鈉才能完全反應.求該有機物的分子式,并寫出其結構簡式。
本章測試(B)
一、選擇題(每小題有1到2個答案)
1.丙烯醛結構簡式為CH2=CH—CHO,下列關有它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能發(fā)生銀鏡反應,表現(xiàn)氧化性
B.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在一定條件下能被氧氣氧化
D.在一定條件下與H2反應生成1-丙醇
2.下列各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所有的醇都能被氧化成醛或酮
B.凡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物質一定是醛
C.甲醛只有還原性,沒有氧化性
D.分子式為C4H10O能氧化成醛的醇只有兩種
3.若某有機物的結構如下。下列關有斷鍵的說法中,錯誤的有( )
O Cl H O O
H—C——C——C——O —C——C H H
—OH
(1)酯的水解時斷鍵⑤
(2)醛基被還原時斷鍵①
(3)與乙醇酯化時斷鍵⑨
(4)與Na2CO3溶液反應時斷鍵⑨
(5)銀鏡反應時斷鍵①
(6)與NaOH水溶液反應時③、⑥斷鍵
A.(1)(2)(3) B.(1)(2)(4)(5)
C.(2)(3) D.(4)(5)(6)
4.下列對于淀粉和纖維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互為同分異構體
B.化學性質完全相同
C.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完全相同
D.結構相同
5.將質量相同的下列羧酸完全酯化時,需用乙醇質量最多的是( )
A.蟻酸 B.乙酸
C.丙酸 D.草酸
6.某化合物具有如下化學性質:①能與Na反應放出氣體②能使溴水褪色③能溶解Cu(OH)2④ 能與Na2CO3反應放出氣體,則該有機物可能是 ( )
A.CH2=CH-COOH
B.CH2=CH-CHO
C.CH2=CH-CH2OH
D.CH2=CH-COOCH3
7.某有機物可能含有(a)甲酸.(b)乙酸.(c)甲醇.(d)甲酸甲酯四種物質中的一種或幾種,在鑒別時有下列現(xiàn)象:
①發(fā)生銀鏡反應,
②加入新制Cu(OH)2懸濁液,沉淀不溶解,
③與含酚酞的NaOH溶液共熱,發(fā)現(xiàn)溶液中紅色逐漸變淺至無色。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a、b、c、d都有 B.只有a、d
C.一定有d,可能有c D.有c和d
8.下列哪種試劑可以鑒別乙醇、乙醛、乙酸和甲酸四種無色溶液( )
A.銀氨溶液B.FeCl3溶液
C.新制Cu(OH)2懸濁液D.濃溴水
9.下列物質中不是苯甲醇的同分異構體的是( )
A.對-甲基苯酚B.苯甲醚
C.鄰-甲基苯酚D.苯甲醛
10.鄰羥基苯甲酸,俗名水楊酸,其化學式為C7H6O3,當與物質A的溶液反應生成化學式為C7H5O3Na的鹽,A可以是下列中的( )
A.NaCl B.Na2SO4
C.NaOH D.NaHCO3
11.只用一種試劑就可鑒別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這種試劑是( )?
A.NaOH溶液 B.Cu(OH)2懸濁液
C.石蕊試液 D.Na2CO3溶液
12.下列物質中,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是( )?
A.氨基乙酸 B.碳酸氫鉀
C.硫酸氫鉀 D.苯酚鈉?
13.把①蔗糖、②淀粉、③蛋白質、④油脂在烯酸存在的條件下分別進行水解,最后只得到一種產物的是( )?
A.①和② B.②
C.②③和④ D.④?
14.某酯的分子式是Cn+3H2n+4O2,它是分子式為CnH2n-2O2的A與有機物B反應生成物,
B的分子式是( )
A.C3H6O B.C3H6O2
C.C3H8O D.C2H6O
二、填空題
15.從中草藥茵陳蒿中可提取出一種利膽有效成分——對羥基苯乙酮,其結構簡式為:
這是一種值得進一步研究應用的藥物。
推測該藥物不具有的化學性質是 。
A.能跟氫氧化鉀反應
B.能跟濃溴水反應
C.能跟碳酸氫鈉反應
D.在催化劑存在時能被還原成含醇羥基的物質
16.將蔗糖溶于水配成10%的溶液,分裝在兩支試管中,第一支試管中加入銀氨溶液,水浴加熱,沒有變化,原因是蔗糖分子中______________,第二支試管中加入幾滴稀硫酸,再水浴加熱,加NaOH中和酸后,也加入銀氨溶液,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7.寫出六種化學性質不同,且在同類物質中分子量最小的有機物的結構簡式,這些物質燃燒 ,這些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課外小組設計的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裝置如圖14-2所示,A中放有濃硫酸,B中放有乙醇、無水醋酸鈉,D中放有飽和碳酸鈉溶液。
已知①無水氯化鈣可與乙醇形成難溶于水的CaCl2?6 C2H50H
②有關有機物的沸點:
試劑乙醚乙醇乙酸乙酸乙酯
沸點/℃34.778.511877.1
請回答:
(1)濃硫酸的作用是 ;若用同位素180示蹤法確定反應產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寫出能表示180位置的化學方程式:
。
(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
。若反應前向D中加入幾滴酚酞,溶液呈紅色,產生此現(xiàn)象的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
反應結束后D中的現(xiàn)象是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60351.html
相關閱讀:
人教版高中化學新舊教材實驗設計的變化與啟示
上一篇:
脂肪烴的來源學案
下一篇:
酸堿中和滴定教案
相關主題
人教版高中化學新舊教材實驗設計的變化與啟示
《二氧化硫》教學設計
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教材分析及教學設計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 教學設計
原電池
蛋白質
化學電源
電解池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分子晶體與原子晶體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脂肪烴
第二 第一節(jié) 脂肪烴 一。內容與解析 內容:乙烷、乙烯、乙炔分子結構的比較。乙炔的性質。……
醇和酚
第二章第二節(jié)醇和酚 第二課時 酚 一、內容 本節(jié)課內容主要包括: 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酚類……
金屬的冶煉
高二化學學案第38時 ——《第三節(jié) 金屬的冶煉 》 [目 標] 1.了解金屬冶煉的一般原理。 2.了……
《化學能與電能》探究式復習課教學設計
教學流程圖 《化學能與電能》探究式復習課教學設計 授課題目 化學能 與電能 課 型 復習課 ……
金屬的電化學腐蝕與防護
第四節(jié) 金屬的電化學腐蝕與防護 【重點】 金屬的電化學腐蝕 【難點】 電極反應式的寫法 【……
相關閱讀
脂肪烴的來源學案
高二化學烴教案
反應速率
合成氨條件的選擇
氯
分子的立體構型
物質的分類分散系
有機合成
氯教案
金屬的腐蝕與防護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